□本报记者杨润勤本报通讯员邱少波
济南市历城区某企业工人王林(化名),工作中不慎被重物挤压到下腹,造成严重的复合伤,命悬一线。经过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争分夺秒进行抢救,“起死回生”,并于日前已痊愈出院。谈及抢救过程,该院骨外科医生刘华水告诉记者:这是抢救速度和医院跨部门、跨学科协作救治的成功尝试。
王林被120急救车紧急送到该院时,已经处于休克状态,意识不清。检查结果显示,患者骨盆粉碎性骨折,膀胱破裂,尿道断裂,伴随盆腔内大血管破裂。
抢救刻不容缓,该院门诊接诊医生立即联系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一支由骨外科组、泌尿组、麻醉组、护理观察组、重症监护组组成的抢救小分队迅速成立。
麻醉,清创、止血、分离血管、骨盆骨折固定,膀胱造瘘、尿道修补,骨外科医生、泌尿科医生各自执刀,全神贯注。手术室内,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悄然上演……
“患者休克很明显,我们输液输血的速度非常快,就像开了水笼头,可血压还是一直上不来”。采访中刘华水回忆说,如果长时间休克,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多脏器功能衰竭,会直接导致死亡。
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患者在术中出现了心脏停搏。医护人员立即进行心脏除颤,一下,两下,三下……所有人提着一口气。当心电监护仪上再次出现电波跳动,所有人都按捺住内心的激动轻轻地舒了口气。可是,没过多久,病人的心脏再度停搏,只得再次除颤。刘华水说,患者心脏停搏出现了三次,手术过程十分凶险,患者的生命一次次迈过鬼门关又一次次被强硬地拉了回来。
不仅仅是心脏停搏,患者前列腺周围髂内血管有多个分支破裂,鲜红血液喷射性溢出,血压迅速下降至60/40mmhg以下,快速输血补液仍不能维持血压,台上医生无不心急如焚。
考虑到盆腔内脏器多、创伤重、血管丰富、结构复杂,盲目采取钳夹止血法会伤及重要脏器,延误抢救时机,刘华水凭借多年经验果断采取骨盆填塞压迫止血,在血压得到控制开始回升后,缓慢柔和地将每一支破裂的血管分次结扎……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使血压渐渐平稳。
与此同时,泌尿外科医生薛景新快速完成膀胱造瘘尿道修补术,刘华水也细致地完成骨盆骨折内固定术。经过长达10小时的手术,患者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而此刻,许多医护人员滴水未进,累得瘫坐在椅子上,久久站不起来。
新闻推荐
□王佳声 张强报道 10月17日,黄前镇麻塔村一处收货点,工作人员在挑拣栗子。◆作为泰安三大特产之一,泰山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口感纯正而香甜,受到本地和国内外游客推崇。前不久,泰...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