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5年济宁打造成鲁西科学发展高地

来源:济南日报 2013-05-04 09:4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相启申刘敦亚

●着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先行区、文化经济特区、生态示范城市、民生和谐示范区

●使经济总量、主要指标人均水平等在周边区域发展中居于领先地位,确保与全省同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昨日,中共济宁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济宁市委关于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的决议》,明确了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的战略定位,着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先行区、文化经济特区、生态示范城市、民生和谐示范区;确立了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的总体目标,即通过五年努力使经济总量、主要指标人均水平等在周边区域发展中居于领先地位,把济宁建设成为实力较强、产业发达、城乡秀美、人民富裕的区域中心城市,确保与全省同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争当淮海经济区排头兵,在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发挥重要引领带动作用;提出了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的战略任务,即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构筑文化建设新高地,加快建设美丽济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以重点突破带动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建设。

都市区建成区面积将达340平方公里以上

济南市将按照“一城四区、竞相发展”的格局,推动“四区”大跨度向外拓展,全力拉框架、扩规模,确保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每年拓展8平方公里以上、新增人口10万以上,进一步极化中心城区的核心支撑地位。

同时,坚持以交通设施为骨架,以产业园区为纽带,加快编制都市区总体规划、空间战略规划和专项规划,通过交通设施互通互连、产业功能协作配套,加快各板块相向融合发展,力争经过五年努力,都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4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人口达到340万以上。济南市将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通过扩容提质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都市区为主体、县城和小城镇为支撑的新型城镇体系。

济南市将实施交通引领战略,按照“连通周边城市、织密城市路网、服务区域经济”的思路,加快构建航空、铁路、公路、快速路等贯通互连的立体式大交通格局,尽快形成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发挥济南市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相对较多的优势,尽快形成区域科技教育中心。同时,加大引银入济力度,发展银行、保险、证券、担保等金融行业,尽快形成区域金融中心。坚持产城互动,规划建设东部大工业板块和济嘉现代物流区,尽快形成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和工业中心城市。

构建起新型产业体系

济南市将加快“转调创”力度,尽快构建起以优势传统产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产业实力,坚持基地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国内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级煤化工基地、纺织新材料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坚持以济宁高新区为龙头,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步伐,培育一批千亿级园区,形成产业协作配套、集群发展、块状崛起的经济隆起带;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基地、成果孵化基地和人才高地,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济南市将实施“1351”百千亿产业培植工程,集中培育一批千亿级、五百亿级、三百亿级和百亿级的产业集群。落实扶持骨干企业、驻济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一企一策”助推发展,在培育千亿级、百亿级企业群体上实现重要突破。持续开展“大项目突破年”,坚持重大项目一季度一集中开工不变,招商引资主攻工业大项目不变,市级领导包保重大项目责任制不变,市县领导骨干招引十亿元以上工业大项目要求不变,持续掀起招引大项目、建设大项目、服务大项目热潮,以大项目突破带动工业突破。

实施倍增计划,推动县域经济加速崛起。在项目、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倾斜,破解县域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把突破工业作为县域发展的主攻方向,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以工业崛起壮大县域财力,带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放宽创业领域、优化创业环境、培植创业典型,兴起全民创业的热潮。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继续实施中小企业“百家成长千家培育工程”和“金融助推千家中小企业发展计划”,推动中小企业成长壮大、膨胀升级,做大工业突破的“底盘”。

倾力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

济南市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资源名气大、种类多,很多在全国全省都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文化资源是济南市最具优势的发展资源。特别是规划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写入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这一命题是在全国尚无先例的探索创新,同时也把济南市推向全省文化建设的最前沿。

济南市将以国际视野确立文化定位,根据济宁在全国文化格局中的特殊地位和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特殊责任,济南市文化形象定位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全球华人共有精神家园、国际儒学研究与文化交流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按照这一定位,通过大手笔策划、大项目带动、大集团运作、大活动支撑,推进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不断扩大孔子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使济宁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形象代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基地和平台、全球华人向往的文化圣地。

济南市将加快推进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围绕建设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的目标,更大力度实施文化建设“突破曲阜”战略,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载体支撑、项目带动,力争五年内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以上。同时,发挥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园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文化产业带、产业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跨行业兼并重组,培育发展一批传媒、演艺、出版、旅游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推动文化产业集聚集群发展。集中突破文化旅游业,加快尼山圣境、东方文博城、兴隆文化园、水浒文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景点和线路,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济宁作为孔孟之乡,海内外对这方圣土有着美好的向往,对礼仪之邦的人民有着很高的期待。济南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突出抓好市民素质培育提升、窗口行业文明规范、文化惠民等工作,营造“人人讲秩序、处处讲文明、事事讲礼仪”的社会氛围,形成“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社会风尚,使济宁成为“厚德载物、开放包容、彬彬有礼、文明诚信”的道德高地。

力争到2015年居民收入实现倍增

济南市把办好群众的事情作为最大责任,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十大体系”建设,力争到2015年居民收入实现倍增、优质教育公平可及、社会就业稳定充分、社会保障人人享有、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住有所居基本实现,让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民更有幸福感、归属感、自豪感。

让居民收入有更快的增长,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以创业带动就业,制定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健全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城镇居民收入尽快赶上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使农民收入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把发展的成果变成老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银。

让群众生活有更好的保障,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不断提高保障标准、提升统筹层次,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参保范围,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医疗保障体系,搞好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让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

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缩小城乡、校际差距,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继续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尽快实现农村小学初中学生全覆盖,并确保资金全部用到孩子身上、营养餐全部吃到孩子肚里。全面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农村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搭建好平台。

让群众有更好的医疗保健,健全城乡卫生一体化服务体系,完善“先看病后付费”配套政策,扎实推进“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百名医疗专家进千村”活动,让群众少得病、能看病、看好病。

让群众有更和谐的环境,做到“两手抓两手硬”,深化平安济宁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大幅提升群众的安全指数、和谐指数。

加快建设美丽济宁

今年济南市启动实施的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五城同创”,是全面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时达标。济南市将大力实施“生态突破”战略,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

济南市将按照南水北调水质目标要求,完善“治用保防控”流域治污体系,对重点河流“一河一策”实施综合治理,确保水质全面稳定达标。抓好工业废水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水质安全。实行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重点抓好工业废气及异味治理、扬尘污染防治、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等,加快燃煤电厂改造步伐,不断增加城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

在全市实施“大绿化行动”,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重点实施好水系绿化、城区绿化、通道绿化、镇村绿化等绿化会战工程,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搞好农田林网建设,使全市森林覆盖率特别是城区和县城绿化覆盖率有突破性提高。同时,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突出健康教育、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公厕建设等“六项重点”,抓好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市场秩序和建筑工程“四项整治”,开展治违、治脏、治乱“三项活动”,为城乡居民创造一个清新整洁、健康卫生、舒心愉悦的生活环境。并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确保今年再完成至少1700个村的道路硬化,同步实施净化绿化亮化,力争五年任务三年完成,改变农村环境面貌。

同时,结合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一手抓节能减排,强化源头控制,严禁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新上“两高项目”,推广和应用先进节能技术,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省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一手抓循环型经济发展,建设一批绿色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不断提升济南市的“绿色竞争力”。

新闻推荐

济南市文物保护重点项目优先列入省发展规划及项目库

本报讯(见习记者张梦西)5月6日上午,山东省文物局、济宁市人民政府举行《合作加强济宁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开创了省局与地方政府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先例。...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5年济宁打造成鲁西科学发展高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