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
需理念先行
高速公路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但高速公路建设、运营过程中势必会对沿线生态造成影响,如何将这些影响降到最低,需要高层次的顶层设计。交通运输部2013年印发的《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以试点示范和专项行动为主要推进方式,切实把低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交通运输生产、生活、出行方式、设施建设的各个环节中。
为实现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施“蓝黄”两大国家战略,打通发展战略布局中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与济南都市圈联系的重要通道,山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济南至东营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济东高速)。济东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G2516东吕高速的一段,也是山东省“八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中“连五”的组成部分。路线途经济南市济阳县、滨州市惠民县和滨城区、东营市利津县三个市的四个县区,起点位于济南至乐陵高速公路济阳西枢纽立交,终点位于东港高速主线收费站。项目全长162.381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20公里,路基宽度28米。
为落实交通运输部《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以节约资源、提高能效、控制排放、保护环境为目标,以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为契机,紧密结合工程建设内容、自然条件和施工组织方式的实际,以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为理念,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公路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到济东高速公路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养护和管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各环节。
济东高速绿色公路建设的目标,就是将济东高速建设成为适宜黄河三角洲脆弱生态的绿色之路、适应黄河三角洲资源禀赋的循环之路、适用黄河三角洲不良地质的低碳之路。项目总投资103亿元,新增节能减排投资4.07亿元。实现了节能低碳、循环利用和绿色环保的目标,其中,节油量为2.99万吨,节煤量4.83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39万吨。
规划设计贯彻
“保护生态环境
就是保护未来”的理念
在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框架下,开展该项目的绿色公路试点建设,可为黄河中下游生态脆弱地区探索公路的绿色循环低碳化建设提供样板,对山东省乃至全国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济东高速坚持集约利用通道资源,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高效”原则,科学选线、布线,尽量减少占用基本农田、土地分割,加强生态选线,依法避绕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通过多方案比选和分析论证,结合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需要,力争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济东高速本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未来”的理念,认真分析沿线地区的工程特点。对该项目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工后沉降明显、水土盐碱化突出、乔木绿化立地条件差等问题,总结国内外多年高速公路设计建设经验,融合了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保护、路基施工、生态边坡防护、基于LSPM的大粒径长寿命路面、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温拌沥青技术、太阳能光热系统、地源热泵、不停车收费与服务系统(ETC)建设等22项绿色循环低碳措施的措施和先进理念,涵盖了绿色能源应用、绿色服务区建设、绿色施工、智慧公路、环保和循环利用、能力建设等措施项目,实现济东高速的规划、勘察、设计的低碳环保,为该项目建成绿色公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实施贯彻
“像对待生命一样
对待生态环境”理念
结合工程实际,针对济东高速自身特点,在标准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全过程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创新和突破。
标准化施工管理方面:一是根据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的有关要求,在济东高速推行制度建设标准化、场地建设标准化和施工工艺标准化。陆续制定下发路基、小型预制件、钻孔灌注桩、箱涵等17项标准化工艺,并印发全线执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严控原材料进场。制定印发了《济东路原材料管理办法》,建立了“原材料的准入要求和报备制度”,从材料采购环节就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规范,确保了工程所用材料的可查、可追溯和可控制性。三是实行首件工程确认制度。首件工程实施为后续同类工程确定管控模式,最大限度发挥首件确认制度的样板和示范作用。四是重视过程控制及强化巡查制度,确保工程的过程控制。五是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六是加强培训。
以上制度的贯彻实施,使济东高速工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
信息化方面:基于“互联网+”理念,大力推行项目管理过程的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提升济东高速建设管理智能化水平。结合全线监控系统的布设,尝试性地建立WiFi试验段,推行智能联网联控的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项目管理过程中,结合物联网技术,推进质量检验检测数据实时互通共享,积极推行信息技术在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结合济东高速路线长、施工单位多的特点,全线推广应用项目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管理资料网络同步上传,大大减少了项目管理过程中实物资料的报送,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
全过程安全管理方面:济东高速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抓住安全工作不放松。一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和考核。二是加强对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监督和考核,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三是督促整改、专项整治。分别针对汛期、夜间施工等进行重点关注、不定期对全线安全工作进行逐一排查和整改,确保生产安全。四是加强安全培训工作。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不定期进行培训和授课。五是与第三方安全评价机构合作,全过程、全方位建设平安工地。六是开展各项专项活动。力求通过各种控制措施,保证济东高速公路生产安全。
环境保护方面:一是利用河道、水库改造弃渣填筑路基。该公路因地处平原,建设需要大量的黏土及砂石材料,但沿线基本农田多,传统的“征地取土”方案难以满足筑路材料需求。同时,公路沿线河道、水库整治过程的弃渣不断被弃置,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为解决筑路土方困难,减少公路建设对土地资源占用,将与该项目交叉的河道整治弃渣全部应用到该高速公路建设中。共利用弃渣方量为1200万m3,节约取土场6000亩。二是利用建筑碎屑填夯公路地基。随着城镇化大发展,沿线济南、滨州和东营每年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为缓解“垃圾围城”趋势,解决筑路材料获取困难的难题,该项目在软基地基、临时道路修筑和场地平整时使用建筑碎屑约60万m3,节约弃土场面积90余亩,节约取土场300亩,直接经济效益1200余万元。三是电厂废渣粉煤灰用作混凝土拌和剂和二灰土底基层胶结料。该项目约有4.23万m3粉煤灰被用作混凝土拌和剂和二灰土底基层胶结料,节省大量的投资,节约部分土地资源。项目办印发了《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还使用服务设施的污水进行生态土壤渗滤处理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科技创新方面:开展了“黄泛盐渍土路基聚盐规律与处置技术现场试验研究”“黄河冲积平原区动力法夯实加固技术研究”“粉土路基强夯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黄河冲积平原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路基冲击碾压”等科研攻关,极大地加快了施工进度,有效减轻路基下沉、桥头跳车等问题。同时,制定完成了《黄河中下游流域粉质土路基冲击碾压施工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济东高速本着“理念先进、项目适宜、工程耐久、能源清洁、施工文明、管理规范”的总体思路,全力打造了一条绿色之路,将会为今后实现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的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提供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在行业主管部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和上级主管部门齐鲁交通发展集团的引领下,始终将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济南至东营高速公路建设全过程、各领域中。
适宜黄河三角洲脆弱生态的绿色之路
适应黄河三角洲资源禀赋的循环之路
适用黄河三角洲不良地质的低碳之路
新闻推荐
近日,在济阳县仁风富硒西瓜科技示范园内,前来品尝及购买西瓜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黄瓤西瓜又脆又甜,入口即化,口感清爽,就像吃冰淇淋一样!”慕名而来的青岛游客李女士对西瓜的口感赞不绝口。第...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