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营盘遗址
石关儿营的形制
《肃州新志校注》记载:“石关儿营:防遏北虏出入之路”。据当地七十多岁老人曹大夫回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石关儿营还是保存完好的,只是当时已不叫石关儿营了,而是以营内的墩台为名,叫墩院庄子,也不再是军事防御体系,变成了民营。老人为了说清楚当年石关儿营的结构,还特意凭着记忆画了一张草图:
石关儿营呈正方形,坐东向西,除门洞外,其他部分均以黄土夯筑而成,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土城。石关儿营只有一个面向石关峡的大门供人进出,门洞成拱形,用青砖包裹,门板是黑色铁皮包裹炮钉镶嵌,门后有横木栓孔,墙体有巡墙、垛口、射击孔等,除了墙体没有青砖包裹外,其他均与关城墙体相仿,整个营堡的建筑风格中流淌着明代的建筑气息。进入石关儿营,左面为石关儿营的门房,依西北墙角而建;右面是一座硕大的墩台,依靠着西面墙体而建,墩台的北面与营门平行,这座墩台占据了营内约五分之一的地方,墩台顶部还有一间哨房,但没有上下通道,只能通过一条绳梯攀爬上下;经过墩台向前走五米左右就是自南向北蹬石关儿营的马道了,马道也是黄土夯筑的,没有砖块也没有台阶,只有一些坑窝供人踩踏。为此,曹大夫还讲述了几个关于石关儿营的往事:
石关儿营往事
解放前,在黄草营附近的黑山里,聚集着一些马背上的民族,沦为流寇的他们,以抢掠附近居民为生,使得附近居民不敢居住在围墙矮小的独门小院里,只能修筑高大的围墙来作为防御流寇的屏障,穷人没有能力修筑高大的围墙,只能集聚在废弃的营堡内。因此,古代废弃的军营就变成了老百姓栖息的民营,石关儿营就是其中一个。
往事一:有一年春节前夕,我妈让我去给邓家还清油,邓家居住在墩院庄子的门房内,快走到邓家时,听到邓家有吵嚷的声音,再仔细一听才知道是土匪在抢邓家,我吓得赶紧躲了起来,只听邓家屋内传出土匪的吼叫声和邓老汉哀嚎声,“银子放在哪里?”“在墙上的洞里。”屋内一阵乱响,紧接着又传来土匪更加严厉的吼叫声,“哪个洞里?”“半墙上的那个洞里。”只听屋内又一阵乱响,不大一会,土匪走了,我进入邓家一看,屋内一片狼藉,邓老汉被吊在房梁上,腿上缠着浇了清油的白布还在冒烟,老汉已经奄奄一息,赶来看情况的人们,忙把邓老汉送到了卫生院,邓老汉从此就多了一个名字:邓瘸子,他的一条腿被土匪烧坏了。我问:“其他的人上哪去了”?老人说:“就在送邓老汉去卫生院的时候才发现,其他的人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被绑在庄子内的墩台南面,另一部分被绑在营外的牛车上,各有一名土匪看守,看守的土匪在其他土匪撤离的时候喊了几句听不懂的话就跟着一起走了。
往事二:墩台上住着一户李姓人家,是土匪抢不到的地方。有一次土匪发现这家就一个女人,想着一个女人不能把他们怎么样就去抢了,墩台是通过一根绳索攀爬上下的,土匪顺着绳索向上攀爬,女人急得团团转,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土匪马上爬上去的时候,女人从炕洞里铲了一铁锹火红的炕洞灰,顺着正在向上攀爬的土匪的头倒了下去,土匪哀嚎着掉下去,气急败坏的土匪又无计可施,放了几枪后砍断绳索就扬长而去了。从此土匪再没骚扰过墩台上居住的李家。
往事三:在墩院庄子西南角的城墙上,架着一门铜质的老土炮,有一次土匪骑着马,背着枪去抢周家,周家在墩院庄子东面数百米处,有人就想看一下土炮的威力,并吓跑土匪,结果老土炮威力还挺大,一炮打到了红柳湾,土匪听到炮声吓得骑马逃跑了。
往事四:还有一次,也是春节前夕,有人得到消息,土匪当天要抢掠墩院庄子,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和枪管差不多粗细的木棍一头烧黑,土匪来了就把木棍烧黑的一头从射击孔伸出去。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土匪果然来了,人们就照着事先计划好的方案进行,有人喊话:再往前走就开枪了。土匪看到每个射击孔都有枪不敢走近,最前面的两个土匪说,“你看墙上今天哪来这么多枪,要不算了吧,今天看来是要空手而归了”。后土匪骑着马快速离开了,墩院庄子里的居民才算过了个平安年。
