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济宁有了第二个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济南日报 2014-06-23 02:49   https://www.yybnet.net/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讯(记者相启申通讯员李广芳)当地时间22日上午10时许,正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济宁段与中国大运河一起成功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济宁拥有了包括“三孔”在内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

济宁是中国大运河的一个重要节点,大运河济宁段选取了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该遗址包括十里闸、邢通斗门遗址、徐建口斗遗址、运河砖砌河堤、柳林闸、寺前铺闸、南旺分水龙王庙遗址;另外还有会通河南旺枢纽段、会通河利建闸、会通河微山段(微山南阳镇至利建闸河段)、小汶河11处。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中国大运河创造性地将零散分布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区间运河连通为一条统一建设、维护、管理的人工河流,这是人类最伟大的设想之一,成为古代中国“大统一”的基础条件。大运河堪称文化的廊道,活态的遗产,流动的历史。大运河成功申遗将会使沿线遗产价值得到充分展示,地域文化魅力得到彰显,大运河得以永续利用,会让运河城市的人民更加亲近运河、认识运河、热爱运河。

济南市将借助大运河的成功申遗,加快推进“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规划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和美丽济宁建设,使大运河济宁段遗产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促进大运河沿线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专家评价

增强了济宁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济宁打造运河之都

大运河成功申遗成功,济宁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一部分,咱济宁的老百姓也感觉非常自豪。昨日,记者采访了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杜庆生,他非常关注大运河申遗,一直以来致力于大运河济宁段的遗传保护,并为大运河济宁段的申遗工作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采访中他认为,大运河申遗成功,将进一步增强济宁文化软实力,有了济宁打造运河之都,扩大济宁对外开放的知名度。“我认为,申遗的过程比较结果更重要,申遗成功不是目的,我们在申遗的过程中,唤醒了全社会对大运河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让全社会和政府能够进一步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杜庆生告诉记者,在大运河申遗过程,咱济宁百姓的大运河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在南旺分水龙王庙保护修复工程中,遗址周边的800多户居民积极主动地配合搬迁,没有一户有怨言的。

大运河申遗成功还有利于推动济宁旅游快速发展,尤其是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杜庆生秘书长认为,有了这一文化品牌可以提升济宁的文化知名度,增强济宁的文化软实力,更能推动济宁打造“运河之都”,让世界了解大运河,让济宁走向了世界,成为济宁对外开放的又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

2012年,大运河山东段保护和申遗工作调度会在济南召开,时任山东省副省长张建国代表省政府与大运河沿线的枣庄、济宁、泰安、德州、聊城市政府签订了《大运河山东段保护和申遗工作政府责任书》。

2013年7月,国家文物局顺利完成山东省大运河保护和申遗预演考察工作,迎接8月份国际专家现场考察评估工作。

2013年7月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大运河遗产山东段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郭树清省长于8月4日签发第265号省政府令公布,办法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2013年9月,山东顺利接受了世界遗产组织专家现场考察评估,山东共有8段河段、15处遗产点入选申遗名单,而且沿线5市均有项目入选,涵盖了各类水工设施遗存。

2014年6月22日,正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看看大运河济宁段的文化遗址:

会通河微山段:

大运河全段唯一一段湖中运道

在大运河济宁段,会通河微山段是大运河全段唯一一段湖中运道,体现了大运河沿线人工干预下的河湖水系变迁以及运河工程与之相适应的演进历程。遗产区面积54公顷,缓冲区面积53公顷,遗产区和缓冲区面积合计107公顷。

据了解,会通河微山段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的微山湖中,是明代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挖通的南阳新河北端的一段。北起南阳镇,南至利建闸,全长约9公里,现存原始河堤基本为土堤,运河宽度在15—18米间,未淤塞河道深度最深5.5米,最浅3.5米,平均深度为4.8米。

