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阳新闻 > 正文

起步晚、底子薄的园区如何逆袭?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给出答案新动能的威力:60㎡车间创出2亿产值

来源:济南时报 2018-06-01 14:04   https://www.yybnet.net/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一角 资料照片

在济南有这样一个产业园区,规模不大,却很精致;有看似不起眼的小企业,拉出来却是个“隐形冠军”,这便是位于黄河北的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5年前,这个园区的名字还是济南化工产业园,一副粗大笨重、高污染的形象,之后“痛改前非”,没新产业,就自己培育,引进高校、科研院所,让技术在这里研发、落地,开花、结果。

科研成果转化这个“老大难”问题,它是怎么解决的?近日,“发现新动能 一线大调研”活动走进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探寻一个“后生”的逆袭之路。

A

园区“后生”的逆袭

“这款耐火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是现有材料的4倍!”指着企业研制的新材料实用检测报表,初梅军向访客介绍。她是山东国科纳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去年,这家企业给省内一家大型铝业集团改造一条管道。350℃的高温,经2.1公里传统材料保温管道,温度降了40℃,而用这种新的保温材料,温度损耗控制在10℃以内。多条管道改造完成后,一年可节约能源成本上千万元。

纳米,新材料,新科技……这些名词,化作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中无数个鲜活的企业和技术。

这个园区在济南诸多省级开发区中,算是“年轻后生”。2006年3月成立时,济阳的济北开发区、长清的济南经济开发区、槐荫工业园等,早已快马加鞭跑了一段时间。

从面积上来看,它起步区核准面积仅4.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10平方公里,而旁边的济北经济开发区,目前管辖面积达136平方公里。

天桥区曾是济南的老工业区,位于黄河北的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承载重现经济辉煌的梦想。然而,单靠改名前的化工产业,难以撑起这个梦想。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好在产业园“船小好调头”,也相对容易变道换向、转型升级。

“小而精”的新技术、新产业,这个奔跑的方向,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选对了。B

“老大难”成突破口

提起新材料,人们总是心存向往:很多高精尖技术要落地实现,离不开新材料,附加值还不是一般地高,有的材料比黄金还值钱。

2013年,省政府批准新材料产业园区成立。园区成为当时全省唯一一家专业新材料产业园区。名字好改,要脱胎换骨却并非易事。如何在一个科技不毛之地种出“满地庄稼”,考验着园区二次创业者。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综合办政研室主任王晗说:“济南高校、科研机构众多,很多科研成果转化不了,为什么不打造一个产业园,让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面对产学研“老大难”问题,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以此为挑战,进行破局。这是必走之路,园区在土地成本、用地指标、审批等优惠政策上,与周边相比,并不占优势。

“引入一家科研院所,成果落地之后,就可能相当于引进十几个优秀项目,甚至是一个产业。”王晗说,他们在机制上进行创新,为科研机构提供研发设施,取得初步技术成果后,再提供中试设备,然后再进行产业化投产,这是“一条龙”服务。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所在园区设研发基地,并有工厂。

在鑫茂齐鲁科技城里,一排排、一幢幢模样相同的房子,是标准厂房,实现着“筑巢引凤”。鑫茂预制棒项目,以光纤原材料生产为吸引,带来光纤拉丝、光纤套管等延伸产业,诠释“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活力。C

政策给力,落户企业受益

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一个落户园区,山东省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等科研机构也纷纷入住。随后,社会资本进驻,为园区引进中昱新材料研究院、德胜精细化工研究院、鑫茂石油化工研究院、鑫茂奥耐特固体润滑工程研究院等。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连续5年,每年拿出400万元科研经费,专项扶持国家胶体材料中心、山大材料学院、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成果就地转化。

为保障园区快速发展,天桥区还在财税管理体制上进行了创新,比如园区企业缴税形成的地方财政收入,市级留成部分以2015年收入数为基数,到2020年以前,超基数部分全部返还用于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区级留成部分全部返还园区。园区企业缴纳的城建配套费,全部用于园区项目;园区出让土地产生的土地出让金的70%及上级年度专项补贴全部返还园区使用。

系列政策让园区落户企业受益。在大量科研机构的带动下,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陆续转化,山东建邦新材料产业基地年产150吨太阳能正面导电银浆项目,产值达到12亿元,该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山大胶体工程研究中心项目二期,实现包括氧化铝微晶陶瓷(料、氧化铝纤维系列复合隔热材料在内的5个优质科研产业化示范,对推动园区科研成果转化,加快园区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D

产值不大,利润不小

高科技产业产值虽不大,但利润很可观,这是新动能项目的最大特点。2017年,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实现利税4.5亿元;园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78亿元。

卫嘉德清创水凝胶项目,在仅6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创造出2亿元的产值,成为园区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的典型代表。

在新旧动能转换上,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起步早,在圈内小有名气。加之地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示范区,今年,各路项目都把目光投向这里。

今年1月份,山东中科科技园项目签约,力争3-5年内孵化国内先进水平项目50个,培育上市行业标杆企业8-10家。4月份,中关村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签约,与园区共建北京中关村(济南)新动能产业基地,这将为园区导入在北京中关村海淀园完成孵化培育的“金树苗”企业;其中芯合科技已完成注册并入住,在园区进行研发、生产、组装自动化机器人机械臂。

芯合科技曾作为国内唯一代表工业机械臂企业,到德国汉诺威参展全球最大的自动化博览会,今年计划自动化机器人机械臂生产线正式投产,用地只需300-500平方米。

今年5月份,14个实体工业项目集体落户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总投资62.38亿元,高科技项目比比皆是,如纳米铁盐新材料、建筑新材料、智能特种玻璃、高压电极组装生产线、鑫辉光电激光投影设备生产、核电涂料及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开发等。这些占地少、附加值高的产业,正是济南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所需要的。 (首席记者刘彪)

新闻推荐

一点一滴的营商环境改变,换来企业家信心满满唯有好环境让发展更有力

国舜集团厂区俯瞰。(郭尧摄)“别人的城市”培养出的名企让人羡慕。济南已经意识到,只有将企业放置在城市沃土中,方能...

济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补偿协议送到病房2018-06-01 01:14
猜你喜欢:
评论:(起步晚、底子薄的园区如何逆袭?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给出答案新动能的威力:60㎡车间创出2亿产值)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