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一车大姜不够卖 万斤大姜今又来■昨日活动现场火爆,1个多小时卖了4500斤大姜■今早7点开卖,卖完为止,主要供应有“购姜号”的市民

来源:济南时报 2012-01-09 16:26   https://www.yybnet.net/

作者:庄宇)

“给我来上五斤。” 记者王锋 张勇 摄

图一:昨日早上6点半开始,众多市民来到济南日报社门前,采购爱心鲜姜。

图二:记者向提前赶来排队的市民售姜

图三:在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大厅,众多市民排着长队等待领号购买鲜姜。

12000斤大姜今晨2点抵济

苍生姑念平民意,编辑记者卖大姜。

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当绝大部分泉城市民还在梦乡的时候,济南时报40名编辑记者仍在守侯中――― 等着载姜货车来了,大家赶紧卸车。“姜到哪儿了?”“啥时候进济南?”9日凌晨0:19,记者与前方特派记者仍在电话联系中――― 载姜大货车正在奔向济南的路上。

特派记者说,8日晚10点,一辆载着12000斤沂南大姜的货车从沂南苏村镇夏家庄村出发,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将于9日凌晨2点左右抵达济南。这意味着,1月9日早上7点,将有12000斤沂南大姜会在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楼下销售。

为了不让市民失望而归,8日上午,本报已按先来后到的顺序,临时制作并向市民发放了千余个“购姜号”。9日早上7点开卖,卖完为止,供应有“购姜号”的市民。

“咱们得等等,等着这车姜来。”本报多名夜班编辑商量着,等车到了之后,可以帮忙干点什么,毕竟早上7点就开始卖了,不能耽误了市民的时间。

“说实话,这个活动这么受市民欢迎,我们非常高兴。”一名夜班编辑说,8日早上他来到报社帮忙卖姜,看到市民们买到姜后的快乐,心里真是特别恣儿。“咱们上夜班的,平时跟市民面对面的机会比较少,现在能直接出把力,帮点忙,感觉真好。”这名夜班编辑说,春节快到了,这也是大家送给市民的一份新春礼物吧。 (记者王亚妹)

本报昨日开展的“生姜进济直销”活动现场火爆

1个多小时卖了4500斤大姜

谁也没想到,会卖得这么快!1个多小时,4500斤沂南大姜被抢购一空!

1月8日早上,在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楼下,本报组织沂南苏村镇菜农开展的“生姜进济直销”活动迎来了首批4500斤大姜。售姜现场非常火爆,众多市民前来购买,从早上7点到8点20分,满满一车姜被抢购一空。

5点半赶至现场,只为支持姜农

8日早上5点半,天还没亮,室外温度较低,本报记者黄智义一大早采访回来,看到一老人等在报社门口。一聊,原来这位田姓老人因拿不准几点开始卖姜,起了个大早赶过来。老人说,自己是济南日报和济南时报多年的忠实老读者,在报纸上看到菜农种姜销售困难,就想尽自己的一点心意。考虑到老人已经76岁高龄,黄智义对老人说:“这么冷,您先回去吧。过会儿我帮您买,您上午再来取就行!”

65岁老人自己提10斤姜回家

早上6点,已有陆续有近20名市民等待购姜。一老人说:“快发货吧,我就是怕晚了,姜全被卖光了。1元1斤,太便宜了!”为了提高效率,本报多名编辑记者和菜农一起爬上货车卖姜。

站在队伍最前面的老人叫张玲,她说自己65岁,就想买点直接从产地运来的沂南大姜。老人开口就要了两大包共计10斤的生姜。临走时,她拒绝了记者的搀扶,“俺身体好着呢,步行就能把这些姜提回家!”

菜农们在苏村镇装袋的时候,每个5斤袋或10斤袋专门多装了1到2两。姜刚从地窖里取出,由于潮湿、附了沙子等原因,可能会增加生姜重量,为了公平,他们就特意多放了一些。

“个大色正,大姜真不孬”

活动期间,多名市民向记者表示:“个大色正,沂南大姜真不孬!”

不少市民在买完姜后,都不忘表示感谢:“真是给咱们办了件好事啊!”还有一些市民询问:“明天还来不?活动能搞多久啊?”

一经营学校食堂的陈姓市民买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塑料袋确认质量。他说自己和食品打了多年的交道,感觉这些姜真不错。“个大色正,没有掺假,没有硫磺熏过的痕迹。”

编辑记者主动让大姜

“大娘,您别急,我把我买的姜转给您吧!”本报热线工作人员赵霞把自己买的一袋姜转给了一位老大娘。这位老大娘来得比较晚,姜已卖光了,但她家又离得比较远,赵霞实在不想让她再跑一趟。

还有很多编辑记者本来也想买姜,但看到排队市民很多,就自愿放弃了。“没事儿,活动还得继续,我们以后再买,让市民优先吧,来一趟不容易。”多名编辑记者说。

交警、城管表示大力支持

在8日的售姜现场,交警大队杆石桥中队民警赶至现场维持秩序,杆石桥中队的中队长孟召杰为大家做交通疏导。“服务市民,关爱菜农,我们也该尽自己的一分力!”城管部门也表示,将大力支持这种爱心活动,还将扩大到市内多个直销点。

来自济南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的泉城义工在队长陈钟鸣的带领下,也提前赶到现场,帮助菜农卖姜,帮助维持现场秩序,“作为泉城义工,这是我们的责任!” (记者庄宇)

夏家庄村的村民拿出了自家最好的姜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张勇王锋 摄

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满足需求

8日上午8点半以后,前来买姜的很多市民失望而归,因为姜已经卖光了。

为此,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本报临时制作并向市民发放了千余个“购姜号”。1月9日早上7点开始卖,将主要满足有“购姜号”的市民。“人家大老远的来,天还这么冷,实在是不容易!”帮忙卖姜的一名记者说,第二批尽量多拉来一些,尽全力满足市民的需求。

在此,本报也向广大市民表示深深的歉意,但本报同时也郑重承诺,这个活动还将继续。今后还将扩大到市内更多的直销点。

(记者庄宇)

为啥大姜不能一次多运来些?