石关儿营的消失
现在我们看到的石关儿营遗址处在一个巨大的坑洼内,占地约3000平方米左右。按照常规来说,古代建造营堡都是以高大雄伟为修建理念,这样可以给敌人一种威慑作用,更难以翻越,但是石关儿营遗址确处在一个低洼地。我一直在想:石关儿营周边地势平坦,为什么要把石关儿营选址修建在低洼处呢?这样建造营堡既不符合常理,也不便于士兵把守,反倒是有利于敌方攻打城池。而且,石关儿营遗址所在的深一米多的巨坑棱角分明,明显是人为有意挖走中间的土方。难道它的建筑理念和关城月牙城的建筑理念有一定关系?关城月牙城的建筑理念使关城远看矮小,近看高大雄伟,不可逾越,月牙城也只是迷惑敌人的一种方式。但石关儿营遗址却是真正的矮小,也不可能起到迷惑敌人的效果。听了老人的解说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石关儿营原本的地形与周边是平行的,曾经是黄草营村居民聚集的地方之一,后来,营堡内集聚的住户陆续在其他地方修建了属于自家的庭院,脱离了石关儿营,石关儿营被废弃。1958年国家提倡大炼钢铁,为了满足炼钢所需的水资源,酒钢在泉眼众多,水流量大的大草滩选址修建了“大草滩水库”,并挖埋了一条由大草滩开始,经石关峡内向东,沿石关峡南面山坡穿越火烧滩耕地,经操场湾从戈壁滩通往酒钢的管线,当时,大量的设施设备、建材、工具就存放在石关儿营,工人们为了存取方便,在石关儿营南面墙体偏西处开了一道门,从此石关儿营就多了一道门。工程结束后,施工的东西全部撤走了,石关儿营再次被废弃,这次的废弃给石关儿营带来了第一次破坏。
由于石关儿营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夯筑墙体的泥土已变成了上好的肥料,旧时,人们挖取墙体的泥土当作耕种肥料使用,在墙体被挖到一半时,石关儿营改成了生产队的羊圈,村里每次基肥都去石关儿营内挖取羊粪,并且每次都会挖走一些混合了羊粪的泥土,这样日积月累,就出现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巨坑,使人误认为石关儿营原本就建在低洼地的假象。巨坑只是石关儿营遗址内的部分,石关儿营的墙体部分与周边平齐,目前,还有部分清晰可见。
之后石关儿营再次废弃,这次的废弃给石关儿营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受文革破旧观念的影响,大集体组织农民又开始挖取墙体的泥土做肥料,直到1978年,石关儿营没有了墙体,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假设当年石关儿营没有做生产队的羊圈使用,也就不会有人去挖取营内地面的泥土,而是在墙体消失后直接开荒种地,石关儿营遗址可能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在石关儿营北面墙体外,还遗留有三间泥巴和石头砌成的房屋,房屋依石关儿营墙体而建的,今天还有遗址存在,这三间房屋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建的已经没有人知道,但有了房屋的对照,就可以很容易找到石关儿营遗址北面宽大墙体的底部。营门的位置还留有模糊的痕迹,再加上老大夫画的草图,石关儿营高大雄伟的原貌就展现在了面前。
石关儿营北面边墙由古河道断开,古河道北岸有一座墩台,老人称“新墩”,在今悬臂长城入口向东约十五米处,“新墩”以西与灌溉水渠和古河道之间成三角形的一片地方以“新墩”取名叫“新墩湾”,边墙由“新墩”再向黑山延伸至半山腰,山下还有一座墩台与边墙相连,在今悬壁长城景区内的骆驼雕塑群尾部的长城处,《肃州新志校注》记载:“北头墩:即边墙北墩,距城西八十五里、关北十五里,今名北俺头墩”,由此可以肯定,这座墩台就是北俺头墩。
青砖窑
