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伟民
他从16岁入行,习画雕砚,勤耕不辍,少小多名;
他师从雕砚界大佬方见尘,作品线走灵蛇,胸藏万壑,开合有度;
他一生只做一件事,乐此不疲,终成一代砚雕大家……
他就是中华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雕刻师、省工艺美术大师、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歙砚协会常务副会长方学斌——
1967年,方学斌出生于杞梓里镇六合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打小就练就了吃苦耐劳的品性。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的春风吹醒了万物,也吹燃了方学斌心中的那团火。一次偶然的经历,在县城工作的父亲带着他参观了当时的歙县工艺厂,技师们挥洒自如的动作,刀凿下一方方精美的砚台,一下子就把方学斌吸引住了,半天挪不动脚。回去之后,方学斌找来一个石头,用折断的钢锯条当雕刀,在石头上刻。钢锯条很锋利,一双小手弄出不少血泡,到后来竟连筷子也不能拿。
1983年,方学斌初中毕业,就跟着一山之隔的老乡、砚雕大师方见尘学习砚雕技艺。有名师指点,加上刻苦勤奋,方学斌的砚雕技艺突飞猛进,1986年,仅仅三年时光,方学斌就被歙县工艺厂相中,成了厂里的一名砚雕工人。
方学斌特别能够吃苦耐劳,加上手艺好,得到了厂领导器重,于是向上争取了一个农转非指标,要把他转成正式工。这件事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质疑声,指责声一片。在那个年代,找一份工作不容易,有一个正式编制就更难。厂领导说,“只要你们的水平有方学斌这样子,我也给你转!”
20出头的方学斌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让他在很短时间内就成了厂里的业务骨干,一直做到1997年集体企业改制。“只要有手艺,到哪都有饭吃。”放开了手脚的方学斌在改制的第一年就赚了4万元。
方学斌的妻子周晖也是一名砚雕大师,有着良好的工笔画功底,夫妻俩出来之后,开起了小作坊,比翼双飞,共同进步,开启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海天地。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在生活上、工作中无缝隙交流、切磋,对方学斌来说,那就是上苍的眷顾,妻子成了他精进技艺、提高学养的左膀右臂。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歙县传统工艺的歙砚产业发展迅速,从业人员从一开始的数百人,发展到现在的万人大军,真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枝头攒动的百花之中,方学斌的儿子、大学毕业不久的方永兴,毅然放弃留校回到家中,拿起父母双亲的雕刀。
“从我记事时开始,我的父母双亲就在那里凿凿、刻刻、雕雕,每天从早忙到晚,不知疲倦。我问过他们,父亲说,如果你在做一件你喜欢的事情,就不会在乎有多辛苦、多劳累,你干的工作就是一份享受。”方永兴说,他在不知不觉中,也喜欢上了刀凿敲击石头的声音,爱上了这份职业。方永兴一经入行便崭露头角,其作品《赐福》获2014年安徽工业精品奖铜奖、作品《江南秋色》获2015年第十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现在方永兴每天除了必须完成的功课外,还负责线上线下的销售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歙砚也从原来单一的研磨器具,发展成高端名贵的艺术收藏品。这样的转变,更离不开独到匠心的技艺,更少不了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入时代的内核。方学斌始终紧跟时代脚步,把徽州四雕之精髓巧妙融合,吸取菁华,在继承和创新中谋求歙砚业的更大发展。
方学斌为人憨厚、实在、豁达,交友广泛,在业界有着良好的口碑。35年来,每天7点就开始工作,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即便获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依旧砚耕不辍,成了业界典范。
方学斌的歙砚创研基地设在县城丰乐河畔,门前就是马路,车辆熙来攘往,盛嚣尘上;室内古朴典雅,砚石流芳,翰墨香远。方学斌常说,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创举,不仅让全国人民富了起来,更让传统的文化产业活了起来,他今天的点滴成就都离不开一个伟大的时代。
新闻推荐
据汪阳报道,1月23日,徽州区社区办紧急部署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防应对工作:制定应急预案,成立领导小组,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到岗带班制度;通过QQ、微信群、社区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入户发放告知书等方...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