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嘉峪关 > 嘉峪关新闻 > 正文

我为诸君留息壤 谈陈通《纵览云飞》的文化价值

来源:玉林日报 2018-02-05 14:42   https://www.yybnet.net/

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纵览云飞》,是《湛江晚报》总编辑陈通的新作。这部书披露了陈通钟情于探究中华文化魅力之心迹。他在《文化的魅力——代自序》中说:“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的基因就是一个民族的基因。”他要把全部的心血,用于“设法破译其基因密码”,以“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在这篇序文结尾处,他说:“文化的星火不息,我们就有无限的未来。”这乃赤子心声。我心中感佩之情油然而生,我觉得,他是在完成一个使命:我为诸君留息壤——深耕细作,为后人后世留一抷可以生长的文化土壤。这应该是他诗文作品的重要价值吧。

民族文化之浩歌,洒落一地

文集里的作品,是以“弦外关河,海雨天风入浩歌”为其底色的。

这“浩歌”里,有对华夏文化奇观称雄天下的咏叹。如:在《印山,中国篆刻艺术的宝库》里,娓娓道来的是湖南常宁印山的古印篆刻艺术的奇特及历史文化底蕴,慨叹它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印篆艺术的宝库”,富有“民族性”“世界性”;《千年稻花香》里,细写湖南耒阳农耕文化博物馆里清晰的历史记忆——炎帝、神农乃天下农耕文化之始祖:“湖南已出土一些完全碳化的稻谷,据专家考证接近一万年”;等等。文集里的这一类作品,可以时时刷新子孙后代的文化记忆,激起国人的文化自信。

还有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之浩然正气的歌吟。如:《雾锁井冈亦雄奇》中写井冈山的雄奇、革命圣地的光辉历史和革命者的浩然正气,“闻当年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缅怀峥嵘岁月中,在黄洋界哨口矗立起的丰碑。又如《草堂春晖》中写湖湘文化之内核:“心忧天下;敢为天下先……突出的爱国主义传统,充满血性的强悍的行为特征”;引一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可令强虏胆裂。再如《郁孤台下章水长》,辛弃疾被郁孤台扯断愁肠,在国家山河破碎民族乱离之时,泪流成河;当陈通再登郁孤台,再吟辛弃疾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他的视野也挣脱了莽莽群山的遮蔽,远瞻历史洪流的方向,感慨万千,引发多重审美共鸣;文中那一句:“晚风劲吹,江山不语。此刻,我胸中也郁结着一股怆烈之气。兴耶?废耶?悲耶?喜耶?古往今来,有谁听懂了他们的诉说?”令人欲罢不能。其他如《西北诗草》(组诗6首)所塑造的:“从古战场奔来”“咴咴嘶鸣”“蹄间果然还拽着一股风”的铜奔马,“把一千多年的社会砍得鲜血淋漓”的青铜剑,依稀还见“雄图霸业”、还闻“鼓角余韵”的嘉峪关等诸多意象,都因诗人内心的豪迈激情与信念而腾挪跌宕,穿越千古,抵达人心。歌往事,吟当下,雍容淡定里,一股英雄气。还有《梦回故土》篇什中写祖母、母亲等身上所散发出的一种高贵的人性正能量。集子里的这种思想是我们传统文化里最可珍惜的瑰宝,陈通把它深植于生活的土壤,培植出感人的故事和生动的意象。

梦飞三楚,大地上有晴川树

用“梦飞三楚”可指家园之思。借用苦苦眷恋三楚之地的楚大夫屈原缠绵悱恻之情致,可更好地理解陈通作品里的故土家园之思。晴川树,是大地上的望乡树。唐人崔颢《黄鹤楼》里说,仙人已去,黄鹤渺渺,在汉阳城楼看平原上清晰可见的树木,隔断了乡关,隔不断乡愁。细读陈通集子里的思乡之作,以此标题来归纳,大致是可以的。一辑“梦回故土”,写出了多少思乡之情。

