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亮
市委提出,“要大力发展农家旅馆和星级农家乐,探索整村整组发展旅游的模式,引导农村居民吃旅游饭、打旅游牌、走旅游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为让乡村旅游的“旺火”越烧越盛,镜铁区文殊镇依托农村地处近郊、交通便利、资源富集等优势,谋思“旅游妙门”、完善“旅游要素”、广聚“旅游人气”。
文化游:玩出乡村的“农耕味”
“如果把有农耕韵味的农家乐比作文化产品的话,经营这家店面的主人就是这套文化产品的‘魂\’”。文殊镇双泉度假村天然居农家乐总经理张小军这样讲述自己的“经营秘方”。
张小军的“经营秘方”其实就是做好两道菜,一道名曰“文化菜品”,一道名曰“菜品文化”。“文化菜品”是农家乐的“魂”,讲究的是菜品的出处、来历、加工、口味以及食客的诉求等菜品精神方面的质素;“菜品文化”是农家乐的“形”,讲究的是菜品的器皿、摆设、上桌、装饰等形态方面的质素。
“农家乐的开办不需要一炮走红,需要的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让游客真正体味到乡村原汁原味的‘土气\’,让乡村原有的农耕气息直扑游客的神经,让游客在玩耍之中寻找到城市没有的气味。” 张小军说。
这两年,文殊镇为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户和企业抢抓嘉峪关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发展和培育乡贤组织,实施乡村旅游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乡村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截至目前,文殊镇全镇已建成省级休闲农庄2家,农家乐、农家旅馆75家,完成市级星级评定12家、区级星级评定21家,以文化引领助推乡村旅游不断上档次、上水平。
采摘游: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按照“辐射全域、做强河口、打造一条街、培育插花户”的思路,文殊镇规划建设四个片区近2000亩乡村旅游产业群,以“旅游+现代农业”的方式,让特色品牌农业产品与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相融合,富了一方百姓。
作为一名文艺爱好者,市民王彦文除了爱文艺,对“采摘游”也颇有一番情趣。“文殊镇的农家果蔬一熟,他就会骑上摩托车,拉上我,让我陪他四处‘踅摸\’。”文殊镇工作人员张娟说。
与王彦文单纯的“采摘游”不同的是,市民姜丽娜“采摘游”更是别趣横生。每次到文殊镇玩儿,他都要先到省级休闲农庄亚龙湾来一次烧烤,然后到恒翔农业示范园来一次采摘,再到天然居农家乐搓一顿,一条龙的“设计体验”之后,姜丽娜总会有种意犹未尽之感。
在快节奏的生活步伐下,像姜丽娜这样的游客举不胜举。近年来,为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文殊镇引导乡村旅游经营户不断走向专业化的发展路子,在吃、住、洗涤、运输等方面,由专业化公司或农户来做,逐步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最大限度把农村居民吸引到旅游大发展的链条上,促进全域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
休闲游:感悟农家的别样滋味
在文殊镇镇政府上班的张娟2017年7月碰到了一个来自江西的旅游团,旅游团的成员全是头发花白的大爷大妈。张娟很好奇,就与这些大爷大妈聊了起来,令张娟没想到的是,这个团的人把酒店全都订到了亚龙湾。
在张娟看来,对于上岁数的游客来说,城里的宾馆和酒店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可这些人说住了一辈子的城,出外旅游,就想感受一下田园的风光。”张娟告诉记者说。
与旅游团的想法一样,作为一家物流公司的董事长,葛建军平日闲暇之时,总爱到老同学赵玉生的兴盛餐乐园转一转,忙里偷个闲,玩把扑克牌,吃点农家菜,到田里转一转。正如葛建军所说:“到乡下一逛,郁闷之困即刻便散,爽!”
为把文殊镇打造成乡村旅游的首选方式和旅游目的地,文殊镇积极探索“互联网+旅游”模式,加强与各大旅游电商平台合作,加大特色农家乐和观光休闲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各种乡村旅游展示会,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辐射面。
今年5月18日,文殊镇首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开幕让文殊镇赚了个盆满钵满。据统计,三天时间,乡村旅游收入额即达到150万元。“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建设文化旅游大市、打造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休闲消费型城市\’的发展机遇,积极主动对接、做好配套服务,文殊镇的乡村旅游业一定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镜铁区区委书记焦多宏说。
新闻推荐
巩玉权、乔庆英于2010年1月4日取得“嘉国用(2010)第3505-1-6号”国有土地使用证,2009年12月10日取得“嘉房权证市字第004143...
嘉峪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峪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