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晨报道11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在黄省人大代表集中视察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程迎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肖善武等省人大代表参加视察。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汪欣陪同视察。
代表们先后深入新安江歙县沿线深渡镇、街口镇,沿途实地察看船舶污水上岸、河面垃圾打捞、网箱退养、两岸生态移民、靠岸村庄综合治理、街口大桥建设等情况及皖浙两省交接断面水质监测点。每到一处,代表们都认真听取工作汇报,详细了解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取得成效、资金保障等情况,仔细询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征求意见和建议。
视察中,代表们充分肯定两轮试点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大家一致认为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黄山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城乡统筹、加快治理、永续利用、富裕百姓”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和制度效益,走出了一条上游主动强化保护、下游支持上游发展的互利共赢之路,探索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安江模式”。
前不久,皖浙两省签订了第三轮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代表们建议,要在巩固前两轮试点工作成效基础上,聚焦“水清岸绿产业优”,突出水质提升和绿色发展两个重点,进一步加大保护和治理力度,扎实推进试点各项工作。要深化皖浙两省、黄杭两市在产业互补、园区共建等方面交流合作,着力探索多元化、市场化补偿道路,推动“输血式”生态补偿向“造血式”生态补偿转变。要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从制度和内容上将试点引向深入,着力打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长效版”“拓展版”和“推广版”,努力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要积极对上争取关注和支持,进一步凝聚起保护流域环境、提升生态质量、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共识和力量。
代表们表示,将进一步深化研究调研,形成成熟的议案、建议,为试点工作争取中央和省里更多支持,推动试点向长效机制转变建言献策。
市直有关部门、歙县人大常委会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陪同。
新闻推荐
□方文珺晨刊讯自9月以来,歙县坑口乡持续推进“蓝色屋面”整治工作,强化从多领域作业,确保无死角、全覆盖,为皖浙1号...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