石关儿营东北角墙体外的黄土崖上,还遗留着三座青砖窑,由于洪水的冲刷,窑体已裸露在外。根据遗迹可以看出,它是在厚达两米多高的黄土层上,向下垂直挖取两米左右深的窑洞,然后在窑洞口的周围用黄土夯筑五十厘米左右高的墙体,包围着窑洞口修建而成。砖窑内还残留有青砖残块。据老人说:“在这三座青砖窑北面偏东约五百米处的黄土崖上,在旧社会平田整地之前,遗留着同样建筑风格的三座青砖窑”。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青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时期得到广泛应用,到了清朝末期,国内引进了红砖的制作方法,由于红砖的制作工艺比青砖的制作工艺简单,而且便于大量生产,所以,很快就取代了青砖。所以本人认为,这些遗留的青砖窑是古代产物。根据暴露在外的窑体边缘,因长时间烧制青砖而形成的厚厚的烧制土层和窑洞口周围因长时间高温变成近似于红砖颜色的墙体可以看出,这几座砖窑曾经烧制过很多次青砖。这些青砖窑是什么时间修建的?烧制的青砖用在了什么地方?
本人考察得知,黄草营及周边的古建筑遗址有:黄草营上、中、下三个营盘、野麻湾堡、嘉峪关关城,还有一些私家屯庄。这些古建筑中,除了嘉峪关关城,其他都为黄土夯筑,最多就是用青砖修砌门墩,而且不是同一时期修建。这六座青砖窑多次烧制出的青砖,不管用在除嘉峪关关城外的任何一座建筑上都用不完,只有嘉峪关关城在乾隆56年(1791年)包砖时用了大量青砖。从肃州运送青砖到关城,来回一百五十里路,由于当时运输能力低下,只能使用人力车或畜力车运输,难以满足关城对青砖的需求,就会选择就近烧制青砖。关城下的嘉峪关村为沙土地,不能烧制砖块。方圆之内,据关城最近,又有大量适合烧制砖块的黏土的地方,只有位于关城西北7.5公里的石关峡口处,也就是这六座青砖窑所在的地方。所以,本人认为,这一带可能还有其他青砖窑,而且,这里的青砖窑很可能就是乾隆56年(1791年)为关城烧制青砖而修建的。
黄草营下营盘
最后,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位于黄草营三组,现黄草营小学西南方向的黄草营下营盘,它和石关儿营相似,是一座土城,也是一座孤城,四周没有与其他建筑物(如边墙)连接,现在已经没有遗迹了,只能凭借着南面的高埂和记忆中西面的高埂来辨别方位了。
根据遗留下来的名称,下营盘应该也是一座军营,它是什么年代谁主持修建的?作用是什么?由于这一带古代时常被少数民族占领,再加上古代的地理位置、路程、名称与今天的大不相同,而且古代编写史料都是以州县为名称计入,像黄草营这样一个小地方,也有可能是一个没有名字的小地方,只会以肃州或嘉峪关带过。至少目前没有相关资料查询,本人根据它的修建位置以及周边的建筑,大致推论出两种军事用途。
其一,管理或确保一方的安宁
在下营盘东面、古河道东侧有一座庙宇遗址,当地人称“大庙”,根据遗址上坍塌的墙体痕迹,还能清晰地辨别出庙宇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大庙分为南北两边,老人说:“南面为财神庙,供奉着财神爷,北面为娘娘庙,供奉着送子娘娘,庙很灵验,就连酒泉的居民都会在庙会的时候来这里上香祈求。旧时,由于抵触封建迷信,被红卫兵破坏,在拆毁神像的时候,还在神像肚子里取出了一颗珠子”。下营盘东北方向约三百米处还有一座小庙遗址为“财神庙”。大庙和小庙均为道教庙宇,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带曾经繁华过,而且很有可能是以汉族人为主的一个村镇,或者是一个可以集聚很多人的地方,也可能是贸易市场。古丝绸之路在嘉峪关段有南、北、中三条路线。南路为:经文殊沟,过天生桥向西行;北路为:由野麻湾向北,经花海农场向西行;中路为:由野麻湾经石关峡向西行,这条路线由于沿途有水有草,所以是古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一条路线。由此可以推断出,丝绸古道很有可能从下营盘附近经过,因为古代远行都是跟着有水的地方走,下营盘与古河道之间约有五百米的距离,所以下营盘很有可能就是朝廷用来管理或确保一方安宁的军营或城堡。
