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李晓洁 记 者 程向阳
不敢出门,害怕上下楼梯,儿子见了都怕她,丈夫为照顾和陪护她不能打工挣钱,家里的公婆还要她和丈夫赡养……家住徽州区岩寺镇祊塘村里庄组46号的柯春仙是一位癫痫病患者,今年37岁的她已有25年的癫痫病史,长年的疾病,消耗着这个千疮百孔的家,摧残着这个弱女子。
整洁贫寒的家
一个常发癫痫的女子
柯春仙的家是一幢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房子,在家家户户都盖起新洋楼的祊塘村,这算是一幢“老房子”了。
拉开堂前的防蝇帘,一个老式吊扇呼呼旋转,客厅内,一个老式自鸣钟,一台旧电视机,还有一个破旧的皮沙发。柯春仙的妈妈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女儿结婚时的嫁妆”。
今年37岁的柯春仙是一个癫痫病患者。近距离观察柯春仙,发现她的手臂上有多处伤口,皮肤多处黑紫脱皮过敏,经询问得知,伤口是她前一天因癫痫病发作从楼梯上滚下来受的伤,而皮肤过敏是服药导致。
“今年光是6月份我就发作了十几次,有时甚至一天好几次,这个月到现在也发作了4次,每次发作我都会摔得手破脚破。”柯春仙说,自己是12岁时得的癫痫,第一次发病是在高中。从那以后,柯春仙的癫痫病开始加重,每年都会发作,身体也愈发消瘦,结婚后的那一年,她的体重一度从150斤瘦到70斤,形同枯槁。而自今年元月16日,她的父亲病故后,她的病情愈发严重,过度的悲伤和刺激使她病情发作的次数更加频繁。
四处求医无果
家庭负担过重
柯春仙的父亲在世时,对她格外疼爱,自从她得病后,只要看到有关治疗癫痫的广告,都会不远万里带她去治疗。多年来,柯春仙去过北京、上海、合肥等地求医,但都没能治愈。
今年5月,她的丈夫又带她去了上海华山医院治疗,却被告知此病无法痊愈,只有终身靠吃药控制。柯春仙说,药物的副作用很厉害,自己饱受药物过敏之苦,甚至有时出现脱发和视力模糊等症状。但是如果没有定时定点服药的话,癫痫就很容易发作,发作后还伴有头痛和失眠,痛苦不堪。
柯春仙告诉记者,由于多年看病花钱,家中的负担日益加重。仅今年以来,就花去医疗费6万多元。巨额的医药开支让她家入不敷出,加上欠下的一万块外债,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如今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柯春仙的丈夫是一位泥瓦匠,记者采访当天,他正在歙县某工地浇水泥路。由于担心随时发病,柯春仙根本不敢外出,几乎丧失了劳动和挣钱的能力,因此家中的重担完全落到了丈夫一人的肩上。但由于要照顾和陪护,今年以来,丈夫只打了30天工,收入甚微,导致经济拮据。
柯春仙的母亲今年已经63岁,由于身体多病已无法给她提供过多的帮助。而她的公公今年又因患脑瘤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因此她与丈夫还要承担起赡养公婆的义务。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抚养14岁的儿子,生活的重担几乎将这个家压得喘不过气来。
期待爱心救助
给予家庭希望
柯春仙患病至今,不仅身体承受了极大的痛苦,精神也遭受了极大的摧残。随着父亲的过世,关心她的人越来越少,即便是亲生的儿子,由于经常看到妈妈发病而不敢亲近她。因此,柯春仙的情绪一直非常低迷,加之病情反复,她几乎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
生活的重担,疾病的折磨,深深摧残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而据柯春仙说,自己一年的药费需要几千块,现在已难以为继。面对困窘的家庭状况,柯春仙整天在家哀声叹息。
记者手记:对于一名病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宽慰和快乐。这一方面来自于家庭监护,一方面来自于生活的基本保障。据医生说,癫痫病患者要保持好情绪,周围的人尤其是亲友要多给予关爱,尽量避免患者情绪上的过激和波动,否则在害己的同时还容易成为社会的公害。但依柯春仙家庭目前的状态,显然都是不够的。建议其家人对柯春仙更多的关爱,同时当地政府部门能否从社会保障上给予帮助。
新闻推荐
今天这歌,我听出了特殊的情感“唱支山歌给党听”走进革命老区歙县岔口周家村
□ 见习记者 李晓洁记者 汪悦 汪嫒晨刊讯 一首首激昂的革命歌曲催人奋进,一段段厚重的革命历史让人激动。8月12日,2015大型公益活动“唱支山歌给党听...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