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莹莹 通讯员纪永德)12月19日上午,省律师协会举办纪念律师制度恢复40周年暨安徽律师从业30周年纪念座谈会,为执业年限满30年的律师颁发纪念章。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段段宝贵的视频,勾起了老律师们的回忆,他们动情讲述了那些年的奋斗历程,勾勒出了安徽律师队伍的发展脉络。
律师制度的恢复是伴随着改革而催生的。1979年12月,省委、省革委会决定成立安徽省司法局,各地开始筹建法律顾问处。至1980年底,全省建立法律顾问处20个,配备律师和律师工作者122人,安徽省律师事业正式进入重建期。
不过,当时人们对律师履行刑事辩护职责颇有微词,认为是“替坏人说话”、与公检法机关“唱对台戏”。1982年8月13日,屯溪律师舒征翔在黟县为被告人出庭辩护时,被当地人评价为“长了资产阶级的志气,灭了无产阶级的威风”。合肥律师李益如对此也是感同身受,她于1981年进入律师行业。她回忆起当年在代理一起刑事案件时,根据事实和法律依据,她准备为当事人做无罪辩护,但心情非常忐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令她欣慰的是,经过据理力争,最后法院判决采纳了她的代理意见。
起步虽然不是一帆风顺,并没有挡住安徽律师锐意进取的步伐。1983年,安徽省第一个不占行政编制、自负盈亏的律师事务所——歙县律师事务所诞生了,这种打破“大锅饭”的崭新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律师的积极性,很快在市场竞争中展现出勃勃生机。1993年,李益如律师带头建立全省第一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合肥侨务律师事务所”;1994年,全国首家由律师个人创办的律师事务所——雷延平律师事务所成立,引起强烈反响。2000年,安徽省启动国资律师事务所脱钩改制工作。至此,律师已完全脱去了“行政外衣”。
敢为人先的勇气融入了安徽律师的血脉基因。党的十九大以来,安徽省在全国省级律协层面第一个发布律师行业年度发展报告,第一个出台律师为全面深化改革和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服务的指导意见,第一个制定推进律师执业专业化分工的指导性文件……在律师制度改革的道路上,安徽省始终阔步前行。
经过40年发展, 2019年8月底,到 安徽省律师事务所增至855家,律师人数达到13493名。广大律师积极做好各类案件辩护代理工作。刑事辩护案件从起初每年2000件左右,到现在每年4万余件次;民事代理从起初每年200件左右,到现在每年20万余件。律师队伍从改革开放之初不为群众所知,到今天群众已经习惯了遇事找律师,群众对律师职业的认知度、认可度不断提升。“当年我们也是风华正茂,现在是华发满头了。我们走过了风风雨雨,我觉得仍然要坚守的是一份初心,我们是‘人民律师’,是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年逾六旬的马鞍山律师丛文华曾经做过律师管理工作,后来投身律师行业,直到如今,依然在坚持执业。安庆律师徐光明也常常勉励青年律师,做律师不能仅仅为了谋生,更是一份神圣的事业,合格的律师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志于推进民主法治进程。
40年栉风沐雨,安徽律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改革的浪潮中发挥着服务经济发展、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凝聚起磅礴的法治力量。
新闻推荐
日前,公安部命名100个派出所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逍遥津派出所、黄山市黟县公安局宏村派出所、宿州市公安局三里派出所上榜 做新时代“
“合力警务”激发新动能拖延近1年的劳资纠纷,10天内调解完毕。当事人张某郑重地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后,激动地对民警和联调...
黟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