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平(中)在向摄影爱好者传授摄影技艺。
穿着一身朴素休闲装,肩挎一个帆布包,62岁的他“写、摄、唱”,播撒快乐、传递正能量、展现老年人的风采。这就是济阳县垛石镇退休教师刘子平晚年出彩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是参加老人节演讲获奖的稿子,我再修改下投给报社。”刘子平呵呵地笑着说。他从乡村小学教师岗位退休11年,仍保持着多年来的写作爱好,以散文等形式讴歌新时代,不少作品获得了媒体奖项。他的一位同事说:“刘老师一直坚持苦练书法,修身养性。人们找他写字,他不摆架子不拿捏,还笑着递烟倒茶,让人满意而归。他还义务为村里和街坊书写标语、春联。”
刘子平还是一位摄影爱好者。2010年春节,他投入1万多元购置了照相机、打印机,开始自修摄影。他苦读书本,四处求教,顶严寒、冒酷暑实践,潜心研究之下,摄影水平不断提高。几年来,他在拍摄记录乡愁的同时,拍摄了大量艺术照。其中有6幅作品参加了全球华人孝亲摄影、相约文博会·群众文化活动摄影等大赛,均获得奖项。2017年,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夜读》栏目刊发他的照片数量达20幅,他的作品《我为维护国旗而高兴》入围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摄影作品《农家小子》作为济南城市名片被赠送给德国友人。日前,他拍摄的作品又在全国获得大奖。平时,刘子平不厌其烦地义务向摄影爱好者传授技艺,获得众多“粉丝”。
“采访也别太累,我给你唱段戏吧!”刘子平清清嗓子,拉开架势唱起了起来,引来一屋子街坊看他演出,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热烈的掌声。村干部骄傲地介绍,刘子平是远近闻名的艺人。2012年,他觉察垛石迷戏遭遇传承危机,及时组织成立了“骇河之春迷戏剧团”,挖掘整理排练了《回龙传》《小姑贤》《梁祝下山》等5个传统迷戏剧目,走乡串村义务演出,为群众送去欢乐。如今,垛石镇迷戏已被列入济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退休正是追逐梦想的开始,老年出彩并不晚。人老了要有爱心,更要有恒心,有情趣、有乐趣,兴趣广泛、善于展示。”刘子平说,只有这样他才觉得有成就感,才感到晚年生命有意义,他愿意做一名出彩老年人,释放正能量,带给别人快乐,带动大家出彩…… (本报记者 刘晓群 通讯员 冉庆亮)
新闻推荐
公积金新政征求意见结束,公贷最高额度暂不提提公积金还商贷,不再需征信报告
3月7日至13日,《济南市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办法》、《济南市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实施细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9日,记者从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了解到,经对征集意见梳理后,对缴存职工办理还商...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