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9月15日,在黟县潭口村村史馆,三五成群的孩子有的正参观着农耕用具,有的在翻阅着村史典籍,村史馆成为孩子们了解家乡、了解先贤的好去处。黟县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仅注重从面上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发展乡村产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而且还注重挖掘文化特色,塑造乡村文化,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推动发展的作用。
该县将历史文化挖掘作为提升村庄建设内涵品位的点睛之笔来抓,通过深入挖掘、认真梳理、形象打造等多种方式,对美丽乡村历史文化进行修复、培育、深化。在村庄建设之初,县美丽办、规划局聘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院深入美丽乡村建设点,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历史资料等多种形式,注重确立“一村一韵”文化主题定位,深入挖掘梳理乡村历史人文资源,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合到“村庄美、生活美、乡风美”的整体框架中,高水平编制中心村规划蓝图。
该县以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和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为抓手,加强对古民居、古祠堂、古桥古道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深入挖掘村史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进行集中展示,让每个村庄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标识,让乡村记忆能够不断延续。利用老队址、老祠堂等集体资产,打造建设村史展览馆,新建和改造村级公共服务中心3座,改造古祠堂、古戏台、村史馆10余座,制作村史和村规民约文化墙绘近百余幅,浓厚了村庄乡土历史文化气息。
在宏村镇龙江村,粉墙黛瓦中,有两座约10米高的房屋,这是经历了百余年风雨的古祠堂叶氏宗祠和何氏祠堂,如今这两栋徽派古建筑被修葺一新,分别设为明清家俱博物馆和非遗手工针织项目民俗馆。
“通过对村志、族谱等梳理,挖掘村规民约和民俗等乡村传统文化,激发村民对家乡的认同和热爱。”该县美丽办工作人员介绍,为整理挖掘乡村文化,不少村民将家中珍藏的农具捐赠乡村农耕文化馆展示。此外,该县还注重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倡导农村文明新风。通过发挥乡贤理事会、“五老人员”、村民代表的作用,完善村规民约,把爱护环境纳入“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家庭”考核标准,让农民养成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良好习惯。·韩丹妮李超·
新闻推荐
□记者冯劼在屯溪区荷花东路一间普通两居室里,记者见到了90高龄的退休教师王棠荪和胡如莺夫妇,他们一直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孩子们的榜样。难得的是,夫妇俩已经携手走过67年。情定少时互勉进步19...
黟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