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嘉峪关 > 嘉峪关新闻 > 正文

完善水利生态系统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嘉峪关市河湖建设及治理工作综述

来源:嘉峪关日报 2018-01-04 09:4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多进 裴晓敏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嘉峪关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大力推进水利生态建设,在维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弘扬水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走出了一条民生水利、现代水利、生态水利齐头并进的科学发展之路。

水是嘉峪关市发展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建设的基础支撑,河湖建设及治理工作是嘉峪关市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发展全局,惠及民生福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多年来,嘉峪关市坚持“以人为本、以绿为基、以水为脉、以文为魂”的理念,持之以恒地做好“水”和“绿”两篇文章,兴建水库、引水入城、治理河道,营造了天蓝、水秀、城绿、人和的良好环境,赢得了“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美誉。

因地制宜打造城市水景

为了充分利用双泉地下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近年来,嘉峪关市实施建设了龙湖水库工程,并通过引水、植绿,将原来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戈壁滩,改造成细水长流、碧波荡漾、绿树成荫、花草芳香的南湖文化生态园,使城市与水、城市与自然充分融合,因地制宜打造了一处城市美景,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

“龙湖水库湖水清澈透底,水系蜿蜒动人,周边绿树成荫,到这里骑行游玩,真是享受!”每年夏天,像小蔡一样来龙湖水库周边骑行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这里不仅是休闲游玩的好去处,还是城市南区集湖泊、水系、绿化为一体的城市景观。

龙湖水库位于龙王滩遗址保护利用工程之内,占地面积375亩,总库容100万立方米,是IV等小型水库。整体工程由输水管道、水库大坝及水工建筑物三部分组成。

随着讨赖河市区段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及龙王滩遗址保护利用工程的实施完成,南市区己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选择,龙湖水库作为龙王滩遗址保护利用工程占地面积最大的水景观,处于项目区的核心位置。实施建设龙湖水库,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加嘉峪关市城市蓄水总量,缓解南市区生态用水短缺的矛盾,另一方面可以提升龙王滩景区的知名度,对促进南市区开发建设及城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水可以带活一座城市,让整个城市充满灵动与活力。龙湖水库的建设,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到依水库而建的南湖文化生态园感受水的魅力。“一到晚上,就想到水边凉快凉快,到公园的林荫道散散步,让湿润的空气清除掉一天的疲惫。”每到夏天,家住和畅园的吴女士每天一下班,就带着孩子到南湖文化生态园散步,到龙湖水库亲水平台上戏水。

夏天一到,龙湖水库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客,特别是不远万里来到嘉峪关的游客,对这里因为有水而带来的变化感到十分惊讶。“真是不敢想象,这一趟旅行改变了我对西北,特别是对嘉峪关的看法。”来自四川的叶先生说,在自己的印象中,西北是十分干旱的,特别是在戈壁滩上的嘉峪关,应该是十分苍凉的情景。然而,当他真正来到嘉峪关,眼前的一切让他赞不绝口:“没想到这里有好多水,也没想到嘉峪关人下了如此大的功夫,让水改变了一座城市,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印象。”

夏天的龙湖活力四射,冬天的龙湖更是不甘寂寞。近年来,随着嘉峪关市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打造全季旅游成为嘉峪关市旅游业发展的新目标之一。每年冬天,利用龙湖水库结成的厚厚的冰,嘉峪关市开发了冬季旅游项目,补充了嘉峪关市冬季旅游市场,成为市民和游客冬季游玩的冰上乐园。

龙湖水库不仅是休闲游玩的最佳选择,更为嘉峪关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龙湖水库每年都存储着富裕来水,减少了水资源浪费,也可以实现对双泉水库、双泉调蓄水库及讨赖河公园湖3座水库的联合调度,实现对嘉峪关市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为嘉峪关市工农业发展及生态绿化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对促进嘉峪关市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嘉峪关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水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建设有利于调控水资源的公园湖泊,既为城市打造了水景观,又为城市完善了水生态,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集聚和节约了水资源,实现了水利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湖为点建设生态景区

东湖,这个在嘉峪关市城市建设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工湖,于2002年8月经省计委立项,省水利厅批复初设方案,是一座以补充农业灌溉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兼顾美化城市、旅游业开发、招商引资的综合性四等小(一)型水库,水库总库容315万立方米,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水面面积55万平方米,设计引水流量0.8立方米/秒,年调蓄水量748万立方米。工程由3.08公里输水明渠、1公里倒虹吸、水库大坝及水工建筑物四部分组成。工程设计控制灌溉面积4.61万亩,其中农业灌溉面积2.75万亩,北部防护林灌溉面积1.02万亩,南市区城市绿化灌溉面积0.84万亩。

东湖自2002年9月26日开工建设,于2003年9月29日建成蓄水,于2005年7月14日顺利通过验收。东湖的建设,有效地缓解了嘉峪关市城市供水不足和农业灌溉用水不足的矛盾,使嘉峪关市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减少了地下水的超采,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如今,市民出门不到一公里就能看到水。一到晚上,特别是星期天、节假日,水边满满的人。这在以前,想也不敢想啊。”市水务局副局长李杰说。如今的东湖,正如当初设计的初衷一样,在嘉峪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人逐水而居,今人因水而聚。无论春夏秋冬,东湖公园总是热闹非凡。

