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嘉峪关 > 嘉峪关新闻 > 正文

文化溢芬芳 幸福滋味浓 嘉峪关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纪实

来源:嘉峪关日报 2018-12-06 11:4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朱玲

遥望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聆听战火纷飞的沧桑岁月。作为“甘肃省推进戏剧大省建设优秀剧目”的大型四幕秦腔《北漠尘清》,诗意地再现了嘉峪关的历史作为,找到了长城最深邃的记忆——嘉峪关,以一张城市文化新名片再次闪亮众人眼球。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嘉峪关市一手厚植文化底蕴,一手发展文化产业,立下了城市发展与文明传承深度融合的文化强市目标。

文化的“种子”,扎根在雄关大地

冬日的午后,在东湖锻炼完身体的张大爷,习惯性地来到这里的自助图书馆翻翻感兴趣的书籍。“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太大了。以前那些日子,仿佛就在昨天。”张大爷感叹道。

曾几何时,文化设施短缺、文化生活贫乏,相当多的市民一年到头读不到几本书、看不上几场电影。人们渴望文化知识,增长眼界;人们期盼文化娱乐,丰富生活。如今,唾手可得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在嘉峪关市遍地开花。

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近年来,嘉峪关市在城市,已建成文化馆、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美术馆;全市21个社区均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满足市民就近、便利、快捷的借阅需求,在东湖景区、雄关广场、联通广场、昌盛社区、酒钢体育馆、市图书馆广场等6处分别建成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弦歌处处,城乡共飨。

为了改变农村文化事业的薄弱局面,近年来,嘉峪关市在三镇建成综合文化站,并全部配套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音响及办公等设备;在17个行政村建成文化活动室;为20个农家书屋配备了图书和图书借阅设备,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家书屋和“乡村舞台”建设行政村全覆盖。同时,在5个行政村建成了农村文化大院,并配备了舞台演出灯光、音响、观众座椅等基本设施,为农民群众搭建了公共文化活动平台。(转三版)

新闻推荐

《丝路讲堂》邀知名学者讲述复兴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本报讯(记者米开石)11月27日,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邀请知名学者、作家徐兆寿做客《丝路讲堂》,以“重建精神家园——复兴...

嘉峪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峪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溢芬芳 幸福滋味浓 嘉峪关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纪实)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