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梁向社区居民介绍自己创作的漫画。(刘阳 摄)张翠萍(右二)组织志愿者打扫卫生。(张素芬 朱平 摄)卜宪君查看家属院水表数据情况。(王宝静 摄)51号院老党员先锋队。(张龙 齐爽 摄)张齐发在指挥交通。 (邵明红 程玉霞 摄) 张渭平定期检查楼道的线路。(周娟 摄)
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创建文明城市等系列大“动作”,让济南呈现新面貌。“颜值”提升的过程中,曾涌现许多基层人物,他们本可安度晚年,坐享清福,却转而走进大街小巷,为社区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济南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甘当政府的“眼睛”和“嘴巴”,齐心协力守护这份“静好岁月”。
舜玉路街道舜园社区吴国梁
“画”说正能量
在市中区舜玉路街道舜园社区二楼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有一个特殊的房间——吴国梁漫画工作室,墙上挂的是社区老人吴国梁创作的“两学一做”漫画作品。作为一名党员,他是这样想的:“我们这些退休的老党员应该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做个退休不褪色的好党员。”
多年来,吴国梁坚持用画笔讲述社区老百姓的故事。他的画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不到3年时间,他创作了“画说党的六大纪律”“两学一做”等系列漫画。2017年8月,舜玉路街道纪工委协助吴国梁成立“廉政剧场”,由吴国梁自编、自导、自演,带领社区老党员用喜闻乐见的短剧诠释廉洁从政的深刻内涵,弘扬社区正能量,开创全新的教育宣讲模式。
此外,吴国梁积极参加街道、社区的志愿、宣讲活动。在今年舜玉路街道舜园社区“家圆户通”花样爷爷党员正能量宣讲活动中,他走进舜耕中学,用精炼幽默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向学生们讲述奋斗故事,向孩子们诠释了共产党员乐于奉献、为民服务的精神,鼓励大家学习雷锋精神,抓住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我。
宝华街街道三角线社区张翠萍
扎根基层“闲不住”
古稀之年,儿孙绕膝,天桥区宝华街街道三角线社区70岁的老党员张翠萍却总是“闲不住”。她扎根社区发挥余热,在活跃文化氛围、开展志愿服务,拆违拆临、建绿透绿,老旧小区改造等活动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里,居民活动的课程表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每天清晨,张翠萍总是第一个来到活动室,打扫卫生、整理各类乐器、服装等,被大家亲切地称作“社区大管家”。每逢社区的“扮靓星期四”活动日,张翠萍也总是早早来到活动现场,帮助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志愿服务服装、工具等,为活动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社区涌现出济南市最美志愿者郝玉
新、济南市孝老爱亲好人王建华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营造出榜样带动、争做标杆的良好氛围,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
2017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拆违拆临、建绿透绿等工作为开放式小区蜕变提供了有利机会。张翠萍作为院里的老党员,在社区党总支的带领下,运用“五事”议事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协商作用,集中整治了老旧小区三角线街55号院,协助拆除临时搭建的小屋、运走废旧的铁路集装箱、铺设小区路面、修葺楼院花坛等。如今的三角线社区探索出的开放式小区整齐化管理模式初见成效。
辖区内26栋老旧居民楼每天都发生着变化,整修污水管道、粉刷楼道、拆除违章建筑、铺设路面、修建车棚、更换公共窗户等,每个整治现场都有志愿者盯守。张翠萍亦是如此,上了年纪的她,即便是腰累得直不起来,依然会在整治现场跑前跑后,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济阳街道城里社区卜宪君
甘做社区居民的“服务员”
卜宪君是济阳县济阳街道城里社区的一名老党员。十几年前,他从教学一线退休后搬迁至县供销社家属院居住。虽然退休了,他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继续发挥着余热。2017年5月,城里社区成立后,卜宪君当上了第四网格的网格长。
县供销社家属院因曾翻修自来水管道,挖掘的碎砖烂瓦堆满大院,只有道路中间可以供人通行。卜宪君住进来后,让儿子把自己的车开来,把院里的垃圾全都清理干净了。直到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是刚搬来的“卜大爷”做的好事。
当时,大院内的下水道一直不通畅,下雨时积水能达到半米深,不仅排不出去,有时还会倒灌到偏房内。面对这种情况,卜宪君首先挖通了自家门前胡同内的下水道,并组织了几名邻居疏通了下水道,雨水排得快了,再也不会积满大院,院内居民都由衷地为他点赞。
2017年,县供销社家属院自来水总水表因年久失修出现故障,总水表数据与各分表总数据不一致,导致均摊到户后水费较高,居民意见非常大。卜宪君在与自来水公司经过几次协商后,决定更换家属院的总水表。几经周折,终于换上了新水表,费用也是由他垫付的。这次整修后,家属院的用水价格恢复了正常。