“东湖离我家近,里面花草树木茂盛,空气新鲜,是我们饭后散步娱乐的好去处,我和老头子每天坚持在东湖健身。”家住紫轩二期的杨阿姨一出小区门就是东湖,这让她平时多了个健身的乐趣。东湖作为一处城市生态景区,对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东湖不仅仅是一个湖泊,还是一处位于市内的生态景区。近年来,随着嘉峪关市旅游业的大幅发展,东湖是众多游客来嘉峪关市必去的地方之一。“早就听说了嘉峪关的东湖,东湖里有明珠气象塔,到塔顶可以俯瞰整个东湖景区甚至可以看到嘉峪关市区,而且东湖里面树木茂盛,空气新鲜,小范围气候比较凉爽,是旅行中放松的好地方。”来自西安的游客陈先生说,嘉峪关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城市,这里随处可见人工打造的湖泊,依湖泊又建设成生态旅游景区,既为游客提供了放松休闲的好地方,又为市民建造了一个城市大花园。

东湖是嘉峪关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也是为了突出“经营城市”理念、改善人居环境、把戈壁荒滩变成绿洲的生态工程。广大建设者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以水库为基,以雪山为背景,以绿地为依托,把水库建设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景区,使嘉峪关市人民既能享受城市文明,又能体会田园绿意,不仅增强了嘉峪关市戈壁明珠的品牌效应,更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整治实现生态和谐

加强河湖整治是修复生态的重要举措。为改善讨赖河嘉峪关市区段生态环境,实现南市区“水清、景美、境亮、廊阔”的建设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高标准、高起点开发建设南市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嘉峪关市自2010年开始,历经3年圆满完成了讨赖河嘉峪关市区段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建设任务。

据有关部门介绍,讨赖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分为四期实施,工程批复概算总投资35647.99万元,批复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橡胶坝11座,跌水堰27级,堆沙坝1座,进口副坝1座,泵站管理房4座,中隔墙4.48公里,调度中心1处,长193米的徽派仿古街1处,亲水平台5处,配套完成堤顶硬化、绿化、亮化5.65公里及河道和新文大桥亮化等建设任务。

项目自2010年4月开工建设,至2012年11月建成投运,共建成橡胶坝11座、跌水27级、泵站4座、堆沙坝1座,进口副坝1座,泵站管理房4座,中隔墙5.42km,徽派仿古街1处,亲水平台5处,堤顶硬化、坝坡绿化、亮化5.65km,同时完成中隔墙冷雾系统安装0.93公里。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2314.64万元。

该工程的建设,将原先单一的河道变为生态景观,实现了河道的综合效应。甘肃省水利厅讨赖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齐桂花指出,实施讨赖河城区段综合治理,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根本,工程增加了人和自然的亲和性,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增加了市民“亲水”的便利条件,使居民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嘉峪关市把讨赖河流域治理作为涵养生态之要,将水利建设工程与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把过去单一修建防洪工程来用以防灾减灾的模式,转变为以保护水环境、突出水文化、促进人水和谐的多目标的生态水利综合治理,实施了建市以来最大规模的讨赖河流域治理工程,清洪分治、蓄水造景,促进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融合发展,提高了城市品位、带动了城市增值。

讨赖河嘉峪关市区段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不仅增加了嘉峪关市南市区水利景观工程,而且盘活了南市区的发展,使南市区荒芜的河滩变成一片人工湖泊和绿地,改变了嘉峪关市河道干涸、无观赏水面的状况,极大地提升了嘉峪关市的城市品位,同时使南市区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对于拉大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带动沿河两岸及周边区域的土地开发,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基础支撑作用。如今,讨赖河上大型喷泉随音乐变化多端,沿讨赖河两岸,仿古商业街人流如织、灯火通明,夜光楼巍峨屹立、绚烂多彩,观礼古镇正在加快建设步伐,将以崭新的姿态繁荣一岸宝地……

在祁连雪山的映衬下,嘉峪关市南市区观景楼阁、音乐喷泉、文化古街壮丽铺排,重现了明清时“杨柳滩头渔下钩,芙蓉花外客登楼”的盛景。独特的水利风景区,使南市区成为了嘉峪关市最有活力、最具魅力的生态观光胜地。夜幕下的讨赖河水文化生态景区内,人流如织、华灯溢彩、喷泉飞旋,一支支欢歌正随着水雾冉冉升起,滋润着整座城市,改变着这个城市的生活环境。

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建设和谐美丽的家园,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离不开水的滋润。嘉峪关市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美丽家园,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此,治水、保水、护水的工作将永不停止,代代传承,水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将永不停歇,生生不息,让嘉峪关的水常有常新,常流常净,让美丽嘉峪关的画面,永远定格在碧蓝明净的河湖、绿意盎然的水畔,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为嘉峪关市实现“两个率先”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李多进摄)

新闻推荐

欢乐迎新年

①②④③①2017年12月29日,市民族幼儿园联合“掌通家园”志愿分队一同举办了“迎新年亲子联欢会”,共同迎接2018年的到来。本报记者李巍雷昉谕摄影报道②2017年12月27日,镜铁区和诚社区组织辖区空巢...

嘉峪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峪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完善水利生态系统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嘉峪关市河湖建设及治理工作综述)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