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为艺有道勇攀高峰

来源:黄山晨刊 2015-10-21 15:19   https://www.yybnet.net/

□ 吴宪鸿

走近黄宾虹美术馆,一尊高大的塑像矗立眼前。哇,别具一格的塑像,从未见过!人们先惊叹它构思的大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雕或塑,而是绝大部分用了堆砌;人们再惊叹它材料的普通——不是名贵的汉白玉,不是闪光的鎏金铜,而是徽州老青砖;人们更惊叹它形象的真实与抽象的造型相统一——头部精雕细刻,其他的则是写意而粗犷的。此塑像选取奇特的雕塑材质,采用简洁的雕塑语言,宾虹大师那端庄严谨的气势和潇洒飘逸的风采,活脱脱地跃然于众人眼帘。人们在啧啧称赞这一具有独特魅力的雕塑作品时,必定会探询其来龙去脉,于是,该塑像的作者——歙县工艺美术大师石道峰的大名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石道峰与石确实有缘,缘分犹深。他姓石,这是传承家姓而来的。但他的确迷恋于“石”,爱到了骨子里,年轻时开始与“石”接触,取了个笔名就是“石头”;后几十年与“石”打交道,几近忘我的境地,又被朋友们称之“石痴”。

“为艺有道”,这是石道峰常常记在心上,挂在嘴边的。此道首先是做人之道,“从艺先做人”,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并把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罗丹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为人不正,落笔无法。其次是从艺之道,如何学习,如何应用,如何发扬,石道峰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令人叫绝的是,他把做人之道与从艺之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艺术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接触石道峰不久,笔者认为,他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首先得益于他思想开放,力求上进。作为一个旌德人,石道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就被招工到蚌埠玉雕厂旌德分厂工作,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虽然他已喜欢上玉雕并有所造诣,可他不满足,抱着对老徽州不舍的情结,对徽州三雕和歙砚雕刻无比的向往,于1980年春天来到当时的歙县工艺厂参观。走进陈列室,他惊呆了,如同走进艺术之海,那些造型各异、琳琅满目的歙砚、徽墨和三雕作品以及彩色照片深深地吸引了他。他留下不走了,后调动不成面临被开除的境地,就多次续假,一年多后终于“曲线调动”进了歙县的古建公司,之后安家在徽城,成了真正的歙县人。1994年,为了更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又迈出了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下海,开办了老歙砚石斋,专攻雕刻,艺术大进。2002年,他赴京参加第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九龙戏乾坤》和《汉简》两方砚雕作品分别荣获银奖和优秀奖。

砚雕大师方见尘很欣赏石道峰的求艺态度,说他尊敬师长,虚心好学。当年,他没有名分地留在工艺厂,生活很困难,但他不退缩,一直跟着砚雕大师方见尘学习,端茶送水,研墨磨刀,跑前跑后,共同生活,得到不少真传。方大师曾不吝赞赏之词,在多个场合称石道峰为他的“高足”。1985年石道峰专程到上海刘海粟艺专学习,虽然经济拮据,他宁可早上饿肚子,中午晚上各吃一碗面条,却风雨无阻,从不缺课。回忆那几个月的学习生活,他非常欣慰,因为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艺术修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久就被上海技术美学学会吸收为会员。此后,他任歙砚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他曾经九上黄山写生收集素材,参加了巨砚《八百里黄山图》的制作,艺术大师刘海粟欣然为该砚题词——“国之瑰宝”。

