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来路苍苍横翠微——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派版画代表性传承人潘荣明

来源:黄山晨刊 2015-07-07 15:46   https://www.yybnet.net/

□ 孙 洁

潘荣明,歙县深渡中心学校教师,爱好版画、根艺、摄影,尤工于黑白木刻。2008年11月被安徽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派版画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2月,歙县电视台《岁月》栏目以《徽派版画不了情》为题,对他做了专题采访并播出。

皖风徽韵,浸入版刻

二十六年前,二十一岁的潘荣明毕业分配在离家百里之外的一个偏僻小山村任教,绵绵群山之间,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交通不便。山里的冬天特别冷,每当夜幕降临,外面一片漆黑,万籁俱寂。选修过美术的潘荣明与青山绿水相伴,白天画速写、寻树根,晚上在灯下雕刻版画、制作根雕。日复一日,他把眼前所见的自然风光、山村小景和古徽建筑画了一遍又一遍。当时只想以作画和制作根雕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和打发清冷的假日。待到沉迷之后,手中的笔和刀就再也放不下了。不论外出游玩还是出差学习,他身上总带着速写本子和相机。

那时的生活是清贫的,艰苦的,但精神却是愉悦的,蓬勃的。天道酬勤,渐渐地,潘荣明在版画、根艺、摄影等方面有了一定造诣,尤喜黑白木刻。1989年他的第一幅版画作品《村口》在《黄山日报》发表后,其版画作品先后在《黄山日报》、《安徽教育》、《安徽教育报》、《美术大观》等省市刊物发表六十余幅。1990年10月获《美术大观》等单位举办的全国第二届速写大赛三等奖;1991年7月其版画作品在歙县文化局举办的“歙县庆祝建党七十周年文艺作品征集评奖”中获优秀奖;1998年9月《黄山日报》对他及其版画作品做过专栏介绍。1998年10月黄山有线电视台对他做过专题采访并播出。2004年12月在歙县文化局举办的“徽州文化长廊”书画摄影大赛活动中获二等奖。

徽州多山,碧玉般的丛山之中矗立着一幢幢的古民居、祠堂、庙宇、楼阁,参差错落,檐牙高啄,粉墙黛瓦,鳞次栉比,令人心驰神往。潘荣明的家乡就在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美誉的国家4A级风景区——新安江山水画廊内。新安江两岸环境极佳,呈现高山林、山中茶、低山果、水中鱼的立体生态格局,与掩映其间的古村落、古民居交相辉映,画里青山,水中乡村,宛若美妙的山水国画。清丽的徽州山水,秀雅迷人的景致,积淀深厚的人文,潘荣明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生活、工作,饱受大自然的熏陶,吸收了古徽州灵秀之气,为他的艺术创作增添了自然、清秀、纯真的气息。

历史入画,文化相随

自从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派版画代表性传承人后,潘荣明先生就沉下心来,认真钻研徽派版画的发展历史与艺术风格。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潘荣明比别人更多地追溯和理解徽派版画的渊源和韵味。徽州版画是由古代徽州书画家、刻工、印刷人员、书坊业主共同努力,经过长期及好几代人开创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特有的艺术风格。随时代变迁和印刷技术进步,从铅与火的时代到现在光与电的时代,徽派版画原创其作为交流的用途已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但徽派版画精工的技艺、精美的艺术性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下来,既具有史料价值,又具有极高的艺术品位和欣赏性。

徽派版画在结构上以单线为主来叙事铺陈,重视诗情画意,构图充实饱满、讲究设境立意和装饰效果。镌刻刀法细腻,线条一丝不苟,以流利工致、精雅绝伦、秀丽纤巧、生动明快的格调及朴厚遒劲的品格、浓郁的乡土风味著称。既然是传承,潘荣明觉得就是要学习和吸收古徽派版画,汲取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滋润和提高文化素养,借鉴前人的技法、先贤们创作的严肃认真态度,保持徽派的优秀传统,保持地方乡土传统特色,力争使古老的徽派版画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的艺术生命力。

古老的徽州,依然保留着淳朴的民俗风情及优良的文化传统,优美的徽派古建筑尤其是砖、木、石、竹四雕艺术和徽墨、歙砚等精湛高超的雕刻技艺,给人以传统艺术美和艺术技巧的熏陶。这二十多年,潘荣明几乎走遍了徽州的山山水水,面对伟岸精致的徽州古建筑,他用画笔和相机为家乡描容,用心揣摸徽州四雕的精湛技艺,在参观游历中感受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然后,操起刻刀,一一描摹,记录,咂摸,品味和升华……

《星光璀璨——黄山市特色人才群英谱》、《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图谱》、《徽州技艺》等书均收录了潘荣明的艺术简历和主要作品。

非遗传承,师者情怀

作为一名教师,潘荣明在忙碌的教学之余,自己不断学习版画知识,在写生和创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版画技艺;还利用学校的美术课,向中小学生介绍徽派版画,通过艺术鉴赏的方式,将徽派版画名家的作品和自己创作的作品,制成精美的PPT课件向学生展示,激发学生对徽派版画的兴趣,同时也简单介绍徽派版画的历史、特点以及制作方法,指导众多学生动手创作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徽州,理解版画,热爱家乡。

特别是担任了乡村中学少年宫的指导老师和版画室辅导员后,潘老师更是积极做好非遗的传承工作,牺牲了许多周末和业余时间。潘荣明说,作为教师,同时作为徽派版画的传承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让我们的下一代了解这一艺术,让更多的人喜欢徽派版画,说不定,将来在这些学生中,就会出现徽派版画的爱好者,甚至出现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大家。

我曾经得以参观学习潘老师的作品,在他的代表作《江畔》、《小河·老屋》、《瑞雪》等作品前注目良久,沉思良久;也曾经欣赏过他的多幅学生作品,稚嫩中透着徽韵,雕工细密,或拙若画沙,或富丽典雅,既有潘老师的文人书卷气,又体现出一种民间的朴拙之美。

“久知图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我师”,潘荣明以故乡的风物为师,又以刀为笔,为故乡的风物描容,潜心学习徽派版画先辈的精工技艺,既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又努力发展创新,勇于探索前人没有探索的领域,并力求为家乡的孩子们做些实在的教育推广活动,实属不易!

雅哉徽文化,悠悠版画情。对于徽派版画,潘荣明虽非师徒相传,父业子承,但作为徽州人,他深感有责任、有义务为曾经空前繁荣的徽派版画发扬光大作出应有的贡献。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李白的诗: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是的,潘荣明老师一路走来,历经坎坷和风雨,终于站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派版画代表性传承人的位置上,回望来时的路,一定有更多的感慨、欣慰和快乐……

新闻推荐

七七事变纪念日77岁老党员交纳特殊党费

□ 程丽芬 记者 钟伟晨刊讯 “我叫周复明,是一名老党员,这是1177.94元的特殊党费,希望组织收下。”7月7日,歙县昌溪乡党委组织办迎来一位老人,他用微微颤抖的双手将一个...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来路苍苍横翠微——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派版画代表性传承人潘荣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