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截图□ 记者 李小云 文/摄
晨刊讯 网购了一块“古法2两”的徽墨,然而实际称量中却发现,这块徽墨实际重量仅有“46.9克”。11月24日,辽宁丹东消费者刘先生向黄山晨刊投诉称,自己通过网上一个名叫“墨砚堂”的网店购买了一块徽墨,却不料“缩水”严重。更让自己气愤的是,向店家反映后,店家却称“墨是刚制好时称重的,损耗为水分。”当天下午,记者联系了“墨砚堂”客服后得知,“墨砚堂”在歙县,但客服却表示对此事不知道。
网购徽墨严重“缩水” 消费者投诉
刘先生称,自己是一名书法爱好者,平日里很喜欢徽墨。今年“双11”前,自己上网看到“墨砚堂”正在做促销活动,于是在“双11”期间以20元的价格购买到了一块“龙凤呈祥”墨。
“店家在销售时称这块墨的重量为‘古法2两’,按照现在的计量标准,应该在60克左右,但我使用家里的小型电子称称重后却发现仅有‘46.9克’,缩水达13克之多。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向店家反映后,店家却告诉我,墨是刚制好时称重的,损耗为水分,目前行业就是这样规定的。”
刘先生说,行业是如何规定自己并不清楚,但自己买到的这块墨重量不足却是事实。“虽然价格不贵,但我觉得商家的诚信让人怀疑。如此经营,影响的不仅是黄山的形象,而且是徽墨的声誉。”
客服表示对此事“不知道”
11月24日,记者根据刘先生提供的网店地址,找到了这家“墨砚堂”。主页面显示,网店经营“书画墨、纯松烟墨条块”,价格为27元。按照网店上留下的手机号码,记者拨打后进行了咨询。不过,一自称为客服的女性工作人员却表示自己不知道,“每天发那么多包裹,忘记了。”随后,记者询问“墨砚堂”的经营地址在哪里,该工作人员表示在歙县。但记者进一步询问详细地址时,该工作人员以不方便说挂断了电话。
“缩水”如此之多 有欺骗嫌疑
当天下午,记者联系了黄山市徽墨传承人、市人大代表汪培坤。他告诉记者,目前在制墨业内,只允许误差在±0.3克,但如果一锭墨的重量少了13克之多,卖家就有欺骗嫌疑。“之所以允许误差在±0.3克,是因为在制墨过程中,不同的工人下料时有所不同,但要保证在误差的范围内。”
汪培坤说,所谓的“古法”,是按照老称16两计算的,1两相当于现在的31.5克,因此,按照这一计量单位,“古法2两”应该在63克左右,而店家所谓的“墨是刚制好时称重的,损耗为水分”的“行规”,也是不存在的。“目前我们要求工人在制墨时一定要足称,也是在努力维护徽墨的信誉。不过,市场上出现的一些缺斤少两现象,连基本的诚信也缺失了。”
新闻推荐
□ 洪科 张向平晨刊讯 近年来,歙县深渡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织牢民生工程补助类资金发放安全网,让资金安全有效地发放到农户手中。该镇建立健全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和资金...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