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玲)日前,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近年来,嘉峪关市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过程中,在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全环节大力实施“互联网+”监管创新,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
在食品生产推行“透明车间2.0”版。通过服务外包方式与第三方运营公司签订“透明车间”业务合作协议,打造“透明车间2.0”版。全市食品生产企业从原料购进到成品出厂全过程的视频信息都可以通过扫描专用二维码,在手机或移动执法终端设备下载客户端,选择点击任意一家食品生产企业、任意一个生产环节的视频,倒逼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质量过程管控。
全面建设“阳光仓储”,仓储过程管控阳光透明。针对食品配送批发企业存在私设库房、擅自分装、偷换包装、更改批号效期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全市食品库房进行大规模集中清理改造,加装摄像头,通过“互联网”技术与质量管理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将食品储存管理、配送运输操作过程置于“阳光下”运行,便于对日常工作中的违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监督整改。
在餐饮服务环节打造“升级版明厨亮灶”。在2016年底,嘉峪关市100%完成“可视厨房”“透明厨房”“开放式厨房”标准版“明厨亮灶”的基础上,运用市场的办法,引入社会资本和第三方技术,将“互联网+食品安全”全面植入“明厨亮灶”工程,实施以“机器换人”“机器助人”智慧化监管新模式,建成升级版“明厨亮灶”为核心的集监管、监督、信息公示、企业展示的信息化平台——“智慧食安监管系统”,实现了食品安全信息(证照、人员健康状况、原料采购、食品添加剂、餐厨废弃物、公众评价、法规宣传、后厨操作、菜品及厨师信息、量化分级及监督检查结果)“十公开”并可查询。
建立统一追溯平台,食品质量安全全链条追溯。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商场超市、批发市场、中型以上餐饮单位及学校食堂100%加入和应用“甘肃省食品安全电子追溯平台”,其他经营者100%落实进货查验义务和索取“电子一票通”。无“电子一票通”的食品不得进入商场超市、餐饮单位;对从外省进货没有“电子一票通”的必须索取有效的“五证”,并建立进货台账。全省一张电子网,食品检验报告等质量信息共享,监管部门应用平台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开展网上巡查,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对问题食品和违法违规商户及时锁定。
新闻推荐
为巩固嘉峪关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今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嘉峪关销售分公司通过开展系列文明服务活动...
嘉峪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峪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