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山 今日歙县 今日休宁 今日黟县 今日祁门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今日歙县 > 正文

舌尖上的致富路

来源:黄山日报 2019-12-25 05:06   https://www.yybnet.net/

腊肠

腊味年货

赶制忙

12月23日,歙县桂林镇一亩山庄农家乐的大院内,农民正在赶制“腊肠”年味销售订单。

随着新年脚步的日益临近,一些乡村开始宰杀年猪,并腌制腊肉,年味的感觉日渐浓郁起来。据了解,这些腊肉制品除了少量自食待客外,多数将销往各地,满足春节年货市场需求。

郑宏/摄

茶叶“五茗”村抱团打造富民“金叶子”

寒冬时节,大山里的农事活动基本停息了下来,但祁门县箬坑乡红旗村“两委”干部们并没有闲着,他们已经开始着手谋划明年的茶叶发展思路。在村“两委”的工作例会上,村党支部书记吴华清向大家传递着刚刚参加的“五茗”村联席会议的讯息。

“我们红旗村(祁红)与黄山区猴坑村(太平猴魁)、金寨县响洪甸村(六安瓜片)、江西婺源县鄣山村(婺绿)、云南双江县冰岛村(勐库冰岛)等五个特色茶叶专业村联合召开小产区‘五茗’村合作会议,就是要将名茶核心产地村聚集起来抱团发展。这是我们茶叶特色专业村跨区域合作发展的崭新开端,我们要借助‘五茗’合作机遇,把红旗村的茶叶资源优势转变成茶产业发展优势,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吴华清的一番话为村“两委”干部提振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信心。

近年来,红旗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不断强化扶贫项目和帮扶措施的精准落实,大力发展茶产业,并且积极寻找跨区域合作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将茶叶打造成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金叶子”。

红旗村是安徽省知名的早茶村,“红旗一号”“仙寓早”等早茶品种在华东茶区已是家喻户晓。“五茗”村抱团借势再发力,是红旗村探索跨区域合作发展的新探索,必将为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和品牌影响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添加新的一翼。特别是当下茶业界五个较有影响力的产茶特色村抱团发展,致力打造小产区特色茶叶品牌,对红旗村来说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为更好地帮助茶农提升茶叶品质,今年初红旗村“两委”将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采取统一规范栽植、统一技术指导的方式,狠抓茶园科学管理。

今年52岁的吴汉和,是当地的贫困户,家里主要收入来源靠茶叶,虽然今年秋冬季雨水偏少,天气较为干旱,但是在村“两委”茶园标准化统一管理模式下,他家所种植的茶苗长势很好。

“我今年栽种了两亩地茶苗,前不久已经出圃卖了两万株苗,纯收入4000多元钱,明年我还要扩大种植规模,因为现在茶叶的发展势头很好,种茶的收入比较稳定。”吴汉和如是说。

村“两委”在加强茶园标准化管理,大力提升茶叶品质,增加茶农收入的同时,更注重扶持壮大当地的茶叶龙头企业,并以“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带动一些当地的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增收。在红旗村祁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务工的贫困户汪秀珍,对自己在茶叶企业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比较满意,她说:“我家就在厂子附近,在厂里做工与平常照顾家庭、农忙时帮着做些农活两不耽误,一个月还能挣两千多块钱,挺好的。”

近年来,红旗村立足生态和资源优势,在不断推动茶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村居环境,加快茶旅融合发展步伐,如今村庄美了,村民富了,已经实现了村出列、户脱贫的目标。村民的日子好过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两委”将发展的眼界再进一步拓宽,着力要趟出一条跨区域合作发展的新路径,为当地村民和已脱贫户开辟出新的增收渠道。

“明年,我村以党建工作为引领,进一步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围绕茶叶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并且传播好‘五茗’村高质量发展经验、探索‘五茗’跨村合作发展新模式、创建‘五茗’小产区特色新产品、联手搭建以特色名茶为载体的合作平台,为脱贫后的红旗村高质量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吴华清表示。

·钱新胜汪智兼·

香榧香榧变成“黄金果”

近日,徽州区杨村乡举办了以“千年榧香·幸福杨村”为主题的第三届香榧文化节,来自全市500余名徒步骑行爱好者参加。

杨村被誉为“安徽省香榧之乡”,生产的香榧远销省内外。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杨村乡不断加快香榧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支持等方式,引进桃源里、津汤、绿源等3家香榧龙头企业入驻,建成香榧种植基地5个1320亩,育苗基地2个25亩,吸收30户农户就业,人均增收6000元。

该乡将香榧文化与旅游资源结合,推出“香榧之乡、户外天堂”旅游品牌,并连续3年举办香榧文化节,通过活动聚集人气,推销农特产品,带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如今,香榧已成为杨村乡村民的“黄金果”。·方利荣·

山核桃良种穗条成香饽饽

“越是小雨天我们越忙,修剪果树、穗条埋植、小苗施肥、起苗打包等。”绿化工人程琛一边剪着穗条一边说。12月24日,徽州区潜口镇绿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的几十名绿化工人,有的正在温室大棚内,精心挑拣优质“薄壳山核桃”嫁接穗条,包装薄壳山核桃穗条,发往四川、无为等地。

据了解,这次发往四川等地的500多公斤优质“薄壳山核桃”嫁接穗条和发往本省无为的10000株山核桃苗,是该公司精心培育的3年生苗,目前公司拥有油茶300万株、香榧150万株、薄壳山核桃50万株等各类优质苗木500多万株。·闫艳·

柿子柿子红红福满多

歙县上丰乡姬公尖村农民汪美仙家灯笼柿子大丰收,晒柿子制作柿饼销售旅游市场。近年来,上丰乡高度重视“灯笼柿”产业的发展,通过观光、摄影、采摘,吸引大批游客前往姬公尖,现初步形成了一条集自然风光、特色物产、技艺传承为一体的旅游经济林果带,乡村旅游带动了农家乐兴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幸福日子。

吴建平/摄

新闻推荐

黄宾虹李叔同都是南社人 系列讲座以人物串联“南社风流”

在南社成立110年之时,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近日推出“海粟讲堂之“南社风流””十讲系列讲座,邀请上海多位南社研究者、南社后...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舌尖上的致富路)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