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石今天的游览计划是西递村和宏村。这两个村庄是皖南最具代表性的徽派建筑村落。西递:驿站建成的村庄西递是黄山市黟县东南部西递镇的一个村庄。西递始建于公元11世纪的宋朝的元祐(宋哲宗)年间,由于河水向西流经这个村庄,原来称为“西川”。因在村西古有驿站,称“铺递所”,故而得名“西递”。
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西递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胡氏聚居村落。胡家从1465年起开始经商,成功后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在17世纪中叶,胡家中有人从经商转向官场,由此使村庄得到快速发展。18世纪到19世纪,西递繁荣达到顶峰,当时村里有大约600家民居。
西递村中一条主道贯穿东西,与其平行的两条街道一起穿过很多窄巷,构成东向为主、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村中街巷大多沿溪岸铺设青石,在敬爱堂、追慕堂、胡文光刺史牌坊等大型建筑前设有广场。古民居整体上保留明、清徽派民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主要包括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大多数民居都对公众开放。
我们看到的传统民居,一般为三开间、内向的方形或长方形,其平面虽方整却不呆板,紧凑而不显局促,经过精心组合的空间格局统一而又变化灵活,平面布局对称,中间厅堂,两侧厢房,楼梯在厅堂前后或在左右两侧,入口形成一处内天井,作为采光通风之用。在此基础上建筑组合自由,形成有二进、三进、四合多种形式的住宅。各具特色的大门,多用青石做框,镶嵌门罩,砖石雕刻,以花鸟虫鱼或历史场景为题,内含吉祥寓意。
西递民居庭院大都置于前庭,也有的庭院置于楼两侧或房后。庭院设置灵活,小巧玲珑,布局紧凑。巧妙运用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巧与因借,充满诗情画意。民居院落利用漏窗、门洞、隔扇、建筑、花木等划分、组合空间,创造出通透疏朗,层次错迭、隐约迷离的效果,表达多重的意境,引发人们思古之幽情。
我们眼中的西递,仿佛一颗被仙人遗落在尘世间的明珠,亘古淳朴、不染风尘,行走在其间,每一眼、每一步都是最真的景。穿梭在各种颇具历史气息的徽派古典建筑中,有一种“浮生偷得半日闲”的感觉。宏村:中国最“牛”的村庄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11公里处的黄山脚下,是一座保存大量明清时期历史建筑的古村落,最为奇特的是这里以“水系”构建成中国唯一的“牛”形布局村庄。该村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最初叫作弘村,是汪氏家族的聚居地。明永乐年间,汪氏族长邀请风水先生重新布局村庄建筑,并引水入村。清代中期,村中再次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并为避讳乾隆帝“弘历”之名,而更名为“宏村”。村内现在依然留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明代建筑1幢,清代建筑102幢,民国时期建筑34幢,大都保存完好。
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各类建筑都雕饰华美,木雕、砖雕和石雕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如承志堂精雕细刻、美轮美奂;南湖书院的亭台楼阁别具一格、环境优雅;敬修堂、树人堂以及祠堂、牌坊等等都蕴含着深邃的徽文化底蕴。宏村建筑“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
宏村整体如“牛”形,山为牛头,树为牛角,屋为牛身,九曲十弯的人工水渠为牛肠,村中央的池塘是牛胃,村南的人工湖是牛肚,村边四座木桥是牛脚。牛形村落的形成,既利用了山形、水流等自然环境,也充分发挥了巧夺天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功地实现了人与大自然的紧密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我们到达月沼,导游介绍说,这就是宏村的“牛胃”。月沼是依托一泓天然泉水建成的,常年活水长流,水面犹如半个月亮,池水景观与楼宇叠相辉映,成为村民的聚会中心,民情风俗的“露天舞台”。月沼之中鹅舞红掌,鸭戏清波;月沼侧旁人来人往,摩肩接踵;月沼四周房屋环顾,碧山映照。宏村在此形成一幅和谐宁静、如诗如画的美景,游客纷纷在此摄影留念。
结束宏村的游览,已是中午12点多了,原本打算再看看离宏村不到两公里的塔川村,由于行程时间关系,我们仅在宏泗公路一侧停车观望了一下。远远望见的塔川,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二三十幢古民居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就好像一座巨型宝塔,藏身于幽静山谷之间,掩映在绿波浓荫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笔者昨日从黟县招商局了解到,今年1月份,黟县成功签约黄山私岭度假酒店项目等7个亿元项目,共签约项目8个,协议投资...
黟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