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亮
“3月5日下午我在嘉峪关市第一中学作报告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都听得非常认真,没有一个交头接耳的,这或许就是嘉峪关市能够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个潜在精神之源吧。”3月6日,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学生展世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展世荣说,3月5日下午,报告会结束后,老师、学生们纷纷围拢过来,要他给大家签名留念,他非常感动。他认为,大家让他签名不单单是为了沾一沾“雷锋精神”的荣光,更深一层的意思在于表达那份对雷锋、对“雷锋精神”的崇敬之情。从嘉峪关老师和学生对“雷锋精神”的景仰之中,他看到了嘉峪关文明的朝气、嘉峪关年轻的心态、嘉峪关腾飞的未来。
“两天来,在嘉峪关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我参观了好多地方,每到一处,我都会被大家的志愿精神所感动,在嘉峪关街头的显示屏上、在小区门口的宣传展示牌上,‘雷锋精神\’的形象、志愿者的标志处处可见。”展世荣说,年轻的嘉峪关已经把弘扬志愿者精神做到了极致,已形成了常态化,来到这里犹如回到了辽宁抚顺雷锋的第二故乡一般,一切都历历在目,一切都恍如雷锋同志就在眼前一样。
“在辽宁抚顺,我也是一名学雷锋志愿者,每年我都会不定时地主动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看到嘉峪关蔚然成风的学雷锋志愿场景,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欣慰。”展世荣说,学雷锋不是一阵风,而是一辈子,参观嘉峪关,学习嘉峪关,和嘉峪关的市民朋友一起交流学习,收获了很多,也颇有感触。他欢迎嘉峪关的朋友到辽宁抚顺来,大家结对子学雷锋,传承“雷锋精神”,让祖国处处盛开雷锋之花。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亮)日前,记者从相关会议获悉,去年嘉峪关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47.95%,位列全省第二个梯队;全社会研发经费(R&D)支出为10.67亿元,占GDP比重为6.96%,位列全省第一。全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
嘉峪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峪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