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喜爱
年关靠近,年的气氛也逐渐浓了起来。看着邻家孩童举着一支支烟花,手舞足蹈,小脸笑得比绽放的烟花还要灿烂。我的思绪也随之飘扬到了十年前。
平时因为忙于生意,难得清闲。每到大年初一,定要好好地睡上一个懒觉。读二年级的儿子,往往也都因为除夕夜和小伙伴玩至夜深,而睡得很沉。我们家总是在隔壁左右互相拜年的祝福声中惊醒,慌慌张张穿衣,快速洗漱好,打开大门迎接新年的祝福!
一杯浓茶,满盒糕点,苹果香蕉摆满桌面。前来拜年的客人都会推说刚刚吃了长寿面,吃不下什么了,远不过你定要给他点着一支香烟,便又去下一家拜年了,虽然只是坐一下就走,但是这份满满的祝福,会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情谊。我们也该去回送一下新年的祝福了,于是赶紧上楼,推开儿子的房门一看,哪里有儿子的踪影,被子零乱地掀在一边,保暖鞋一只在床前一只已经跑到了门边,可见这小子走时的慌张程度。
正当我俩分析判断儿子早起和去处的当口,远远看见他回来了。肩上还挑着两个袋子,摇摇晃晃,就像豫剧《朝阳沟》里银环初到农村时挑水一样,非常滑稽可笑。我急忙迎上去,我的个天:三根甘蔗上挂着两个红红的方便袋,袋子里全是苹果、橘子、旺旺饼、大红纸包的麻酥糖、还有砸地响的炮竹和烟花。没等我开口,儿子就喜不自胜地说开了,妈妈!彪彪带我去拜年,每一家都给我们东西,还有好多橘子苹果,特别是甘蔗,我们都没有办法拿了。那个老爷爷说:甘蔗是一定要拿的,小孩子要节节高升啊。今年我是第一次去村里拜年没有经验,早知道我就带一个大一点的袋子去了,彪彪、乐乐他们年年都去拜年呢。你看这里还有红包,孙叔叔给的20元、李伯伯给10元、黄婆婆给的5元……这2元是那个捡破烂的公给的。儿子如数家珍般喜悦地晒出他收获的果实。
客居黟县已经有年头了,但是对于这个藴藏着深厚的古老文明地域文化的了解,还是肤浅的。大年初一的上午,邻里之间互相登门拜年、互送祝福是一种古老的习俗。就是平时有些过节的人,在这一天见面也都会丢弃前嫌,互道祝福的。
虽然现在经济富裕,物质丰富了;水果、糕点在孩子们的眼里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了。但是孩子登门拜年,看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欣喜的笑容,感受着他们的快乐。自己不但能够得到祝福和夸奖,还能收获丰富的礼品。这个过程孩子们还是十分享受的,这样的享受已经不能用经济和物质来衡量,它是一种无法量化的天伦之乐,正因如此,这样的习俗才自然而然得以传承久远。
新闻推荐
□ 陈喜娇晨刊讯 为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黟县碧阳镇麻田社区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中,社区有关负责人阐述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
黟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