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原本报通讯员董国华
济南市市中区以培养“身心两健、气质独特”的学子为目标,落实素质教育具体化措施,做实做强集团化办学,推进“一校一品”建设,使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到81.5%。
做实做强集团化办学
9月1日,市中区伟东新都配套学校——济南市舜华学校如期开学,伟东新都小区的孩子们在家门口进了好学校。该校全部纳入市中区集团化办学范围,小学部由舜耕小学教育集团输入管理,初中部由济南二十七中教育集团输入管理。
“二十七中和舜耕小学无论是师资还是教学管理都有一套成熟的模式,我们将通过‘移植和嫁接\’的方式,让舜华学校在高起点起步。”济南二十七中校长武树滨介绍,总校输出了一支“精锐之师”:一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执行校长,中小学16名骨干教师到新校任教。
今年上半年,济南市中区新组建了10个教育集团、4个特色教育联盟,对6个第一批教育集团进行扩容,全区集团化办学学校达到53所,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到81.5%,受益学生超过八成。
市中区教育局局长刘绍辉介绍,市中区不断完善教育集团顶层设计,健全集团组织机构和议事规则,制定完善集团章程和发展规划,进一步发挥理事会的统筹协调作用,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集团办学工作。
同时,着力改进完善评价形式与标准,以学生健康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校区品牌发展、集团均衡发展为基本维度检验集团发展成效,关注集团管理互通、课程开发、师资交流、研训联动、资源共享、质量共进等方面的情况,关注集团如何提升成员学校办学质量的过程。不同集团可依照自身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制定3年发展目标。3年发展期满后,由区教育局进行考核评估。
加快推进“一校一品”建设
近日,500项科技发明在经十一教育集团经十一校区展示。“雾霾天气安全车灯”、“太阳能滑板车”、“不用开瓶器的红酒瓶”等学生作品,呈现在专家、家长代表面前。各个展位前人头攒动,小发明人对创新作品介绍推广,吸引参观者“点赞”。自2010年至今,市中区6000余项学生作品获国家专利。
在市中区,无论是城市学校,还是城郊学校,每所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特色课程,“一校一品,花开满园”:以满园书迷为特征的育贤小学,以曲山艺海为特征的馆驿街小学,以民俗文化为特征的南上山街小学,以舜文化和融合教育为特色的舜耕小学,以创造教育为特色的经十一路小学,以“人文书香、山水情怀”为文化特色的分水岭小学,以“和合文化、尊重教育”为特色的二十七中学……
刘绍辉介绍,市中区着重抓好文化建设、课程建设、人力资源建设三项重点工作,以形成集团文化发展特色和“一校一品”、优质均衡的办学格局,形成统筹规划、课程互通、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集团课程体系。目前,市中区已对7所中学、21所城区小学、12所城郊小学、3所公办幼儿园进行“一校一品”建设具体化项目的专题论证交流,确定了德育、教学、文化、科技等7个特色发展方向,131个辐射项目。
全区学校教室将配齐空调
新学年,市中区将投入1.36亿元实施学校环境优化升级工程,抓好城郊学校质量提升工程。在这个“大手笔”中,投入8100万元实施“校舍提升项目”,确保全区学校达到山东省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4000万元用于“城郊农村学校场地提升项目”,场地全部塑胶化;1000万元实施“美丽校园行动”;500万元实施“教室空调配备项目”,全区学校普通教室配齐空调。
9月起,市中区免除低保和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城郊农村学校学生的校服费和书本费,并赠送学生安全保险一份和区素质教育基地校外实践活动一次。仅此一项全区今年将投入600万元。统筹使用区慈善总会提供的50万元慈善专项资金、40万元“慈心一日捐”善款和10万元“阳光助学”专项资金,救助家庭贫困的教职工及在校生。
该区还大力推进“云教育”工程,根据教师需求,订制上传微课程、教学案、质量检测等教育教学资源;探索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教研领域的应用,推广建设同步互动录播教室,逐步实现一对多远程授课、多点实时听课反馈等功能。深化内涵发展项目,做好校长任职资格培训,落实“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完善区级教师人才库建设,抓好新聘用合同制教师的培养;探索干部教师队伍“区管校用”管理制度,让干部教师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为均衡配置师资提供制度保障。
新闻推荐
□李剑桥赵长春年年“走亲戚”9月21日,“海峡两岸(蓬莱)渔业合作交流示范基地”在蓬莱市揭牌。而不久前的5月30日,“2014年台湾名品展销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鲁台双方在水产品养...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