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刊讯一季度,黄山市11家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中,3家医院无下转病人,8家医院实现“零”的突破,但下转病人偏少。6月9日,记者从全市县域医共体试点工作推进会上获此消息。为加快推进基层分级诊疗,重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黄山市有关负责人强调,进一步完善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对病情平稳且乡镇卫生院具备收治条件的患者,县级医院必须下转,并逐年提高下转比例。
县域医共体建设是解决基层分级诊疗的有效模式,是重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事关医改全局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依靠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发挥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服务功能,利用新农合基金按人头预算的办法,逐步建立完善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推进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今年,安徽省的县域医共体试点工作上升为国家医改政策,在全国推广。
目前,黄山市已在除屯溪区和徽州区以外的区县全面开展县域医共体试点,全市有11家医院被确定为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分别是:歙县人民医院、歙县中医院、歙县昌仁医院、休宁县人民医院、休宁县中医院、祁门县人民医院、祁门县中医院、祁门县平安医院、黄山区人民医院、黟县人民医院和黟县碧阳镇卫生院。
为推进县域医共体试点,黄山市部分牵头医院对乡镇卫生院开展技术骨干常见病诊断、临床诊疗技能培训,对免费进修培训的基层医务人员经考核合格后给予适当补助,帮助乡镇卫生院开展手术及特色专科,显著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目前,所有牵头医院均开展村医培训,建立官方微信群,与乡镇卫生院医师和村卫生室村医结成“1+1+1”师徒关系。
市卫计委通报,一季度,黄山市县域医共体整体运行平稳。全市11家牵头医院中,住院可补偿费用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9家;住院实际补偿比同比上升的有10家,其中4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外住院人次同比上升的有11家;人均三费水平低于全省同类医院平均水平的有7家;按病种付费执行率均比2016年有所上升,其中歙县的3家牵头医院排在前三位。
市卫计委主任朱红娟指出,目前县域医共体内下转病人仍然偏少,双向转诊制度有待完善。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11家牵头医院的出院病人合计14328人次,下转病人合计19人,下转率仅为0.13%。除黄山区人民医院、歙县昌仁医院和祁门县中医院无下转病人外,其余8家均实现“零”的突破。此外,所有医共体的乡镇外住院人数均呈上升趋势。
县域医共体建设对黄山市意义重大。但是,现阶段黄山市农村基层人才缺乏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技术力量比较薄弱,部分县级医院没有起到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龙头带动作用,农村患者就医无序,县域内病人外流、新农合基金外流、县域医疗资源外流现象并存,基层分级诊疗和“90%病人住院不出县”的目标难以实现。
签署负责人要求,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要按照“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连续服务”的原则,一般常见病留在中心(乡镇)卫生院诊治,轻度疑难复杂或急性期的常见病由县级医院派专家现场指导乡镇卫生院就地治疗,受乡镇卫生院技术条件所限难以诊治的应转往县级医院诊治。凡乡镇卫生院能够收治的病种,县级医院应当严格控制收治数量。
新闻推荐
□江伟民歙县雄村镇柘林村与岑山渡隔江相望,南壤柘林培,东连富岱,渐江至此自西向东绕村。村南郊曾是古渐江河道,地壳运动隆起为小山坡,满坡鹅卵石呈现昔日河床痕迹。在古老徽州的历史上,柘林村...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