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袁涛
最近,省内一起渔民上访事件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得到妥善解决。
今年3月,为保障青岛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和海上多国联合军演顺利进行,青岛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对相关海区定置网具进行了清理。清理过程中,他们发现灵山岛禁航区内还有日照市部分渔民的定置作业船网,即通过日照市海洋与渔业部门要求渔民两天内拆除定置网具。因网具数量多、生产区域较远,部分渔民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拆除。为保证军演顺利进行,青岛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对军演区域仍未拆除的定置网具进行了清理拆除。此后,日照市17户渔民多次到省有关部门上访,要求赔偿损失。
按照相关规定,禁航区内严禁任何渔业生产。但调查显示,由于宣传不够到位,日照渔民不清楚该处是禁航区,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在该海域进行渔业生产。多年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没有进行说明、查处。在该事件过程中,渔民对禁航区政策不了解,长期违规违法从事渔业生产。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在军演临近才通知渔民拆除网具,预留的时间太少,执法中并未采取措施记录执法过程,存在执法简单化的问题,造成了渔民损失和矛盾激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渔民都有过失、责任,都存在法治观念淡薄的现象。
8月17日,省长郭树清在省政府人民来访接待室接待了日照市上访渔民代表。在听取他们的诉求后,郭树清指出,要以客观历史的态度、协商和解的方法解决问题。再复杂的问题只要去讨论、协商,最后总能达成各方比较满意的方案。各有关部门要从关注民生的高度,抓紧做好渔民网具返还和经济补偿工作,同时要着眼长远,加强对禁航区的管理和政策宣传,妥善安排好渔民的生产生活。他同时强调,各级各部门都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广大群众也要学法懂法守法,依法依规从事生产。
据了解,省海洋与渔业厅多次派出调查组赴青岛、日照两市调查了解情况,收集相关证据,听取各方意见,围绕渔民在军演海域生产的合法性问题、网具拆除过程的法律程序和渔民损失及补助问题等提出了具体措施。青岛、日照两市积极配合,相互协作,全力做好拆除网具返回、渔民损失统计公示、补助资金筹集等各项工作。目前,事件已得到妥善解决。上访渔民表示,对事件的处理比较满意,今后将努力学法知法,做到依法生产。
省政府法律顾问、北京隆安(济南)律师事务所律师杨鹏认为,这起事件最终达成和解了结,既维护了渔民利益,又增强了政府相关部门的依法行政意识,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一是应在全社会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依法生产。二是政府部门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是提倡用协商和解的方法解决矛盾纠纷。只要相互理解,换位思考,很多矛盾和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
新闻推荐
□通讯员张治林记者李振报道本报济南讯日前,济南供电公司殷洪华班长工作室的科技创新项目“落地式光缆交接箱”获得济南市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今年以来,济南供电公司继续推进特色...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