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一梦十年《李清照》的经典价值

来源:大众日报 2014-10-31 03:15   https://www.yybnet.net/

□何泓阳张丽军

从2004到2014的十年间,济南市京剧院推出的新编京剧《李清照》奔赴大大小小的舞台,一次次演绎这位伟大词人酸楚却高贵的一生,得到了自上而下的广泛关注。十年间,国家一级演员李青反复琢磨与推敲她心中的李清照,一次次被这位乱世才女的执着与坚韧感动着,又将自己呼之欲出的感情释放在舞台上,最终收放自如,使无数观者为之倾倒。李青也在历尽波折艰辛之后喜摘“梅花奖”,事业进入人生的高峰期。新编京剧《李清照》的迷人魔力源自于戏剧表演、舞美、灯光、唱腔、形体,来源于李清照之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启示,源于艺术家对李清照形象的深度阐释与动人的艺术表演。

“这一个”的典型形象意味

当代剧作家罗怀臻创作的新编京剧《李清照》呈现了李清照从花季少女到垂垂暮年的经历:她是大家闺秀,在封建礼教盛行之际,父母没有对其严加管教,而是让她博览群书,自由地释放天性。在剧作家眼中,她是那个年代的“另类少女”,花季年华敢偷偷带酒出去荡舟;虽然害羞,见客人来,却敢倚门回首。因此在剧中第一场“如梦令”中李清照的第一句唱词便是“懒得闺房弄胭脂,最爱写诗与填词。”少女李清照是活泼的、青春的、欢快的、大胆的、敏感的、天然的、释放的,但又不失大家闺秀应有的矜持与温婉。罗怀臻塑造过许多女性形象,像柳如是、李亚仙、春宝娘、班昭、西施、蔡文姬等,每位女性都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性。李清照最大的特殊性在于她处在国家更替的乱世,通过一位女词人的命运遭际传达出了一个文化人对于文化的执着守望,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大情怀。这份守望在国破、家毁、夫丧、财尽中奋力地坚持,其中掺杂着困惑、犹豫、彷徨与绝望。出演这一角色是在以京剧的形式为这位伟大词人塑像,这需要演员常年的舞台经验历练,需要对这一历史文人身世、诗词的透彻感悟,需要演员本身对文化、对知识分子的敬畏。京剧《李清照》在舞台上已经上演了十年,主演李青确实已经做到这一点,她对于京剧艺术那种殉道般的质朴情感恰好近似于李清照对于文化的全力坚守,由最初饰演角色时的情不能已到今天的游刃有余,充分展现了她在演绎这一伟大词人时的底气。李青曾多次说过,每演一次《李清照》,感觉像又在里面活了一回。

真实人性的情感张力

新编京剧《李清照》之所以打动人,观后有些许悲切之情,很大程度上源自于艺术家对于真实人性的把握。剧作家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敏感地剖析人物的真性情,让他们把内心的冲突呼喊出来,进行反抗,以此来实现人性的大解放。新编京剧《李清照》采取“愁上添愁”的方法,环环相扣,不断击打观者内心,直逼观者的承受底线。剧作家罗怀臻言道:“小说家、剧作家应该是为读者、观众设置心理程序的人,无论是紧张还是哄堂大笑都是设置出来的,都是一种表达的需要。”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观者才会被剧情吸引、打动。京剧《李清照》中第二场、第四场、第五场都采取“愁上添愁”的方法,使剧情一步步推向高潮。

第二场“忆吹箫”中,赵明诚“折了扇子典衣裳”换来《汉祝长严诉碑》,夫妻二人欢喜之余想到动荡国事,几代人苦心搜求的字画金石在乱世中难以安稳保留。正当两人忧虑之际,朝廷的何公公前来颁布圣旨,要求无心做官的赵明诚官袍加身,即日启程奔赴莱州任太守,这即将来临的分离与无奈为旧愁又平添一份新忧。第五场“行香子”中,李青饰演的李清照“为澄冤案买车舟”,追赶行朝数载。在途中渐渐领悟战乱之年江山已难守,金石珍宝“能否保全也堪忧”,倒不如自己小心守护。此时的李清照对于朝廷的权威由怀疑渐变为无望,追赶行朝的紧张氛围渐渐缓和。行至八咏楼,不禁诗兴大发,留下“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大气豪迈诗句。正当观众被李青高超演技拉入情景,感怀历史,忘却李清照周身的烦忧,还原她最纯粹的诗人本身时,何公公再次出现,将文物一并掠去,瞬间将李清照又一次推入绝望之地,精神崩溃,使得她“万念俱成灰,孑然一妇人”。

