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6日讯(记者 王宝静通讯员 孟强)9月1日是济阳县各中小学集中开学的日子,许多送孩子到县城就读的家长都忍不住开车到老城转转,“拆了、全拆完了!这是过去的一百货,这是过去的二百货,这里原来是家属院,这里原来是老厂房……”看着一片片被绿色纱网遮盖下的空地,他们啧啧称奇、赞叹不已,回忆着以前的模样,想象着以后的样子。
截至8月31日,济阳县委、县政府“励耘仨月、攻坚百日”,向社会、向群众交出满意答卷,2017年确定的102.74万平方米征收拆迁任务全面告竣。
3978户居民受益
今年济阳县确定的居民棚改旧改计划共涉及老城区、滨河新区3978户居民。对这3978户居民,济阳一方面采取“竞地价、限房价”模式,建设3个集中安置小区。三个小区建筑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建成后可满足10000余户居民安置。目前,三个小区均推进顺利,其中滨河社区一期9栋建筑全部封顶,已完成90%的工程量。
另一方面,对国有土地上的改造项目实行货币化安置方式,居民既可选择纯货币安置,又可选择房源定制加房票安置模式,到指定房源区选择满意住房。今年,济阳国有土地1775户居民全部采取了货币化安置,超额完成省棚改1310套全年计划,其中40%是纯货币,60%是房票安置。
500多名党员干部攻坚
棚改旧改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工程。为扎实推进这项工作,济阳县成立了三大指挥部,县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分任总指挥,11名副县级领导包挂片区,县镇村三个层面,50多个部门单位、30余个工作组、500多名党员干部参与行动。
大兵团作战还要“一盘棋”部署。棚改旧改一开始,济阳县的县级领导就全程参与、全程调度、全程示范。同时,采取领导小组成员分包区块,产权单位包挂拆迁户的工作方式,形成“一条龙”运作模式,从宣传发动、丈量摸底、协议签订,到补偿发放、倒屋腾地都由一套班子、一组人马包干到底。
各级各部门发扬“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保持“5+2”“白+黑”的工作常态,盯靠工作、赶超进度。很多同志连续2个月蹲在一线吃盒饭,24小时待命为群众答疑解惑,连回趟家、睡个囫囵觉都成了奢望。
五大创新实践
“在这么大范围土地上开展这么大的工程,对济阳来说还是第一次。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要的不仅是一鼓作气、决战决胜,而且还要创新实践、完善政策,为全面完成老城9.6平方公里的整体改造趟出一条路子。”济阳县委书记孙斌多次强调。
事实也正是如此,从年初谋划棚改旧改开始,到8月底“万亩拆迁”尘埃落定,这种创新实践就一直贯穿始终。
创新工作推进模式。所有片区做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政策标准、统一时间进度、统一拆迁安置“四个统一”。老城区的五大片区就是统一定了7家拆迁施工队,同时施工,更快地推进了工作进程。
创新预签约模式。在全市率先实施房屋征收预签约模式,通过提前腾空、预签约,拆迁户不但能够多领1个月的临时安置费,还可优先选房,起到以拆促签的带动效应。
创新房票安置模式。选择房票安置的居民,在登记产权人信息领取房票后,可到指定房源区选择住房,拓宽了被征收户多元化选房渠道。
创新房源定制模式。由政府与开发商共同规划设计,定制房源、户型,先由开发商高标准开发建设,再由政府统一回购,既确保了房源质量,遏制了房价无序上涨,又为后续棚改储备了房源。
创新融资模式。打包整合群利、经开等4家公司资产,注册成立资产规模50亿元的济阳国资投资控股集团,对棚改项目进行专业包装策划融资,为棚改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零事故、零纠纷、零上访
“拆迁为了群众,拆迁依靠群众,济阳城市改造基本原则就是‘就高不就低、让利于民\’,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利民惠民。”济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孙战宇明确要求。
为最大程度让利于民,济阳县进一步提高过渡租赁费用,住宅类房屋临时过渡费从每平方米10元提高到13元,非住宅类房屋从每平方米15元提高到18元;大幅提高奖励及补助标准,对指定期限内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并交验空房的,按房屋建筑面积给予搬迁费和提前搬迁奖励费等。
更重要的是,济阳在“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考虑了“极少数人”的利益,对低保户、特困职工等弱势群体进行特殊照顾,加大补助力度,使整个拆迁充满了最人性化的关怀。
利民惠民换来民心所向,今年济阳棚改旧改一举实现了“零事故”“零纠纷”“零上访”,更难得的是,在签约、拆除过程中,群众热情支持、积极配合工作,有的居民看到天气炎热,自发为工作人员送水;有的居民不仅带头签约,还主动协助工作组做工作。
新闻推荐
去年4月份启动以来,济南旅游啄木鸟凭借创新的模式,超前的理念,扎实的工作和富有成效的治理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16年4月下26日,市旅发委和济南日报联合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旅游啄木...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