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鲍义来
记得十多年前一次回老家,在歙县城里壕城路看望了叶永康先生,临别时送了我就是那种靛青色装帧的上下册《黄海看云图》,古香古色。他翻开扉页,指着篆书题签和板刻的插图,说“这是安庆陈昔凡题的画的,他是陈独秀叔父,陈独秀是他嗣儿。这册本已破旧,我找人补了,又让曹嗣进补了图,送你收藏,以备一格。”老人知道我爱好藏书,故有此心意。
翻开上册,只见题签“黄海看云图第一图”,篆书,甚是老到,署名“古浣陈衍庶署”。古浣即古皖,邓石如经常这样用的。插图画在双页上,山石峥嵘,云流如水,题跋有:“黄海看云第一图 癸巳冬为芸浦先生缩写陈庶。”又有永康先生跋语“癸未秋日曹氏嗣进补成。”“癸巳”是1893年,就是说陈庶所画已有两个甲子了。
汪廷栋(1830~1909),字云浦,号芸浦,歙县瞻淇人,其祖父汪莱是著名数学家,父亲也有数学著作,因这样的家学渊源,汪云浦自幼也专注于算学、舆地的研究,早年还协助校订祖父的数学著作。太平天国末期,他被荐入左宗棠部浙江按察使刘典幕下,负责军需供给,由皖至浙,后随左部入陕西、甘肃,因精于测绘,被左宗棠留于兰州,委署河州知州,负责治理黄河及其支流湟水,七年成,泽及百姓,有授“泽洽河湟”一匾。与此同时,他还绘制了甘肃全省地图。
然而在繁忙公务中,汪云浦却有挥之不去的乡愁,为此作《黄海看云图》以疗愁思,又请身边好友题诗,于是成了一个长卷。
甘肃七年后,汪云浦曾因疽痛于肋,告养家乡,他将“看云图”长卷也带了回来,不少家乡朋友如汪宗沂等也都题了有诗。
经过三年治疗,疽愈,因为钦差大臣穆图善由甘肃调往东北练军,指名要他同往,负责军需粮饷调运,驻沈阳。公务之余,汪云浦仍是热心于“看云图”的征诗,然而随着征诗增多,长卷无论如何已经无法装裱,于是便有了刻板印行的打算,这就是前面说到的《〈黄海看云图〉题辞》的由来。他并请同在东北任上的安徽同乡陈衍庶将“看云图”缩小作为征诗的附图放在首页,又请挥毫题签。第二册,依样请人画了图,但还是陈衍庶的题签,不过换了隶书。
陈衍庶,字昔凡,又名陈庶,晚号石门渔隐、石门湖叟,因书画以邓石如、刘石庵、王石谷、沈石田四家为师,有室名“四石师斋”,晚清民国大收藏家。少时跟从兄长陈衍中即陈独秀之父读书,以后科举仕进。陈衍中去世,陈独秀只有一岁多,陈昔凡没有子嗣,因视陈独秀聪明,便过继为子,自小带到东北任上亲自教授。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陈独秀因为性格刚烈,又受新潮影响,由沈阳到日本留学,参加了反清革命组织,不受劝阻,为避免株连九族,陈昔凡便与陈独秀脱离了父子关系。
如果说汪云浦征诗刻印“看云图”是一件公众参与的文化活动,那么他在几十年里颠簸不定的行旅之中,还有一件私密事,即将他离家以来朋友同乡给他的信一直携带身边,并经常在公务后于一盏豆灯之下一册册整理,这次在沈阳,他题写了如下一段:
是编所存皆同治初年手札也,或师门法语,或良友深情,可谓一时佳话,乃转瞬间,忽忽已三十年矣。偶检阅之,不胜今昔之感。爰重粘之,以志弗忘。后之览者其什袭藏之,勿视为泛常之通旧也。光绪十有九年秋月古歙汪廷栋识于辽东之沈阳营次,时年六十有四。
三年后,汪廷栋以沈阳练兵事竣,坚请还乡,以偿游子夙愿。不巧,是年陕西境内大水,陕西巡抚因了解他在河州任上治理过黄河、湟水,特委他担任陕西全省水利总局提调,主持华州和华阴县的“二华”治水。这样,汪廷栋以67岁高龄,又前往视察灾情,进而勘察“二华”境内大小河流及山势地形,费时七个月,动用了千余人的兵勇,调集了万以计的民工,终于完成了治理任务,受到了朝廷“赏二品顶戴花翎”的直匾表彰,该匾一直悬挂于瞻淇汪氏宗祠中。
汪廷档栋于68岁告老回乡,直至80岁逝世,十余年里兴办文会、建乡约所、禁止赌博、植树造林。他还带人实地测量歙县地理地形,完成了一幅全县地图,以个人力量做了政府都难以做到的事。
在瞻淇,资政堂即是汪云浦故居,据说当年那块“泽洽河湟”匾,汪家后人已捐赠给了歙县博物馆。那么当年汪云浦从任上带回的大量名人手迹、图书档案以及家中的旧藏还在老家吗?想必历经动乱早就不知所终了吧。
除了得到了汪云浦两册“看云图”外,二三十年前,我在省图书馆查阅古籍,还曾浏览了汪云浦那些带回家了的信件,仍是那样贴在本子上,只是当时我对这位乡贤前辈一无所知,仅留下一个印象,现在那些信件作为珍稀古籍大概是难以借看了,然而我却有过这样的一次亲灸,真是幸运。
再后,省图以“安徽省图书馆馆藏古籍珍本丛书”印出了一函两册《馆藏历史人物手札选》,其中不少选自汪云浦的信札集藏,尽管所选具有很大偶然性,但就现在选入的也很饶人兴趣。比如胡光镛也即胡雪岩致汪氏的信,那还是汪云浦初到甘肃为左宗棠办军需的时候,两位是徽州同乡,胡在军需的最初阶段负责筹备和运输,而汪云浦则是在最后阶段负责验收。胡信中写道,希望货到时能够及时以通行:“兹派严紫卿太守押运各物赴甘,到时还祈照拂一切,俾得速行,是所感祷。”
后来知道歙县中学语文教师汪宜楷先生是汪云浦曾孙,一次在城里街上相遇,我便告诉他省图书馆有他曾祖收藏的亲友书信一事,他本想告诉我这些家藏是怎样流散的,然而话到口边,又停了下来,大有欲说还休之难。
新闻推荐
讯在歙县岔口镇周家村凤翔坦村民组一栋破旧的二层小楼里,现年45岁的吴小建因精神问题,被家人用铁链锁住关了起来。这一关就是25年。担心吴小建发病伤人,姐姐每周隔着门缝送来吃的喝的。姐姐如今年过...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