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不负“东南邹鲁”美誉黄山教育在求索中前进

来源:黄山晨刊 2018-08-29 07:55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樊成柱

历史上,徽州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传统,享有“东南邹鲁”美誉。改革开放以来,黄山市弘扬崇文重教传统,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强化教育管理,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为黄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A 走进智慧教育2.0时代

初夏,中心城区柏树小学内,阵阵读书声从教室里传出,年轻的女老师黄晶鑫正运用多媒体一体机上课。黄老师告诉记者,粉笔加黑板是沿袭了几十年的教学工具,一堂课下来,老师的头发和衣服常常沾满厚厚一层粉笔灰,现在已经很少看到这种情形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作为现代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过程中体会学习乐趣。同时由于联网教学,方便教师查询资料,减轻老师备课与教学负担。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是教师上课沿袭多年的教具,现代化用具正取而代之。上课用电脑,只需鼠标轻点,资料应有尽有。从粉笔、黑板到幻灯片、录音机,再到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走进课堂。该校校长程晓林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信息化进程加快,教师自觉参加全员信息化培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提高,教育走进智慧2.0时代。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现在的老师需要掌握各种技能,如制作课件,写一手好字,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现在的课堂也不同于以前,那时老师就是权威,灌输式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如今提倡把学习权利归还给学生,课堂上师生地位平等,老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可以说现在的课堂更尊重学生,学生可以针对老师的问题提出质疑,和老师共同探讨,一起解决问题。”谈起传统教育的变化,黄晶鑫深有感触。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改革开放40年来,黄山市教育综合实力逐年提升。1987年,歙县筹资14万元建起全省第一座县级电教大楼,歙县、休宁县、祁门县等地都建了卫星地面接收站。1994年,市电教馆建成,全市实现小学电教网络化。1999年,全市乡镇中心小学电教设备达到部颁Ⅱ类标准。2002年,黄山市建成并开通全市教育城域网,开始组织实施安徽省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室项目,到2005年共实施4批项目,建成电脑网络教室115个。到2007年,全市50余所学校建成校园网。从2004到2007年,黄山市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入1985.3万元为农村学校安装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经省级验收,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全面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山区市。

B 改善条件,优化格局

改革开放前,不少农村中小学办在祠堂和生产队办公室。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按规定重建。90年代,结合布局调整,规范校园改造。

姚玛琳是黟县龙川小学退休教师,姚老师说:“我1993年来到这个学校,学生在祠堂里上课,还有部分学生在祠堂楼上上课,光线很差,没有教室,只好将就。学校食堂只烧饭,孩子要自己带菜,到了夏天容易坏。考试时没有复印机,老师手拿刻刀,在半透明半硬质纸板上一笔一划写字出题,然后将纸板放到装油墨的大盒子上。有个大滚子,一张一张白纸,手动塞进去,一张一张复印,然后拿出来就是油墨复印的考试题。20多年过去,现在每个教室不但光线好,还有了‘班班通\’。去年开始,学校办起食堂,使家长很放心把孩子送到学校。今年暑假,学校正在修建塑胶跑道,教室里全是新的桌子和凳子。”

据悉,40年来,黄山市先后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改善校舍条件。2000年以后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从2001年到2008年实施两期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共改造32.9万平方米,现有D类危房全部消除。2007年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建立校舍维修改造机制。2017年投入校舍维修改造资金3446万元,完成改造面积64464平方米。全市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中,小学120所,普通中学113所。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共投入经费17419.5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2369.97万元,补助困难寄宿生生活费731.19万元。

近年来,中心城区适龄学生逐年增加,办学规模不足与学生数量增加形成鲜明矛盾。对此,市教育局2014年启动中心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工作。2015年,屯溪一中、屯溪四中和市实验小学顺利实施联动搬迁,屯溪四中迁至原屯溪一中。同年,隆阜中学并入屯溪四中,市育才学校初中部并入屯溪五中。2016年,屯溪二中初中部停止招生,原有在校学生分流。市经济开发区托管区域内,新潭初中与梅林小学合并组建市梅林实验学校。中华职校并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后,在其原校址恢复屯溪三中。目前,屯溪城区范围内已形成东、南、西、北各有一所公办初中学校,黄山经济开发区范围内共有2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格局。

C 推进全面协调发展

金村是歙县霞坑镇最偏远的小山村,有个“荆村教学点”。57岁的周林华就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乡村老师,既当班主任又当任课老师,还兼保姆。近40年教学生涯让他见证了一个偏远教学点的变迁,他激动地告诉记者,“看到教室后面的操场了吧,以前同学们只能做老鹰抓小鸡、跳皮筋、跳方格、抓石子、玩玻璃球、滚钢圈等游戏。现在都非常现代化了,该有的教学设施都有,就连健身器材都为我们配齐了。”

40年来,黄山市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不断深入,各学校即使是农村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电教室、图书室、实验室应有尽有,缩小了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黄山市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育事业呈现科学健康发展态势。目前,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竞相争妍,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齐头并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蓬勃发展。从全市仅有8所公办幼儿园到全市101个乡镇实现“一镇一园”全覆盖;从1980年启动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到1985年学校布局兼顾城乡,基本达到乡有初中、县市有高中;从改革开放初期全市普通高中教育规模效益不高到如今全市共有普通高中19所;从创办全省第一所农业职业学校到如今有中等职业学校11所;从徽州师专到黄山学院,再到创办黄山职业技术学院……40年来,黄山市多点发力,逐步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有力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昌溪乡抓实森林防火

□段红霞晨刊讯歙县昌溪乡多措并举切实做好当前森林防火工作。该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安排部署,实行统一领导、...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布网收“金果”2018-08-23 01:01
猜你喜欢:
评论:(不负“东南邹鲁”美誉黄山教育在求索中前进)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