从第二场开始直至第五场,剧情便一直处于“紧张—缓和—紧张”状态,剧情在紧张中戛然而止,又在这紧张中步入下一步剧情。人物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此过程中被迫变强,变大。进入第六场“声声慢”,昔日的大家闺秀在历经战乱、国破家亡后晚年流落江南,大半生的起伏跌宕在李清照身上已经积淀出厚重、深沉的苦难气质,在她不堪与颓唐表面之下隐藏着一个酸楚的灵魂。但在这苦难中仍不失中原女词人的气魄与不屈的风骨,李青在其言行、扮相细节的表演中散发出不可替代的高贵。可以说第六场是整台戏剧底蕴最厚重,情感爆发力最强的一场。本场次中已经没有了前几场那种外来因素导致的大起大落的情感波动,这种情感的爆发来自于李清照自身的内心冲突与自我麻醉良久后的幡然醒悟。“声声慢”是李青饰演李清照发挥得最淋漓尽致、最痛彻心扉的一场。

当下情感认同与经典性价值

新编京剧《李清照》创排十周年,每每观看,都具有十分强烈的情感共鸣。它的唱词清新典雅,简练不凝重,句句都经过了剧作家精细打磨。由唱词入剧情,由剧情入人心,由人心进入到更加深厚的人文情怀以及由此产生的广阔的时代共鸣,体现了它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时代价值。

京剧《李清照》是一出文化感很强的剧目。琴与箫、斗茶与猜书、《漱玉词》与《金石录》,这种种在今天凡尘世间被当做高雅情趣的关键词恰恰萦绕在夫妻两人最为普通的日常生活之中,由此也构成了高雅而又和谐的文化氛围与艺术空间。夫妻二人在青州十二载无虑又无忧,一心为著述,喜金石,爱填词,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平静优雅的空间中,若没有战乱,这一对神仙眷侣着实令人艳羡。可惜国破之后紧接家毁,赵明诚冤死在任上,临终前,他发出了诘问:“我想这读书人一辈子,究竟应该做些什么?”其实,这不仅仅是赵明诚的疑问,更是自古至今千千万万知识分子的疑问,我们也确实希望能从剧中寻得答案。李清照的回答是:“该做什么做什么,能做什么做什么。难道不对?”简约的答复显示出李清照洒脱的胸怀与对人生透彻的领悟。

用当下思维去拷问人物的灵魂,用犀利的笔力向世人传递最为普遍真实的人性是优秀剧作的共通之处,也是最为摄人心魄的地方。罗怀臻善于挖掘女性的心理,用人道主义关怀他笔下生存在夹缝中的魂灵,大胆直视人性善良中的自私,险恶中的无奈,努力为弱者呼喊,奔走。这就是他笔下的人物,无论男女老少、歌妓还是词人、卑微的还是高洁的,一个个都那么真实复杂而又深入人心的原因。也正因如此,我们在一部剧作中同时看到了李清照的美丽高雅与落魄不堪、细丽婉约与豪情大气、坚守不屈与自我麻醉。李青饰演的老年李清照满头银发,身着华贵的绛紫色服饰,步履蹒跚地坐上秋千,目光深远,缓缓吐出《如梦令》,让我们在这大写意的浪漫中感动着、感悟着、感怀着。这是我们心目中的李清照,一个真实、真切而又复杂的女子、词人,使人从中获得一种来自普遍人性深处和个体情感体验的生命认同感。凭借这样的认同感,我们相信新编京剧《李清照》作为当代文艺精品会一代代流传下去,汇入那从悠久传统中流淌而来的、澎湃不息的文化河流。这便是十年磨一剑、一梦十年《李清照》的时代意义及其经典性价值。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新闻推荐

记者卢鹏报道月日济南市天成路小学学生们正在兴奋地展

□记者卢鹏报道10月28日,济南市天成路小学,学生们正在兴奋地展示自己的摄影、漫画作品。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天成路小学举办主题摄影比赛,他们积极寻找记录眼中的体现社...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窗外的菜地2014-10-31 03:15
评论:(一梦十年《李清照》的经典价值)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