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祝新
在所有的节日中,大家最重视的就是春节。徽州自古由于经商者众、读书人多,对春节的各项传统习俗一向十分看重,当地的年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而不断升华。位于歙县南部的街源地区,春节风俗比较传统,可谓是“徽味”中国年中的一张名片。
街源人过年,从腊月初八至正月十八,整个周期内有许多独特习俗,别具一格。
腊月里,家家户户将饲养的猪羊鸡鸭选择吉日宰杀,杀年猪是过春节的前奏曲。那日,东家要请邻里及附近的亲戚帮忙,而吃“杀猪伙饭”则是大家最爱的重要环节。 “杀猪伙饭”以猪肉为主菜,一桌三大碗,有红烧、清炖、小炒,配以猪血、萝卜、肚杂等。吃了不够还可再添加,吃够吃足为止。主食配以米饭或用炭火烤脆的玉米馃(饼),正是“脚踏一炉火,手捧苞芦果,猪肉下瞎果,三杯美酒伴,一堂乐融融,除了皇帝就是我”的真实写照,杀年猪都是邻里相帮、相互吃请,既分享了美食,也加深了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剩下的猪肉,四只腿剁成火腿,冷却腌制在专制的肉桶里,腌上二十日至一个月,然后捞出洗净风干,制成美味的街源火腿,成为著名徽菜“长陔三宝”中的主料。
“腊八”是传统的卫生日,到了那日,各家各户会用“凤尾帚”把屋里屋外打扫一通,以一室洁净迎接新年的到来。
“长工短工,二十四日下工”。腊月二十四是小年,从这一天开始,经商的、做手艺的、当先生的乃至打长工做短工的,都要下工,回家忙着筹备年货。虽然现在货物充足,但徽州地区不少人家仍会在年前做些油煎豆腐、白豆腐,打糖切面包饺子,炒各类果子,以备过年享用。
除夕早上,家家户户起早煮粥撩饭,米汤和面后用来贴春联门神,挂红灯笼,堂屋上横头摆设“五侍”,挂上祖容画像,堂室焕然一新。柴灶煮羹,主料是玉米粉、猪大肠,伴有大蒜、大茴、笋干、洋角干、白菜干、木耳、香菇等各类辅料和香料,村里只要有一家开始煮,家家都能闻到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礼仪徽州的街源人,普遍崇尚尊宗敬祖的孝道。早餐后,主人带上家人及金银香烛纸等祭品,先祭祀神灵,再上坟祭祖。中午“谢神”,在门口摆设香案,用猪头三牲祀拜,即奉谢神灵上祖保佑一年来的平安吉祥,五谷丰登。年夜饭前,家庭主妇还要进行“送灶”上天过年:用米粉做成的元宝十二个(闰年十三个),盛于盘内,从河里盛来一杯清水,将灶母衣帽、蜡烛等一起摆放在灶台上,锅灶内烧上柴火,一边上香礼拜,一边口念:“……一杯清水一浓烟,送我灶司上青天,上天奏善事,下地保平安。 ”
一切忙过,一家人围上一桌,品尝团圆年夜饭。长者还给小孩子发红包“压岁”。席毕,围坐在火炉旁,一边吃果子,或谈天或打牌或看央视春节晚会,一直守岁至新年的到来。时钟敲响十二点,万家灯火齐亮,鞭炮烟花怒放,这一刻,真正进入到“炮竹一声除旧岁,欢歌笑语迎新年”的高潮。
难忘古时的除夕午夜,更具有神秘的色彩。深夜零点,村中“义合大社”社头开庙门,族头开祠堂门,家家户户开大门,接天地。此时,家中摆香案,家主先到门外朝东南西北中五方朝拜,上香,随后拜门神,接天地进家。后在堂前香案上上香朝拜,敬茶敬酒。门外放爆竹。此后,大人小孩手拿红灯笼到上庙、下庙拜菩萨,谓之“出神”。出神时人极多,但互不问候,无人讲话,各拜各的,拜完就走。除夕夜的火盆不能断火,也不能烤东西,因为传说这个火盆是给土地爷用来烤火的。
古言道:“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过节时,因为人们都赋闲在家,民俗活动更为频繁。初一一大早,人人换上新装,家家户户开门接“菩萨”,即“接神”。家中摆起香案,桌上摆设果子、寿糕、寿面等,从初一日起,当地的六支祠堂按顺序接菩萨,全村男众齐出,抬菩萨、打锣鼓、吹唢呐、放爆竹、驮銮架等等,一直忙活到初八日送菩萨回庙结束。下午晚上都要唱徽戏,一直唱到正月十八。整个过节期间,徽州各村都热闹非凡,繁华场面堪比苏扬。
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地不少村庄会用游行来展示“唱灯棚”,到处的烟花爆竹更是掀起一个小高潮。这天清早,家庭主妇没忘了做好“接灶”的仪式,不然的话,灶师爷就不帮衬她做饭烧菜了。
正月十八后,家家户户撤去容像,将纸灯、红灯笼一起焚烧,过年到此落幕。
现在的正月里,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着各类民俗活动的繁杂,但大人小孩们一直保持着向邻居乡亲老人拜年问候祝福的好习俗,有的村里会邀请徽剧戏班传人来村里唱戏乐几天,重现以前过春节时的热闹场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江海)“领导没跟我说过,这事我搞不清楚”“我很忙,不是为你一个人办事。”……从8月份开始,歙县在桂林镇试点乡村干部“负面言行清单”管理,为村干部言行立规矩。歙县县委组织部主要负责...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