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斌
章太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学术之间也。
常言道:酒品即人品。此话虽属戏言,但也蕴含几分道理。回顾民国学术圈,学人之酒品与其治学似确有关联。
据时人回忆,章太炎先生酒量极大,若身边无人规劝禁止,可自暮达旦,自旦达暮,往复不已。虽豪饮如海,但章并非嗜酒之人,且每每在佳肴美酒前“灵魂出窍”,生“深湛之思”。如一次于宴席上,众人酒至酣处,却发现独独缺了章先生一人。大伙儿四处找寻,才在厕所发现章正陷入凝思之中,把陈年佳酿忘到了九霄云外。章氏实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学术之间也,故其著作深奥难懂,亦在情理之中矣。
与老师相比,黄侃则是标准酒鬼一枚。这位“疯子教授”对于杯中之物的贪嗜,绝非一般人所能想象。黄侃每餐都要豪饮,至少入肚半斤。且黄对酒从不挑剔,汾酒、茅台、五粮液、杏花村,他来者不拒;糟醴、生啤、白兰地、伏尔加,也一一笑纳。至于喝到酩酊大醉、东倒西歪、吐出胆汁、枕眠路边,此皆为稀松平常之事。而这位“酒缸”居然还劝别人喝酒要节制,据其日记所载,有一次林公铎“自温州至,下火车时以过醉坠于地,伤胸,状至狼跋”,黄认为“似此纵酒,宜讽谏者也”。酒鬼劝醉鬼,莫贪两三杯,读至此处,笔者也忍俊不禁。也正拜酒精刺激,黄氏撰文往往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与章、黄师徒不拘末节的魏晋气度不同,海归博士胡适给世人的印象,则一贯温文尔雅,非常绅士。但此实为表象,胡适亦为酒海泛舟之人。留学之前,胡的生活堪称荒唐,终日与朋友喝酒、打牌,有一次居然酒醉殴打警察,并被捕入狱。此番遭遇之后,胡适慨然发愤,留学数年竟滴酒未沾。归国后,碍于应酬频繁,胡稍喝数杯,而且大都是北京二锅头,没有茅台,更无洋酒,可知其对杯中物并不挑剔。不过此种状态并未保持多久,1923年,早已成婚的胡适与曹诚英迸发热恋,陷于旧伦理与新感情之间不能自拔,唯有借酒浇愁。一次参加婚宴,每桌只备酒一壶,胡吆喝侍者添酒,并掏出大洋一枚,喊道:“不干新郎新娘的事,这是我们几个朋友今天高兴,要再喝几杯。赶快拿酒来!”于是乎又是烂醉一场。急得好友丁文江赶紧写信告诫:“劝你不要拼命——一个人的身体不值得为几口黄汤牺牲了的,尤其不值得拿身体来敷衍人”。不过,身为新文化之领军人物,若无豪情与海量,又怎能写出篇篇大手笔,开创大局面?胡之酒品与其学风倒是相映成趣。
或许是惺惺相惜,时在青岛任教的梁实秋非常欣赏胡适在酒局上的单兵作战能力,许诺“你来了,我陪你喝十碗好酒!”殊不知,在齐鲁大地竟潜伏着八位酒仙。盛唐之际,都城长安曾涌现出八位名满天下的酒徒,他们经常齐聚一堂,觥筹交错,举杯豪饮。三巡过后,酒精渗入大脑,醉意渐浓,他们豪兴大发,才情喷薄,睥睨天地,顿觉人生有限,宇宙不广。杜甫曾作《饮中八仙歌》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也许是上天有意安排,时隔一千多年以后,在山明水秀、迤逦清洁的海滨城市青岛,又诞生了新一代的“酒中八仙”,足以和长安街头的“八仙”相颉颃。更加令人颇感意外的是,“新八仙”中不仅有七名酒徒,还有一位“女中豪杰”。七酒徒分别是梁实秋、杨振声、赵太侔、闻一多、陈季超、刘康甫、邓仲纯,女中豪杰则是新月社著名诗人方令孺。
自八人结下“仙缘”后,他们的生活陡然增添了无限风光。每逢周六,开完校务会议,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就呼朋引伴,吆喝着酒仙们一齐来到距学校不远的一家顺兴楼“集体腐败”。当场打开三十斤一坛的绍兴老酒,品尝之后,不甜不酸,劲道十足,然后开怀畅饮。一直喝到夜阑人静,大家东倒西歪,兴尽为止。其中校长杨振声秉性豪爽,不但酒量如海,而且擅长行酒令。每喝至性起时,即挽袖划拳,呼五喝六地划起拳来。再看杨的那一副架势,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双目圆睁,喊声震天,挥臂生风,咄咄逼人,似乎深藏体内的那股子原始野性一并喷发出来,真难想象这就是平日里温文尔雅、宽容忠厚的青岛大学掌门人。
更有趣的是,“酒中八仙”嫌青岛偏于一隅,为了扩大影响,广结酒友,他们有时还结队远征,跨地区作战。近则济南、烟台,远则南京、北京,放出来的话是“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两京”,“高自期许,俨然豪气干云的样子”。不知深浅的胡适应梁氏之邀,来青岛赴宴,看到八仙过海的盛况大吃一惊,急忙取出他太太给他的一个金戒指,上面镌有“戒”字,戴在手上,表示免战,侥幸躲过一劫。据其记载,“连日在顺兴楼,他们都喝很多的酒……醉倒了李锦璋、邓仲纯、陈季超三人,锦璋甚至跪在地上不起来。”
回到北京,胡适仍感心有余悸,于是不久便鸿雁传书,力劝其挚友梁实秋:“看你们喝酒的样子,就知道青岛不宜久居,还是到北京来吧!”想必酒中八仙们的那股子酒场骁勇善战的精神,绝非一般文人雅士所能消受。后来,梁实秋回忆起这段岁月时,曾写道:“当年酗酒,哪里算得是勇,直是狂。”好一个“狂”字,道尽了八仙们的那份真性情。然这八位俱是诗人、作家,倘无美酒,上乘的作品又从何而来呢?
《菜根谭》中曾有一句劝酒词,曰:“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意即饮酒要喝到刚刚好,切勿贪杯。想必饱读诗书的章、黄、胡及八仙们肯定读过此句,也深知此句之真意,只是每每人坐酒桌前,鼻闻佳酿香,什么失态、伤肝之类的顾忌,早已被抛至九霄之云外了。所以,那些男人们醒酒后对女人们所发表的“戒酒宣言”,大可不必当真,多是摆摆架子、说说而已。毕竟酒这玩意儿,诱惑实在太大,一旦沾上它,又能有几人安然脱身呢?
治学之人若无酒量,岂不是人生一憾?
新闻推荐
□记者单青通讯员王青松报道本报济南讯9月20日是我国第26个全国爱牙日,今年国家的主题是“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教育厅于19日下午联合在山东...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