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歙县不断加大健康脱贫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各级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体系措施,并研究出台各项医疗保障政策,实现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健康补充保险、医疗救助、“351”政府兜底和“180”补充医保之间的无缝对接,织起了“四保障—兜底—补充”的“医疗保障网”,切实为贫困群众撑起了“健康保护伞”,减轻了医疗负担。
富堨镇富堨村的低保贫困户欧阳秋丽,2013年被查出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年治疗医药费用在10万元左右,得益于新农合、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欧阳秋丽的看病治病费用大大降低。“看病啊、报销啊都很方便,对我们真的帮助很大,不管是买药、住院,基本上都可以报销90%以上。”
笔者在欧阳秋丽2017年12月份的一张新农合结算单上看到,住院医药总费用为9286元,新农合补偿5573元,大病保险补偿2199元,民政救助765元、商业健康补充险补偿749元,个人支付额为零,单次报销比例高达100%。这也让年仅30岁的欧阳秋丽放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乐观起来。“对以后生活有希望、有信心了,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也会与病魔抗争到底,积极地面对生活。”
密实健全的健康脱贫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释放了贫困群众的就医需求,让他们“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再次发生。汪小凤是许村镇许村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68岁,从50多岁起就有冠心病,去年12月被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并在市人民医院做手术安装了心脏起搏器,总费用103700多元,层层享受各项政策补偿后,个人没有花费一分钱。“要花掉十多万元,自己只要掏不到500块钱。这在以前都不知道怎么办,想都不敢想,现在看病不贵了,而且医生也经常上门给我检查,我感到很幸福。”
据统计,2017年歙县共保障贫困人口10.47万人次,补偿金额合计6877.45万元,其中新农合支出5197.4万元,大病保险603.18万元,商业健康补充保险337.57万元,医疗救助660.5万元,政府兜底78.8万元。截至去年年底,全县已有6628名贫困慢性病患者办理了慢病证,3617人次享受到“180”补充医保补偿,补偿金额51.32万元。
·汪龙京·
新闻推荐
张三丰图据百度魏奕雄乐山大佛景区内的就日峰,有一座清代道人汪锡龄墓,前有石碑,高200厘米,宽85厘米,厚15厘米,碑正面阴刻“皇清通议大夫河南通省河道副使加二级汪公,诰封恭人汪公原配刘太君合...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