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省公路部门联系公路行业转型发展实际,以“微笑服务、温馨交通”为载体,以“修路修身、养路养心”为理念,坚持“用公路文化凝聚人心,用公路文化变革管理,用公路文化规范行为,用公路文化打造品牌”,大力推进“建设高品质公路、塑造高素质队伍”,全力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进取的行业文明新风尚。
通过大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遵循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符合公路发展战略、反映行业特色的公路文化体系,全省公路行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行业文明创建的新路径,展示了行业文明的新品牌、新形象:
——“修路修身、养路养心”理念被交通运输部推广到全国公路行业,对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示范作用。
——全省公路行业共有17家单位获得国家级先进称号,71家单位获得省部级先进称号,474家单位获市厅级先进称号。——7位同志获国家级先进称号,45位同志获省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先进工作者等称号。——省公路局被安徽省委评为 “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全国交通行业文明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省直文明单位”称号。
一个理念: “修路修身、养路养心”深入人心
在省交通运输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经过不断地探索,明确提出了“修路修身、养路养心”理念。从近几年的公路文化建设实践来看,这一理念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广泛认可,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易说易行,每个人可以结合工作实际,从每件小事、实事做起,实实在在地践行这一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修路修身、养路养心”理念,广泛凝聚了全省公路人的智慧,体现了公路行业 “人路和谐”、“人路协同”的文化特色,也因此成为公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这是行业实践与行业精神的高度统一。 “修路、养路”是公路人要把路的文明与文明的路奉献给社会,“修身、养心”是公路人在奉献精品公路、优质服务的同时,大力提升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一“修”一“养”传承“外修内养”的传统文化精髓,由路入身,由身入心,精炼地概括了公路行业的职责,体现了公路人服务民生、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这是公路人奉献社会与完善自我的高度统一。自古以来,修路架桥就是“善事”,公路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造福社会,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修养,在打造坦途中完成自我升华。修路的征途上也修出了开拓创新、求实进取的人生境界,修出了“愿做小小铺路石”的精神操守;养路的历程中,也养成了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
这是公路人立足平凡与追求高尚的高度统一。修路、养路的工作是平凡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精工细作,犹如春雨 “润物细无声”,于细微处见真章,于平凡中见真功。公路人把心放在路上,把路装在心里,像铺路石一样默默奉献,又在这平凡中锻造坚韧、朴实、创新、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一定能够像公路一样不断延伸。
三个维度:让公路文化见形象、见行动、见行为
行业的文化建设既需要在物质层面展现形象,更需要在精神层面转化为行为规范。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要在制度层面上,让强化文化 “软实力”之手更加“硬”起来,确保将文化建设真正落到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的具体行动上。
从物质基础维度来看,公路文化建设,首先要通过精品化、易识别的外化载体,充分展示独特的公路文化形象。
让公路文化引领精品化、高品质的“文化公路”建设,既是在物质层面上展示外在的形象,更会给公路沿线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全新变化。205国道皖南段、环巢湖公路、大别山旅游快速通道……近年来,全省公路行业因地制宜,在公路建设着力注入富有地域特点、行业特色的文化元素,塑造具有徽风皖韵的文化公路。统计显示,5年来,全省安徽公路行业累计实施了部、省、市三级共计20条1285公里的“文化示范路”创建工程。在日新月异的江淮大地上,优美的风景沿着公路线而延伸,正在成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点多面广,是公路人工作的突出特点。目前,全省共有393个公路基层站所,在各地承担着保障畅通的职责。大力开展标志标识规范化建设,让所有基层站所以及公路维修、养护工作中的交通标志、机械、车辆以统一规范的形象和面貌对外展示,有力提升行业形象。
在提升基层文明形象的同时,公路行业也加强了“文化机关”建设。统一了机关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了单位文化标识。同时,着力打造文化长廊,全方位、多样化展示“修路修身、养路养心”的理念,以文化装点环境,以环境烘托文化。
从行为规范维度来看,公路文化建设,重在通过引导广大职工加强内在修养,在日常工作和行为的点滴中体现文化建设成果,不断提高行业文明程度。
