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阳新闻 > 正文

包容的土地

来源:商洛日报 2018-06-0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记得学者余秋雨说,中华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那么生活在漆沮河畔的先民,为我们留下什么样的精神文化遗产呐?历史上铜川发生的三次人口大迁徙,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其中的答案。

“五胡”移民:魏晋时期,统治阶级强令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迁徙黄河流域居住。少数民族来到关中之后,学习儒学思想和汉族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实现汉化。西晋末期,《徙戎论》记载,“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铜川区域的羌、氐、卢水等族,所居镇堡遍布,人口众多,已占当地人口的一半。此后,少数民族趁“八王之乱”,纷纷在北方建立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或“北朝”。这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历史绚烂,文化碰撞,胡汉之间的开放和兼容性,为大唐盛世开辟了先河。铜川的前身铜官县就建立于这个历史阶段。

“大槐树”移民:明代洪洞“槐树”移民的过程,众所周知,不再赘述。但这次移民对同官文化而言,意义巨大,影响深远。移民中有济阳寨寇慎家族,陈炉镇崔乃镛家族、赵屏晋家族,等等。这些外来家族在明、清时期,多人登科,著书立传,为后世留下珍贵的《易经约函要义》《钟峰石鼓》《四书酌言》等书籍;开办私塾,授课讲学,向百姓教授儒学经典,培养优秀人才。县志记载,同官入庠中举之人,日渐增多。

“闯关西”移民:上世纪四十年代初,随着同官煤矿的竣工及同咸铁路的开通,大量鲁豫皖居民沿陇海铁路来到同官,主要从事煤炭业生产。解放后,一部分江浙及东北地区技术人员,支援铜川的“一五”和“三线”建设项目。虽然大家口音不同,习俗各异,文化迥然,但在激情燃烧的年代,他们的思想相同,目标和行动一致。经过几十年的融合发展,渭北山城建起一座座工矿企业,铜川成为了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

大象无形,大繁至简,历史上经过三次移民的铜川,她的精神文化提炼浓缩到极致,用一个什么词来高度概括呢?

我想应该是——包容!(秦陇华)

新闻推荐

起步晚、底子薄的园区如何逆袭?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给出答案新动能的威力:60㎡车间创出2亿产值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一角资料照片在济南有这样一个产业园区,规模不大,却很精致;有看似不起眼的小企业,拉出来却是个“...

济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包容的土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