卜宪君搬到县供销社家属院的十几年来,对于大家的电费、水费及其他公共事务开支,经常自行进行垫付。有些老住户搬出后,在向外租房等事宜方面需要找人帮忙,还是会首先想到“卜大爷”,卜宪君也开玩笑地表示,自己甘愿做社区居民的一名“服务员”。
西市场街道北大槐树东街社区王青云
75岁年龄有颗“爱折腾”的心
在西市场街道北大槐树东街社区51号铁路大院,退休老党员王青云是家喻户晓的大名人。他成立了平均年龄75岁的51号院老党员先锋队,还带头成立大院居民自治小组,选代表,选楼长,调动居民积极性,管理大院全动员。他整治楼院,修补墙皮,清理垃圾,从楼道到大院,从房顶到花池,大院实现了大变样。家属院的大小事,他样样都管,成为小区里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
创城期间,王青云更是闲不住。他带领先锋队八位老党员一马当先,清乱搭,除临建,扫杂物,他们每天戴着志愿者帽子、挂着志愿者袖标,对大院进行日常维护、清理和监督。他们还琢(着在大院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下功夫,在大院过道旁建起了宣传栏,在楼头的山墙上办起了板报,在院内建起了文化长廊,每个季度更新一期,内容有书法、绘画、有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也有大院里的好人好事,既增加了大院里的文化气息,也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
如今,王青云和他的“老伙伴”们依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每天他们的身影都会出现在社区之中,而这份坚持则出自对小区的热爱。现在,人们再到51号大院,就会发现参天的大树、绿油油的冬青和黄杨编织的绿化带,引来许多鸟儿觅食、歌唱。干净的大院中老人们随着舒缓的音乐跳着健身舞,使这个闹市中的院落显得那么温馨和谐。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王青云用行动对“老有所用、老有所为”作了最形象的诠释。
文昌街道华新社区张齐发
“倔老头”爱的守护
十年前,张齐发从华新社区书记职位上退了下来。孩子们劝他在家享清福。自认为65岁还年轻的他,“偷偷”约着老伙伴报名参加了长清区实验小学设的交通安全志愿岗。为此,老伴儿叫他“倔老头”。
倔老头上岗发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家长们爱一股脑儿往校门口挤。于是他在校门口拉起了自己制作的“止步线”,上面绑着自己用毛笔写的“家长禁行”指示牌。许多家长看到后嫌他多此一举,更有人说:“你干这出力不讨好的事儿干啥?”倔老头的倔劲儿上来了,“你们每天挤成一团,孩子没出校门就散开,能安全?”这时有位家长喊了句,“老人家,对不起!”然后带头排队,一会儿工夫,校门口就排起两条长龙。从那天后,家长们形成了固定排位,孩子们一出校门就能直接找到自己的家长,再也没有出现往日的喧嚣拥挤。
可是,人不服老并不代表不会老,张齐发经常关节痛。看到回家后一直揉腿的张齐发,孩子心疼又生气,“爸,凡事要量力而行,你的价值感能抵过生病时的难受吗?”他本以为老人会反思,结果张齐发的答案是“能”。孩子无奈,也只能叹一句:“倔老头!”
倔老头有时候也不倔,特别是面对孩子的时候。周三下午是实验小学快乐大课堂时间,有一次,一个孩子在学校门口徘徊。倔老头便问,“小朋友怎么了?”孩子边哭边说忘带球拍下午没法上课。倔老头便说,“你先进去,上课前爷爷保证给你送进去。”留下姓名班级后,张齐发赶紧去文具店给孩子买球拍,并送到传达室。
75岁生日时,倔老头收到一张明信片,“张爷爷,小时候放学一看见你就特别踏实。长大后,明白了这是被守护的温暖。祝您生日快乐。2008级二班。”儿子读着手里的信,第一次对父亲的倔强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锦水街道大佛寺社区张渭平
为村民办事勤跑腿
前段时间,在一次巡查中,张渭平发现自己负责的楼栋里下水管道突然漏水不止,导致楼道湿漉漉的,既妨碍美观又影响了居民出行。发现问题后,他马上将情况进行记录并上报。之后,村里立即采取措施对下水管道进行维修,及时解决了漏水问题。
今年76岁的张渭平是平阴县锦水街道大佛寺社区的一名老党员楼长。虽然岁数不小了,身形也很消瘦,但是走起路来依然利索有力,黝黑的面庞上始终带着微笑。从2012年大佛寺村村民搬进整洁的安置楼起,为加强楼道卫生管理,提高小区为民服务水平,该村积极探索“党员联系户”这一服务模式,坚持党员联系楼栋、党员分片包区联系户,并将党员身份上墙公示,居民有任何问题需要解决都可以给这个党员打电话或者当面反映,省去了到村委会跑腿的周折。也是从那时起,张渭平干楼长一干就是6年。
2015年9月,该村通过村改居社区后,更加侧重加强党员的管理和服务,通过量化细化党员工作职责,既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自今年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以来,楼宇党员更着眼于群众需求,主动聆听百姓声音,及时反映民生难题,带头为群众提供了便捷化、常态化的服务,在全街道树立了标杆,打造了榜样,“党员先锋队”这一旗帜在社区高高飘扬。
(策划/张素芬 采写/本报记者张素芬刘阳王宝静张龙邵明红冯经伟 黄佳杰)
新闻推荐
今年整治改造14个老旧小区 摸底调查工作已完成,预计11月底前改造全部完成
本报4月19日讯(记者刘慧)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作是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在今年两会上济阳县已将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列入为民十件实事,并研究批准对14家老旧住宅小区进行整治改造,目前...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