有市民提出疑问,为啥夏家庄村的生姜不能一次多运点儿到济南?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储存生姜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挖个姜窖冬暖夏凉,气温可常年保持在十几度,姜便可存放2年到3年。”

然而,姜农们同时也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由于姜窖井口较小,最大的井口直径也就70厘米,取姜时姜农们多采用“放绳提姜”的方式。一个人在地下的姜窖里负责装姜,把生姜盛放在一个筐里,这些筐每次只能盛放10斤至20斤,再多的话一方面是姜筐过大会造成提拉不顺,另外也会增大拉绳人压力。把筐里的生姜摆好后便可通知井口上面的人提拉,因此纵有万斤生姜,也得一筐筐的取出。

算一笔账,以一筐15斤为例,一万斤生姜大约需要650筐,每次从装姜到把姜取出前后约需3分钟,总共耗时约32小时,如果有两个人同时在井下装姜,便可节约一半时间,但这样需要更高的人力成本。储存生姜时也是这个道理,不管数量如何,也需要一筐筐的往下运输。

(本报特派记者李康培)

本报记者再赴沂南苏村镇

苏村镇政府:盼着给沂南菜农开辟卖菜“通道”

8日上午,从沂南县苏村镇运进的4500斤鲜姜,1个多小时就被抢购一空。为了让更多市民买到沂南大姜,本报特派记者再次赶往沂南,联系更多货源。

“不管贵贱,卖得这么快真喜人!”

8日中午1点,本报特派记者一行从济南出发,经过4个多小时来到沂南县苏村镇夏家庄村。“济南人喜欢我们的姜吗?今天天一亮我就把姜窖打开了。”姜农夏家曾见到记者就问。

从记者那儿得知夏家庄的姜在济南很抢手,1个多小时就被市民抢购完毕,并且还有很多市民报名认购第二批姜后,夏家曾兴奋地问记者:“怎么卖得这么快?你们怎么卖的?没想到我们的姜也能走进省会人的餐桌。你们帮我们多宣传宣传。不管贵贱,卖得这么快真喜人!”

7日下午,记者第一次来到夏家庄村,从地里干活回家的夏家曾从邻居那儿得知有人来收购姜,很是失望,因为当时的时间已经很晚了,不宜下窖取姜,只能拜托记者再次来的时候,告诉她一声,她也好挖点姜卖钱过年。

“年关到了,挣点钱准备过年。”8日晚7点,62岁的村民王成功开着拖拉机,赶到“经纪人”夏家宏家,过秤后,重量不到2000斤。王成功说,他家种了2亩姜,收成不错,差不多有17000斤,这次带来的是他家今冬卖的第一批姜。

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多带点姜来卖?王成功告诉记者:“你们不是还来吗?你们多来几次吧,帮着把沂南的姜都卖了吧。”

希望济南给沂南菜农开辟卖菜“通道”

“苏村镇是种姜大镇,今年的姜价确实比较低,种姜的村民几乎都赔钱了。”得知本报连续两天报道,并实地考察为苏村镇夏家庄村姜农解决卖姜难问题后,沂南县苏村镇镇长刘兆升说:“你们来是给我们带来了好的市场信息,帮着菜农卖菜,我们感谢,我们欢迎。”

刘兆升说,苏村镇的菜有很多,姜是传统的农业产品,这里同时也是黄瓜生产第一镇。镇政府会牵线搭桥,和每个村的村干部打好招呼,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让济南市民放心,同时也希望济南市为沂南县苏村镇菜农开辟卖菜通道,让更多的沂南菜上济南市民的餐桌。

买来的大姜该如何存储?

“买回去的姜如何储存?”多位市民询问记者。

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临沂沂南姜农夏家宏。他告诉记者,姜的最佳储存温度是10摄氏度左右,温度高了会热,容易腐烂,低了会受凉。因此,市民买到姜后要放在塑料袋中密封好,放在1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下,可以存放3到6个月。水洗后的姜存放时间比较短,也就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此外,市面上很多姜看起来颜色鲜亮,比较漂亮,但是那样的姜不少都是用硫磺熏出来的,市民尽量不要买。

有市民询问大姜存储期间有无用药?夏家宏告诉记者,他们村的姜没有用药的,因为经常出口韩国、日本,那边检验非常严格,“我们村地窖里面的沙子是从沂河边拉来的粗沙,拉来后放到地窖里,姜一层沙一层共铺10层,都是老法子。”

(本报特派记者孙镇镇 李康培)

新闻推荐

作者王锋摄点击查看大图昨日在济南长途汽车站随处可见

作者:王锋摄昨日,在济南长途汽车站,随处可见孩子的身影,在“迁徙”的人潮中,“小候鸟”回家的画面构成春运一道和谐温馨的风景。 记者王锋 摄...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车大姜不够卖 万斤大姜今又来■昨日活动现场火爆,1个多小时卖了4500斤大姜■今早7点开卖,卖完为止,主要供应有“购姜号”的市民)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