其二,防御作用
黄草营一带以前树木很少,所以视野开阔,在这里建营可以对北面各路的敌人起到早发现和提前阻挡的作用,附近各路烽火台眺望的士兵也可以在这里居住、生活。
根据老人的讲述可以得知,下营盘在废弃后也曾是民营,根据下营盘遗址的地形可以看出,它也曾和石关儿营一样,曾经是生产队的羊圈,同样因为农民基肥把地面的泥土同羊粪一起当作肥料运走,因为下营盘遗址也在一个坑洼里。
关于它的修建年代,目前也没有找到相关史料,本人通过以上推论再次推论,不合适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首先,嘉峪关建关以后,大批的商旅都从嘉峪关入关,如果从丝绸古道的石关峡一带入关,由于绕行的路程比较远,所以只有一部分,时间宽裕或行动较缓慢或游山玩水的人群通过,而且这条路线还有石关儿营把守,所以,在嘉峪关建关以后修建黄草营下营盘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说黄草营下营盘是建关以后修建的,只能说明这一带当时非常繁华或流寇很多,扰乱了地方安宁。据相关资料显示,嘉峪关建关以后,繁华地段应该是位于嘉峪关村的牌坊梁一带和肃州城一带,所以,这里建关以后非常繁华一说不成立。只有流寇很多,扰乱了地方安宁相对能说得通,因黄草营西面有黑山的存在,想要剿灭这里的流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前面说过,黄草营一带在旧时还有流寇出没。但前提条件是这一带当时有很多人居住,根据黄草营周边遗留的明代以后的墓葬来看,这一带在明代以后应该不会有太多人居住。
本人觉得,黄草营下营盘应该修建于丝绸之路繁华时期的汉唐时期,因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历代王朝通过实施移民、屯垦等措施,加强河西经济,丝绸之路沿线经济的发展不单是丝绸之路贸易繁荣的重要依托,更重要的在于其关系到当地军政人员的供给及沿线社会的稳定,所以,汉唐时期历代封建王朝均采取了多种措施力图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根据相关人员的研究可以知道:一、古代由于运输落后,商队只能选择有水有草的地方远行;二、石关峡是嘉峪关段的中路线,也是丝路贸易中最理想的路线;三、古丝绸之路中路的路线是经石关峡至野麻湾再到酒泉。从石关峡至野麻湾,根据方位和河道的方向来看,应该是沿着河道穿过黄草营和断山口村,行至断山口峡谷南侧,再向东到达野麻湾,因为在断山口墩东南方向的山坡下,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根据道路上的车辙痕迹,疑为古道。下营盘也可能是魏晋时期遗留下来的,因为,在黄草营及断山口周边有很多魏晋时期的墓葬,墓葬的走向与古河道的走向相同。
根据以上论点,本人觉得可以解释为:在丝绸之路繁华的汉唐时期或魏晋时期,政府通过实施移民、屯垦等措施,加强河西经济,黄草营一带作为边防重地,又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而且水资源丰富,必定也实施了移民、屯垦等措施,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地方安宁,修建“黄草营下营盘”合情合理。
以上推论是本人通过阅读,并结合当地目前的地理状况和七十多岁老人曹大夫和曹老队长的口述得出的结论,如有不同意见,请大家多指教。(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万先)春天来临,处处草木泛青,花朵飘香,城市重新换上了亮丽的面容。行走在道路两旁,穿梭在城市繁华之中,发现横贯嘉...
嘉峪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峪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