在歙县砚雕界,许多人提起石道峰,都说他工作踏实,博采众长。他原是搞玉雕的,人物山水、飞禽走兽、香炉摆件,无所不能;30多年前他一调到古建公司,就投身多景园工程,他跟着方见尘设计假山,雕塑仙鹤,后又参与南京一个仿古牌坊的建造,搞起了石雕;当然,他更多的是学砚雕,从事砚雕的艺术创作。对多种艺术门类的专攻,他融会贯通,受益匪浅。现在,走进他那六十多平方米的工作室,先不论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砚雕作品,单是那两块巨型石雕壁画,必使人瞠目结舌。《八百里黄山》长155cm、宽70cm、厚5cm,这已不算小了吧,而《杭州西湖全景》更为巨大,长2500cm、宽70cm、厚15cm,重量超一吨,由八个壮汉抬进来的。这两幅还有待最后打磨的作品,以壁画的形式,传统的技法,在师古的前提下不拘束缚,再结合他自己多年来对中国画理论、笔墨技巧以及章法的理解,贯穿了歙砚以刀代笔、点与面、线与面之间的关系,大胆取舍,刀法自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整体上描绘黄山的气势磅礴,摹绘西湖的格调清新,具象上都是成熟严谨,细腻入微的。

全国工艺美术界的行家对石道峰赞誉有加,时时激励他努力前行,勇攀高峰。几十年来,石道峰一直为挖掘歙砚传统工艺和开创歙砚艺术新路不断探索。他的作品构思巧妙,特别善于利用石料天然形态和纹理,将这些原本没有生命的石头注入了他自己的艺术思想,使他们成趣天然;在雕砚技巧上即师法古人又不拘泥于古法,不断开创砚雕新风,风格虽古朴而不呆板,线条既流畅而又不趋于浮华,从整体上见气度,于细微处见精神。他的作品题材广泛,神话故事、现代美景,人物山水、花鸟草虫,无不涉足,一方方冰硬的砚石在他手中神奇般地变为一件件令人爱不释手的珍宝。他的作品不仅被国内众多名家收藏,还博得台湾、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行家高度赞誉。

石道峰崇尚“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没有傲骨”的性格,为此,他根据其意设计和制作了《存节》,在选材上因型因色,巧妙施艺,一段段竹节简洁大方,不拘一格,观外表刚劲不屈,察内里虚怀若谷,更喜竹蔸边幼嫩的小竹子正拔节生长,给人返璞归真,生动自然的美感,继而被“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廉洁精神所鼓舞。这方美砚,多年前就为著名鉴赏家、书法家杨仁恺老先生所珍藏,并兴致勃勃地为他题写斋名——“老歙石砚斋”。

“赤壁怀古”,是不少雕刻家都钟情的故事。石道峰的砚雕作品《赤壁怀古》,取众家之长,充分利用天然石材,把石料上的“眼”作为圆月,巧色施意,利用纹理雕成水纹及波浪,自然天成,而泛舟及人在细节处理方面恰如其分,赋情于石,展现出浓厚的人文特色,观之似见其人,犹闻其语,实为精品之作。

《新安秋趣砚》是石道峰砚雕上的一座高峰,因为它最终荣获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该作品整体圆润饱满,其砚池为江水,高大的古松,矮小的草棚,两位观景人近看清澈的降水,远眺巍巍的高山,指指点点,面色从容;更巧的是,利用石皮,或雕微黄草木,或雕轻云薄雾,远山上的楼台亭阁若隐若现,宝塔如剑,天高云淡……它依石构图,却构思巧妙,妙不可言,图案看似简略,却随型赋意,意韵深远,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无愧为当代歙砚中的珍品。

当别人赞赏石道峰在全国获金奖,并就任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理事会理事时,他总是微微一笑,谦虚地说:“成绩是过去的,未来还须更加努力!”

可以肯定,凭石道峰多年的工作经验、扎实的艺术功底、深厚的技艺积累和对石雕艺术的不懈追求,他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一定会再现徽雕精湛的技艺,一定会圆梦歙砚,登上一座高于一座的艺术巅峰!

新闻推荐

两起拾金不昧温暖人心

□ 宋杏财 赵文平 记者钟伟晨刊讯 10月16日、10月19日,屯溪、歙县两起拾金不昧事迹让人温暖。10月16日晚8点40分左右,黄山徽文化产业园入园企业——黄山若拙园盆...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为艺有道勇攀高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