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一版)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答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为解决污染问题,嘉峪关市持续不断加大督查力度,强化环境污染治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的决策部署,对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移交的27个信访问题进行“回头看”,重点整改任务全部完成。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实施投资3.78亿元的工业废气污染治理项目,建成区内燃煤小锅炉实现“清零”,严控煤炭、扬尘、餐饮油烟、车辆尾气等污染。
1月4日,嘉峪关市迎来2018年的第一场雪,雪后的雄关天空湛蓝,空气格外清新凉爽,又是一个“嘉峪关蓝”。摄影爱好者毛富忙背着相机到关城景区拍照。
湛蓝的天空,写意的白云,绚烂的晚霞……毛富经常在朋友圈晒出他拍的“嘉峪关蓝”。这样的美景,如今与市民常相伴。印证市民感觉的,还有喜人的环保成绩单:去年全年嘉峪关市空气优良天数310天,空气质量优良比例达84.9%。
坚持绿色发展方式
“湖光山色,戈壁明珠”,这是嘉峪关享誉中外的招牌。在嘉峪关人的眼中,生态兴与城市兴、生态美与城市美从来都是一对“孪生姐妹”,须臾不可分离。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嘉峪关市将“绿色发展”融于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之中,坚持把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建设的着力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能型工业、节水型农业,以多元化发展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根基,以产业补链强链为抓手,整合优势资源、组建战略联盟、延链条补短板、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绿色钢铁产业发展新模式,实施了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项目、新型金属复合材料建设项目等一批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环境问题决不能有侥幸心理,一旦没有严格的评估,就会功亏一篑。”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2017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嘉峪关市强化项目节能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有效防范了环境风险。
同时,为了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嘉峪关市还实施禁塑令,进一步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保护体系。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早已超越环境保护本身,成为一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的系统性变革。这种革命,将在嘉峪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得到彰显,美丽雄关将坚决守住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让嘉峪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更美。
新闻推荐
为群众撑起一片艳阳天 ——2017年嘉峪关市多措并举做好就业创业工作
本报记者杨亮通讯员王玉梅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民心定。2017年以来,嘉峪关市深入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积极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
嘉峪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峪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