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君
自闭症儿童,几乎听不见亲人的召唤,不能真切感受和回应亲人的爱,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外来客,因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而这一个特殊群体,想要走进校园、接受教育,却面临种种困难。
随班就读之难
年初,11岁的自闭症男孩王然(化名)又回到了济南市安安特殊儿童康复中心。五六岁时,他曾在这里接受过一年多康复训练,从不会说话到开口讲话,进步很快。一年后,家长将其送入幼儿园大班,之后又进入普通小学。可上到二年级,陪读崩溃的妈妈无奈之下将他再次送回安安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普通学校的老师不知道怎么教自闭症孩子,学生也不明白怎么跟他们相处,嘲笑、攻击,甚至家长联名写信将自闭症孩子赶出课堂的事情也有发生。”香港安安国际自闭症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由仲说,“我们将这种随班就读称为随班‘混\’读,既耽误了特殊孩子,又没有教育好普通孩子。”
“学校的环境不同于特殊机构,自闭症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不好掌握,他们不懂得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别人,长期的积压会造成二次障碍。”
融合教育不易
今年,山东省出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市特殊教育学校增设孤独症、脑瘫儿童少年教育部(班)。
“自闭症教学与智障教学方法不同,对师资要求非常高。简单的培训不够深入也不成体系。而且,特教学校面临人手不够的问题。”由仲告诉记者。
近年来,内地开始不断从国外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引入“融合教育”这一概念和模式。据介绍,融合教育是将不同学生,如自闭症、智障、普通学生,融合在一间教室,老师通过将学习目标分解和转变,让他们分工合作。这样,大家在学习之外,也学会了互相帮助,自闭症学生的沟通社交能力也被普通学生带动起来。但是目前,内地想要开展和推进融合教育并不容易。
资金难题待解
不久前,由仲去往日本了解自闭症康复教育发展,回来后感慨不已:“东京有家民办自闭症学校,教学条件非常好,有240多名教职员工,涵盖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培训等多个层面,很多普通孩子争着来上学,1600多名学生中自闭症孩子大概有460名。”
由仲告诉记者,安安特殊儿童康复中心一年要500万元维持。现在政府支持并不是以项目的形式,不可持续,社会捐赠也并不固定,想要进一步发展非常艰难。
新闻推荐
□大众报业记者房贤刚信怀顺报道10月30日,全省多地被雾霾笼罩。省会济南被雾霾包围(大图),不少行人戴上了口罩(右上图)。淄博市张店区玉龙河一座桥上,一名工人正在打磨栏杆...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