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碧阳小学小记者站张艺珂(三年级)·
通济桥又名北门桥,横跨在家乡波光粼粼的漳河上,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依然保存得非常完整,是黄山市重点保护文物。我们远远地眺望着美丽的通济桥,两座巨大的桥墩像力大无穷的巨人稳稳当当托住了桥身,桥身中间写着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通济桥”。三个大桥洞拱拱相连,宛如三个半圆形的月亮,和水中的倒影融为一体,仿佛圆圆的月亮跌落水中;和旁边的古民居倒影融为一体,小河立马出现一幅古老的“小桥流水人家”水墨画。
我们跨着石阶,准备上桥。这台阶怎么这么奇特?中间是直上直下的,两旁是一级一级的台阶。哦!我茅塞顿开,原来通济桥和赵州桥一样,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古色古香的桥面长30多米,有6米多宽,全部用黟县青石板铺成。高高的石柱立在那里,中间横放着三块石头,那是桥栏。咦?这是什么?桥栏下留着许多小孔,有的像跳动的火焰,有的像一弯新月,还有的像袖珍版的小长矛。哦!原来这就是通水孔,每当下大雨,雨点落在桥上就乖乖地从通水孔里流到河里,桥面就不会有积水了。俯视桥下,我看见了奇异的分水尖,就像停泊那里的船头。咦?它有什么作用呢?老师告诉我们:当洪水汹涌而来,分水尖就像一把尖刀,劈波斩浪,让洪水分成几股,乖乖地从三个桥洞流过……这种独特的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墩的冲击力,又节省了石料。难怪这桥能经历八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啊!
我喜欢家乡的通济桥,因为它既给来来往往的行人带来了方便,又是黟县古城区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家乡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指导老师:程国英
新闻推荐
黄山南麓的黟县,层峦叠嶂,溪流如练,一栋栋粉墙黛瓦,或临于溪水之畔,或立于青峰之下,或掩映于平畴之上。行进在这里,就是置身于一副巨大的水墨山水画中。因黄山古称黟山,黟县因山而得名,它始建于公元前221...
黟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