全省公路行业注重通过树立典型,引领职工见贤思齐。通过开展全省公路系统“十佳人物”社会评选活动,并采用巡回演讲、网络视频等形式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为公路文化建设乃至全省公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典型引导作用。
强化示范引领,是树立行业文明新标杆、新风尚的有效路径。近年来,公路行业涌现出黄山市公路局歙县分局、合肥市公路局肥西分局、淮北市公路局直属分局等一批文化建设示范,引导各地纷纷行动,通过努力打造示范和标杆,整体地提升了行业的文明程度。公路文化示范单位成为公路行业向社会展示文明形象的新亮点。
从制度保障维度来看,公路文化建设,根本在于强化机制建设,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真正见行动、能落实。
在健全组织管理机制上,全省各级公路部门把公路文化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加以推进,纳入了年度“千分制”责任目标考核范围,实现文化建设与公路建设管理同布置、同落实、同考核,形成了工作合力,使公路文化工作不但在“层”上得到落实,而且在“面”上也得到拓展延伸。
在完善资金保障机制上,省公路局加大了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在文化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部门进行经费补助。在新改建工程、大中修工程、应急工程和安保工程建设中统筹安排经费,做到文化工程与项目建设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为公路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切实推动了全行业文化建设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四个结合:用文化力量营造畅、安、舒、美出行环境
“修路修身、养路养心”理念,落实到公路的行业的发展使命上,这就要求在推进公路文化建设中,紧紧围绕公路中心任务,将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窗口服务展示文化,用公路工程塑造文化,用养护管理提升文化,用路政管理延伸文化,让公路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真正落实到为广大出行者营造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上。
通过与窗口服务相结合,公路文化建设全力推动着“微笑服务”走向全省乃至全国。
“微笑服务,温馨交通”,已经成为全省18.7万公里公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服务品牌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走向全国,根源就在于,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主线,用文化的力量创新服务,用文化的力量激发热情,用文化的力量升华内涵,真正形成了 “一笑、二礼、三心、四创”的创新性服务流程。一笑,即微笑服务。二礼,即举手礼、注目礼。三心,即热心问候、精心服务、衷心祝愿。四创,即创文明职工标兵,创文明窗口,创文明行业,创温馨交通、人民满意交通。
通过与工程建设相结合,公路文化建设正在升华为“五色绘皖韵,一路读安徽”的全新公路建设理念。
在积极创建文明示范路的基础上,全省公路行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开展文化公路建设尝试,在公路上注入富有地域特点、行业特色的文化元素,塑造具有徽风皖韵的文化公路。结合道路改造升级,在提升公路服务功能的同时,赋予公路全新文化内涵,让每一条道路都成为徽文化的展示窗口,成为广大出行者“阅读”地域特色的橱窗。
通过与养护管理相结合,公路文化建设正从细节上持续提升着公路基础设施的文化品位。
全省公路行业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养护监督检查考核体系,实现养护经常化、养护预防化、养护精细化、养护科学化。在精细化、科学化的养护中,公路部门结合公路沿线地方文化实施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营造出了人性化、特色化、生态化的路域环境。通过举办全省公路养护技能大赛,加快了全省公路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提升公路精细化养护、人文化养护提供了人力资源上的保障和支撑。
通过与公路治超相结合,公路文化建设正在探索柔性和谐的管理路径,营造文明温馨的出行环境。
公路文化建设,体现在路政执法过程中,就是积极推广“六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致礼、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暖心、一腔热情办事、一句再见道别,倡导使用文明用语,杜绝工作忌语,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效能。
促进公路管理的“放管服”改革,省公路局积极完善行政许可网上审批功能,实现了与交警的数据交换和联合审批,方便群众办事。同时,正在改变传统拦截的治超模式,启用动态检测设备,实现不停车超限检测,实施“非现场执法模式”,实行人性化执法、亲情化服务,引导驾驶员主动消除超限超载行为。
公路文化建设,通过全力展示和谐公路、温馨交通的行业形象,大力营造的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让公路文化建设的成果,最大程度落实到增强广大出行群众的获得感上。
新闻推荐
歙县讯近日,歙县消费者协会接办消费者投诉一起,投诉人反映其于2016年6月在该县王村一家木门厂订购并安装了6扇木门,安装的木门分列三层楼中。现发现一楼木门门套出现油漆起包现象,破除表层后发现白蚁...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