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竦塘之由来

来源:黄山晨刊 2017-06-1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舒俊

竦塘村位于徽州区西溪南镇西部,合铜黄高速穿村而过,距离黄山高铁北站约6.8公里,有着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悠久的人文景观。该村背倚金竺山,《新安志》所称“歙县第二名山”,登山而上,可瞰黄山市所在地屯溪区的大半个面貌及黄山天都峰,可见山之雄伟。该村系西溪南镇最大也是目前全市区划调整前人口最多的行政村,辖32个村民组,约4000人口。

竦塘古有十二景,旧时有“十里长街”之盛,其遗迹、风俗、旧事甚多。明朝孙麟撰《竦塘十二景记》说:竦塘村距离金竺山约三里,它的东边有口大塘,所以叫竦塘。还有一种说法是:山脉从西边起起伏伏,蜿蜒而来,到靠近村落的地方,突然矗立起一座四边形的大土山,高出周边。它的山顶呈四边形,宽广平坦,所以也叫竦堂。竦塘的说法,最初应该来自第二个解释“竦堂”,后来加入了“东有巨塘”这个元素,堂、塘两字读音又相同,所以就演变成了“竦塘”。

竦塘村旧时为一大的自然村落,其村域自西溪南西面之仁尼寺始,向西延伸,直至金竺山麓之葆村。竦塘村,解放前后尚称竦塘尾。竦塘村最出名的是它的徽派建筑,代表的就是“汪家大宅”。汪家以前是这里的大户,汪家大宅有三所,可惜其中两所很早就遭到破坏,幸运的是最大的一所还保留至今,它建于清光绪年间,保存良好,里面住着多户人家,人丁兴旺。

2016年,竦塘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古时竦塘村文化底蕴深厚,在村庄境内有座金竺山,山上有座伦堂古寺,香火旺盛,佛教文化广为流传,后遭到破坏,至今已不复存在。6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竦塘竺川村,走访了当年唯一健在的寺僧,现年79岁的村民吴鸿贵。据吴鸿贵回忆,10岁时他和哥哥入寺为小和尚,寺正中大门两边有二石鼓,入寺后,拾级而上,正中为大雄宝殿,殿内两侧塑十八铜罗汉、二十四柱天;殿外两边还建有地藏王殿、五福殿、观音殿等,寺庙里只有两个老和尚和他们两个小和尚,香火最旺的时候至少有上百人。老和尚五十多岁圆寂后,时年十五六岁的吴鸿贵则还俗回家帮人放牛。据考证:该寺始建于南北朝萧梁时期,明朱洪武在江西为陈友谅战败后曾在此留驻。至清咸丰、同治年间,竦塘汪东山曾予重修。

斗转星移,世事变迁,古村落依然静静地守候在岁月深处。如今,虽然我们已无法尽览竦塘十二景,但竦塘这个名字,却终将因其深厚的文化积淀而永远留在徽州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并通过文化扶贫示范点的打造,让幸福竦塘之梦触手可及。

后记:在徽州,不经意走进一个村庄,就能翻开一页历史。因为走近,我们才得以探究竦塘的前世今生,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其本质是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徽州文化中的优质因子。

新闻推荐

歙县1-5月份发放财政涉农补贴超亿元

今年以来,歙县严格执行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通”发放“六到户、八不准”发放纪律,组织开展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检查,进一步加强惠农补贴专用存折管理和发放工作。同时,组织开展全县从事“一卡...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渐水遗珠小南海2017-06-16 14:24
评论:(竦塘之由来)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