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打造品质城市 提升文明素质

来源:黄山日报 2018-12-20 07:54   https://www.yybnet.net/

城市之光 高空作业 经典诵读 奋勇争先 歙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山水美景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徽文化之乡。改革开放40年来,歙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歙县城乡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歙县城乡建设全面进入高速发展时代。近年来,歙县深入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和“市民素质提升”,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县城”“安徽省首届文明县城”“第一届安徽省文明县”“第二届安徽省文明示范县”,并连续两届荣获“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今年2月,歙县被确定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城市综合建设不断提升。

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基础设施

完善城市功能城乡面貌变化巨大

城乡面貌上的变化是群众感受最直观、最深刻的变化。沧桑巨变40年,经过歙县人民不断奋斗和努力,歙县从建成区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县城,发展成一个建成区面积10.8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平方米,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生态宜居的历史文化名城。

注重城市品位提升

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歙县城市建设管理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城建理念的提升和规划的科学完善。特别是2012年批复通过的《歙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明确了“积极向北、向东发展,适度向西发展”的县城布局,歙县积极对接黄山南部城镇群、融入长三角和杭州都市圈发展的大格局,致力于将“歙县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经济发达、生活富裕、城乡协调的循环经济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十三五”以来,又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从注重规模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提升,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山水文化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名城”目标,实施最美宜居城市八个专项行动,优化城市布局,增强城市功能,塑造风貌特色,打造具有徽风皖韵的美好城市。为配合好总规的落实,歙县规划部门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先后组织或配合编制了空间规划、县域乡村规划以及系列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多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性规划,同时根据歙县历史文化名城发展要求编制了各项专项规划。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城镇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提升。近年来,歙县投入120多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拓建新安路、歙州大道等城区干道51.4公里,配建污水管道42公里,新建和改扩建练江大桥、富资二桥等六座市政桥梁。新建歙州广场、改建多景园、渔梁东西入节点、富资河慢行系统等公共场所0.9平方公里。城区新建燃气管道1041公里,基本实现新建小区供气全覆盖。完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日处理污水能力达6万吨/日,排放标准为国标一级A。歙县已累计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64套,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3596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3053户,对城镇低保、低收入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8509户,累计投入1亿多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万户,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面积约32万平方米,惠及小区住户1640余户,城乡7.3万住房困难群体实现住有所居。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歙县现有地产开发企业46家,完成销售面积350万平方米、销售房屋3.3万套。

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农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通过美丽乡村和中国传统村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目前歙县共有省级美丽乡村65个、市级美丽乡村6个;148个中国传统村落和49个省级传统村落,系全国国家级传统村落最多的县。十二五以来,歙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项目、“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作,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农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目前全县建成垃圾清洁工程37个、垃圾中转站5个,拥有垃圾转运车辆44辆、保洁车1073辆、垃圾桶9236只、保洁员1435人、新安江干流大型打捞船6艘,基本实现了农村垃圾治理全覆盖。近年来,歙县投入4566万元资金建设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49处,污水管网建设达101.55公里,日处理能力为3446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安江综合治理,已完成改水改厕11400余户,拆除旱厕2437所、清除露天粪坑粪缸8152口,新建公厕124处。全市统一部署实施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PPP项目正在建设,计划年底完成交接工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目前已启动建设。

培育文明风尚挖掘多元文化

提升市民素质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歙县历来有崇文重教、“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优良传统。多年来,歙县在推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致力于打造礼仪之邦。

打造典型示范引领

建设道德文明高地

一是大力评选好人模范,到目前,全县荣获“中国好人”14人,“安徽好人”26人、提名4人,“黄山好人”77人,省道德模范提名2人,市道德模范15人、提名7人,评选出县级道德模范71人。多次邀请好人、道德模范开展道德讲堂、“故事会”活动,通过慰问及道德信贷等方式,礼遇好人、道德模范,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好人、争当好人的良好风气。

二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组织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家风”等“十项创评”活动,开展“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以评促学,让广大群众在参与活动中看到比较、受到教育、改进理念。

三是推进乡贤文化建设。认真搜集整理古今外乡贤150人事迹,收集展示具有当代价值和传承意义的族训家规300余条,创新开展“弘扬乡贤文化,传承优秀家风”故事会比赛,征集“古今乡贤”和“家风家训”故事文稿46篇,优选出15个故事,在端午节前搬上舞台进行比赛演出,使乡贤文化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

四是在三阳镇叶村、杞梓里镇苏村等6个乡镇建立移风易俗试点,发挥农村“五老”等乡贤作用,建立红白理事会,推进婚丧嫁娶革新,破除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涵育文明节俭新风尚。

挖掘特色产业文化

实现品质效益综合提升

把文明创建与美丽乡村、美丽社区建设相结合,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与徽文化保护利用、扶贫开发等相结合,因地制宜走“旅游+古村落”“旅游+产业”等发展路子,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古园林、古桥、古道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深入发掘徽州传统技艺、习俗等非物质文化,合理开发利用徽文化珍贵资源,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跳钟馗、徽州婚嫁、舞大刀、叠罗汉、舞草龙等传统民俗,深受广大群众和游客喜爱,实现品质与效益综合提升。打造石潭、阳产、坡山、漳潭、卖花渔村等乡村旅游景点,培育和扶持以休闲农业、乡村度假、古村落、特色民居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乡村旅游口碑目的地。

目前,深渡镇跻身国家“美丽宜居小镇”,昌溪乡获评“国家级生态乡镇”,阳产村成立了土楼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升级版”。全县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文明创建助推乡村发展富裕走出了一条特色路子,成功荣获安徽省旅游强县,徽城镇、许村镇、郑村镇等6个乡镇荣获省级优秀旅游乡镇,雄村村、棠樾村等9个村荣获省级旅游示范村,创建3星级农家乐30家,4星级农家乐15家。

推进志愿服务常态长效

扣好未成年人“第一粒扣子”

目前全县有注册志愿者58593人,各类志愿者队伍215支,歙县“救在身边”志愿服务队、歙县国税局“好人吉权”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活动颇具影响力。每年“3·5学雷锋日”“12·5国际志愿者日”“春运期间”保护母亲河、邻里互助、暖冬行动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安徽省陶行知慈善助学志愿者基金会自2011年成立以来,践行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慈善精神,到2018年已募集爱心基金7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800多人次,发放助学金达310余万元。利用已建成的35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组织农村儿童开展各项活动,壮大校外志愿服务队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学校活动,使徽州剪纸、徽州民歌、徽剧等得到传承。

积极探索山区留守儿童关爱模式。在街口、长陔、金川等偏远学校推行“山区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关爱试点”“免费午餐”“幸福加油站”“积木书屋”等关爱留守儿童项目,让山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优秀童谣传唱等活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组织广大未成年人开展“中国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新闻推荐

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奖项揭晓黄山市170人分获金银铜奖

□记者许晟晨刊讯12月13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等各奖项获得者日前揭晓,黄山市...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禁赌宣传进校园2018-12-20 07:54
歙县开启保畅模式2018-12-17 11:12
猜你喜欢:
评论:(打造品质城市 提升文明素质)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