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掩映中的自在谷□ 记者 吴玉莲
舒 俊 文/摄
车行至黟县西递镇潭口村西坑组的停车场,领队告诉我们,这就是“自在谷”(原名鸳鸯谷)。山谷步道较窄,无法通车,步行10分钟后,一个原始的村庄出现在眼前。
村中基本上是些老房子,道路两旁桑树成林,绿意盎然。几台挖掘机在河道里作业,不少村民在此务工,他们正在描绘自在谷的蓝图。
2013年冬,铜陵企业家陈琳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就被吸引住了。这是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因为交通不便,村中的53户人家基本还是土坯房,村民的生活也还是传统的自然农耕生活。陈琳发现村中有深潭、良田、古道、温泉,这些都是发展旅游的优势资源。2014年春,陈琳再次带领团队来到这里考察、开发。随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15年,谷内的53户村民完成集体搬迁。在对项目思考、酝酿了两年之后,陈琳的团队正式进驻,打造自在谷项目。
何为自在谷?陈琳为我们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就是借助自然生态环境,把人、场景、产品三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打造一个实景体验场所、一个价值创造的平台。除谷内的53栋老屋,他们还将在谷外买下40多栋老屋,并为这100栋老房子寻找新主人。把各个领域的精英聚集在一起,连接最真实、最具价值、来自身边的人与资源,为谷里谷外、人与人的连接、人与企业的连接、企业与企业的连接打造入口,提供平台,促成合作。用人设架起产品和创意的桥梁,让价值连结、价值驱动、价值交换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用社群思维来打造一个共享活力社区,是一个无边界、多接口的大平台。
据了解,目前,自在谷的首批老屋已被“新主人”认领,分为7个组团,正着手施工。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当地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务工。搬迁之后,村民的生活也焕然一新。潭口村村委会主任王明祥介绍,该村常住人口876人,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种植为生,去年人均年收入12000元。自在谷项目落户潭口村西坑组后,通过货币安置及房屋安置两种方式,2015年,38户村民搬进位于潭口中心村的农民新村。“新村由政府出资建设,离西坑组1.5公里,每天有班车去县城,私家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村民们的居住环境更好了,生活更方便。”王明祥说,村里多是七八十年代的土墙房,砖木结构的房子比较多,有4幢清末古民居,这些都是今后打造的亮点,按照项目的设计理念,自在谷的建设不会破坏村子原来的生态环境,保持村落的原汁原味,农田耕作由村民完成,体现传统的农耕文化,既可以解决村民就近就业,又能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保留有的时候就是最好的开发,我们不仅在整体村貌上不做大的变动,村民的农耕生活也依然保留。”陈琳说,自在谷就是希望保留一个普通老百姓自然生长的村庄。自在谷虽然在地理特征上是封闭的,但在未来的运作模式上是开放的。他们希望打造一个商业生态系统,让来到这里的人,甚至是村民,都能各取所需、所爱。让情怀落地生根,让梦想开花结果。
新闻推荐
本院根据黄山徽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申请于2018年10月23日裁定受理黄山华盛丝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盛公司...
黟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