在《雷州话,在我的脉管里流淌》里,陈通深情地写他对这种母语的眷恋:“雷语的启蒙来自父辈的教诲,来自于儿时伙伴的骂架,来自于榕树下的民间故事,来自于山坡上牧牛老汉的雷歌,来自于逢年过节热闹的社戏”,“丢掉”这个“母语”,“是比失去故土更为可怕的事情”。《永远的山稔树》写祖母林氏,写千千万万坚守在红土地上的女人:“故乡的山稔树丛株矮小,叶子小小,花色淡淡,不张扬不喧哗不争春。但是她从不嫌弃山岭的贫瘠,耐旱耐碱,默默地厮守着这方水土……每当我看见山稔树,都会想起雷州半岛的女人。”他要褒扬家园里母性的伟大,她们是一群“包涵受难、宽恕和对于自身毁灭的情愿”(严歌苓语)。杨朔等老一辈散文家写托物言志、借物怀人的散文时,总要到结尾处才点题,深化主题。可陈通写这类散文时,却要漫天写来,把思乡怀人之情笼罩全篇,使读者一直被作者的情感大水泡浸着,要跟着他唏嘘、流泪,慨叹历史的残忍、时代的哀痛。当读到:作者与祖母上山摘山稔卖筹学费,两人顶风冒雨,劳碌了两天两夜,归途中还在雨夜里跋涉30公里,又要接力赛般马不停蹄地走村串巷去叫卖,最后得了7元钱。面对这种艰难求生之痛苦而真实的体验,谁能不哭!苦难不止这一件,还有祖母要被祖父休掉时,大伯夭折时,一生辛劳等。可是,对于艰难、辛苦的经历,祖母不但照单全收,还徒然生出一种潇洒与豪情,培育出一种悲天悯人、宽宥世界的高风亮节来。

其他的如《春天种豆记》《坚硬的碎片》《轮椅》《名字的故事》《单车》《陪读》等,都是写对故土家园的思念。陈通将生命之根锲入怀旧的土壤,真实地怀想。离开或者不曾离开,他总要在执拗地寻找那一片“山稔树”,还有远去的“名字的故事”“单车”以及流走的“陪读”岁月,这样他就可以与乡音乡情、逝去的岁月遥遥相望,遥遥地相依为命就有了实质意义,心灵就得到了安慰。

一支大笔,扎根真实生活,又翻动文化土壤深处

这部文集很突出的一个艺术特征是写实。所有的事件,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以及人物与景象等,皆为作者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散文中的写实毋庸累述。他的诗歌也呈现生活的真实。如《南方小城》(组诗10首),每一首都是湛江这个南方小城的真实抒写,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最喜欢那首《小路》。别看它只是一条“在林子深处”“摇曳着”“斑斓的光”的“小路”,却真实地写出了那个特定时代人们的憧憬和喜悦。稍微年长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条非凡的“小路”,它摆脱了“在林子深处”那个时代(人民公社、大锅饭)的悲催,带着“斑斓的光”“欢快”地奔向一个新时代——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时代。所以,一朝见着了这条光芒四射的“小路”,早早下田的“姑娘”是那么轻快愉悦,“山羊”“蹦跳”,“笛声悠扬”,“鲜花”“迎风飘舞”,“蝉儿”“歌吟不住”,晚归的“牧童”踩着“绿色的乐谱”,成了“小路”上“跳荡的音符”。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写实。陈通要写印象中的生活——一种没有经过某种观念整理的现实。这是对当下中国部分散文作品缺少真诚、空洞无物、发着“高烧”说着“胡话”的一个有力反拨。

文集另一突出特征是重考据。为了让其诗文作品更具写实的魅力,他很认真地用自己手中的大笔,以考据的方法,翻动中国历史文化土壤深处。譬如:《印山,中国篆刻艺术的宝库》一文,关于中国历代帝王的印章及其印篆艺术故事、历史渊源的考证与追溯;《雾锁井冈亦雄奇》中对井冈山革命史的稽查;《雷州话,在我的脉管里流淌》里,关于雷州话的前世今生,也一一查找道来;等等。可以说,在整部文集里,有考据色彩的篇章俯拾皆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通诗文在重考据时,也重视思想的阐述,是既究礼乐之源,亦标生命之旨,他的作品中考据与思想之间水乳交融。

新闻推荐

喜迎新春 共祝美好 ——嘉峪关市2018年春晚演出侧记

杨亮裴晓敏2月1晚,对嘉峪关来说,这是一个热情洋溢、璀璨辉煌的欢乐之夜,这是一个雄关人共度的祥和之夜,这是一个天地人和中迎祥纳福的喜庆之夜。从晚会开始,现场的每一个观众都激情饱满,脸上始终洋溢着...

嘉峪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峪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为诸君留息壤 谈陈通《纵览云飞》的文化价值)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