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伟民
6年来,我们一直在路上,无论山高路远,烈日高悬,抑或狂风暴雨,我们只希望把每一份爱心,用在需要的人身上;
6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只是为了让你们,在艰辛的求学路上,有一只大手搀扶,不再孤单;
6年来,我们一直在希望,希望我们倾注的这无声之爱,能泛起滔天巨浪,点燃爱的火种,在徽州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传递——
8月23日上午,安徽省陶行知慈善助学基金会第六届励志成才奖颁奖大会在歙县饭店举行,来自黄山市三区四县的72名贫困大学生汇集一起,接受基金会励志成才奖24万元助学金的资助。他们中有的已数次获此奖项,有的是首次获取资助,但心境是相通的,感恩是相同的。如果说,他们是初飞的小鸟,试翔的雏鹰,那么陶行知慈善助学基金会,就是横挂在天空的一根枝桠,枝桠上的水壶,累了歇一歇脚,渴了喝一口水。
安徽省陶行知慈善助学基金会成立于2011年10月,至今已走过了6年春秋。6年前,由歙县广电台牵头,20位发起人发起、并经省民政厅批准设立非公募基金,公益服务内容为帮扶、激励贫困学生、优秀学生,开展扶贫济困等慈善活动等。6年来,陶行知慈善助学基金会已经连续集中开展助学活动19批次,资助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贫困生2600余人次,发放助学资金270余万元。
基金会筹建6年来,志愿者的数量年年递增,他们承担着一年一度贫困学生的核查任务。这是一种精神的感召,也是一种爱的承继。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核查中,志愿者们不仅要驱车渡江,还要徒步翻山越岭,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把爱心善款用到最该用的人身上。
“此次核查共涵盖我县25个乡镇、80多个村庄,并辐射屯溪区、徽州区、黟县等兄弟区县……基金会的志愿者们在助学过程中虽然有苦有累,但没有一个人因此中途放弃核查任务,都是认认真真地完成核查,而且在核查这项工作中,他们不计报酬,都是义务的。”陶基会常务副理事长吴丙三先生介绍。
家在上丰乡上丰村的皖西学院大二学生祁嘉楠,高考那年父亲患肝癌病故,一个家的顶梁柱塌了。祁嘉楠不仅有91岁的太奶奶,还有古稀之年的爷爷、奶奶和上小学的妹妹。加之父亲患病时欠下的巨额医药费,把一个家压得喘不过气来。陶行知慈善助学基金会的及时帮扶,为祁嘉楠撑起了一片新的天空。
“陶行知助学基金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贫困学子的路,将来如果我学有所成,也会像他们一样,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一种爱心的传递,爱心会一直延续下去。”祁嘉楠说。
8月22日下午5时,在北京打暑假工的徽州区虹光村大一新生王勇才急匆匆地赶回家。合肥师范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一直搁在桌子上,等着主人的开启。王勇13岁那年,母亲不幸去世,一直和父亲相依为命。母亲去世前盖的新房,7年时间过去了,也没能简单地装修一次。“能够得到陶行知这个基金会的帮助,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假以时日,自己羽翼丰满,更有能力的时候,也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回馈社会,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传递社会的正能量。”王勇脸上布满了阳光。
爱在集聚,爱在传递。安徽省陶行知慈善助学基金会发起人之一的饶献勇先生再次向安徽省陶行知慈善助学基金会捐赠人民币50000元,累计捐款达30万元。安徽迎驾集团、歙县金店、爱心人士叶竹君、歙县七色花幼儿园、歙县连大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安牙科诊所、黄山德科节能设备、歙县过江龙火锅城等单位和个人相继向基金会捐赠爱心款,引来一阵阵热烈掌声。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获奖学子们接受的是一个社会的大爱,此时此刻,参会的家长们更加希望他们的孩子早日成长,回馈社会,让爱心传递永恒。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光辉一生的写照。安徽省陶行知慈善助学基金会,必将始终秉承行知先生的精神,向着更加高远的慈善助学目标大步前行。
新闻推荐
□记者钟伟晨刊讯9月9日凌晨4点左右,歙县百花路与紫阳路交叉口发生一起厢式货车相撞事故,4人被困车内,情况非常危急。最终在现场群众和消防部门的救援下,4名伤者被送往医院救治。据参与救援的消防官...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