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志伟
方增威1943年出生在歙县唐里乡一个竹林环抱的小山村周岭山,人称“中国第一竹脑画怪”。画怪的人生经历平凡中见传奇。年少时,怀揣着画家梦,他考进徽州师范学校进修,又走上赛川小学、平川小学的讲台。他画水粉画、漫画,也画油画,画了校内画校外,画了东村画西村,方圆几百里都知道有个会画画的方老师。1970年,全县宣传思想工作现场会在他家乡唐里乡召开,方增威为之绘制作品,并走上专业的写写画画之路。
从穷乡僻壤的唐里乡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歙县,从教学之余的偷空涂鸦到以写写画画为业,方增威如鱼得水。他在迎来以绘画作为自己毕生事业之时,也锁定了以国画专画竹子的方向。不过,一位画界友人提醒:要论细竹,你画得再好也画不过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要论粗竹,你画得再好也画不过中央美院的卢坤教授;要论风竹,你再画得好也画不过石涛;要论怪竹,你再画得好也画不过八大山人。这盆凉水泼得正中方增威的要害,他幡然醒悟,是啊,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画家区别于画匠也在于创新。从此,“创新”成了一个最大的难题,时时困惑着方增威。
1985年的秋天,他背着画夹又一次登上家乡的竹山写生。坡陡路滑,方增威突然被一根竹鞭绊倒,整个人倒在地上沿着山坡下滑,危急之时,方增威终于抓住一根竹子,紧紧抱住它,总算止住滑入深渊的险情。当他正要往山上爬行时,猛然发现不远处一根被洪水冲去了根部泥土的竹子裸露在外的根部(竹脑)竟然是那么的漂亮,每一环竹节,每一缕根须都是那么的沉雄、有劲,尤其是那竹脑旁斜伸出的枝桠上,细细竹叶在风中舞动。一个灵感刹时蹿上方增威的心头:竹高千尺离不开竹脑,没有竹脑何来竹?为什么从古到今却没有画家注意到它呢?他打开画夹,飞快地面对这根竹脑画了起来,疼痛顿时抛之脑后。
方增威面对自己画夹上的竹脑写生画,越看越觉得有一种美感,越看越觉得心中豁然开朗。他收起画夹,疾跑回家,扛来锄头,把这根竹脑完整挖出扛回家中,摆放在凳子上,又一连画了好几幅。于是,中国的第一幅竹脑画,诞生在1985年秋天的歙县唐里乡。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吟诵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咏竹名句,却一直疏忽了 “是谁在咬定青山”的问题。方增威说要感谢那重重的一跤,不但使他捕捉到这个灵感,而且一直“咬定竹脑不放松”,专画竹脑画,成为中国第一竹脑画怪。这“怪”当然指的是他的题材之怪,专画凡人难见、别人不画的竹脑;同时,这“怪”也指他的竹脑画怪异的绘画技法,而这些技法也只属于他的创造。他的画室里,赫然立着他自题的“勤学苦练,独树一竹”的八字座右铭。
由于竹脑画的稀罕,方增威和他的竹脑画很快就在中国画坛刮起一股旋风,竹脑画登堂入室进入千家万户,进入展厅,印成挂历。1998年,他的《雅韵》获全国美展一等奖,《墨竹图》获精品奖,《竹脑画》获张大千诞辰100周年华人书画精品展金奖;1999年,他的几十幅竹脑画应邀赴美在纽约举办个人画展;2002年,方增威书画展在苏州吴作人艺术馆举办。现在,他的竹脑画已经被多国收藏家收藏。在很多展览上,偌大的一个展厅有很多幅竹画从画家们的笔下诞生,却只有他一人单画那竹脑,而且把竹脑画得那么美丽、传神,那么富有诗意。
新闻推荐
爱心涌向山里娃新年“鞋盒礼物”第二站送往歙县吴家坦教学点 为孩子们提前过圣诞
新年“鞋盒礼物”第二站送往歙县吴家坦教学点 为孩子们提前过圣诞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