会通河微山段在明代前是借用泗水为运道,经留城(明后期没于微山湖中)、沛城(今沛县)、湖陵城(今微山县程子庙村)、谷亭(今鱼台县城)、南阳、鲁桥至济宁。

明清时期的大运河微山段自济宁向南,在湖中经南阳镇、建闸、马闸、店子、石口、马口,在满口出湖,沿湖东再经常口、夏镇、郗山、朱姬庄至韩庄。该航线20世纪50年代末期,多数仍通航,部分区段废弃。1996年至2000年,京杭运河济宁至韩庄段续建工程完成后,按三级航道标准,确定了新的主航道。

2006年,会通河微山段作为京杭大运河一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旺分水龙王庙遗址:

为纪念农民水利专家白英等创修南旺枢纽工程而建

记者了解到,明永乐年间(公元1411~1424年)为纪念明代工部尚书宋礼和著名农民水利专家白英等创修南旺枢纽工程,在南旺汶、运交汇处建造了“分水龙王庙”。经明、清两代不断的增建和维修,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庙祠楼亭众多的综合性建筑群。

分水龙王庙建筑群由东、中、西并列的三组建筑组成,遗址总占地面积五万多平方米,规模较大。目前主要分为建筑群基址和现存古建筑两部分。地面尚存的砖木结构建筑有关帝庙、禹王殿、观音阁、宋公祠、文公祠、蚂蚱神庙和禅堂。其他建筑为遗址状态,主要包括:龙王庙建筑群基址、水明楼建筑群基址、祠堂建筑群基址等。

龙王庙建筑群基址位于分水龙王庙建筑群的东部,是分水龙王庙建筑群中的庙宇建筑;水明楼建筑群基址为分水龙王庙建筑群自东向西分布的第二路建筑,水明楼是龙王庙的标志性砖木结构门楼式建筑;祠堂建筑群基址为分水龙王庙建筑群自东向西分布的第三路建筑。

明永乐年间(公元1411~1424年)开始修建分水龙王庙,有龙王殿、戏楼及钟楼等建筑。

明正德七年(1512年)建宋公祠、白公祠和潘公祠。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建禹王殿,其后相继增建了莫公祠、关帝庙、文公祠、等建筑,规模持续扩大,到清朝末年已经形成一座结构和功能完备的大型建筑群落。

2008年、2011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连续对龙王庙建筑群基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2011年,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对现存建筑进行了保护修缮。

会通河南旺枢纽:

代表了中国大运河卓越的技术成就

会通河是元代建都北京后,在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的基础上为了避免绕道迂回而进行裁弯取直,新修建的一段人工运河。并在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因严重淤塞,进行了重新整修。会通河是大运河全线地势最高、地形高差最大的河段。它纵贯黄河中游冲积扇及山东丘陵西缘,地势以山东济宁南旺镇为最高。明代时期会通河最高点南旺与南北两端最低点(分别位于扬州长江运口和天津静海附近)的最大高差曾达到约30米。

1411年明成祖命工部尚书宋礼重新开通会通河时,重新选址修建了会通河全段最重要的引水工程———南旺枢纽。通过修建戴村坝将汶河水位抬升,经由小汶河引水,在会通河全段的海拔最高点———南旺向运河供水。

南旺枢纽为会通河段带来了稳定水源,由于会通河面临较大的年内和年际降雨不均、较高的地形高差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决定了会通河对水源工程和水道控制性设施———节制闸的依赖。通过建造水柜和节制闸的方式,不断完善南旺枢纽。兴建南旺、马踏、蜀山等四湖围堤及进水斗门,逐步建成南旺水柜,起到平衡丰枯水期水量、为运河保证供水的作用。

总之,会通河是大运河全段地形高差最大的河段,通过水源工程、水道节制闸群,成功地实现了多条河流的水源调配和水道水深的控制。会通河水道和水源工程规划,以及水资源调度和管理,使中国大运河实现了距离最短的南北贯通,代表了中国大运河卓越的技术成就,保证了会通河在5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持续畅通和运行。

新闻推荐

济南市通报六起严重土地违法案

■本报记者相启申村委会占用集体土地进行厂房建设、未取得合法手续进行办公楼建设……日前,济南市通报了六起顶风违法占用耕地进行项目建设的严重土地违法案件。...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济宁有了第二个世界文化遗产)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