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于1934年未修建公路前,黄山南大门门坊位置场景。
摄于1957年游客在建成不久的南大门门坊处合影留念
摄于上世纪70年代早期1963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在黄山题写了“黄山”两字。此后,门坊上换成陈毅题字。文革期间,门坊上方曾树立“毛主席万岁”标语牌。
摄于1956年1956年,黄山管理处建设南大门门坊。建成之际,恰逢时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书法大师舒同第三次来黄山,他书写了“黄山公园”四个字。图为刚建成时的南大门门坊。
摄于1959年1958年,歙县发动民工拓宽汤口至温泉公路路基,提高了通往南大门门坊的公路等级,路基拓宽至6.5-7米,路面加宽至3.5-4米。图为路面改造后的景况。
摄于1997年1990年12月,黄山成功入选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为此,黄山管理部门在南大门门坊下建设了一个世界遗产标识,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图为申报世遗后的南大门门坊。
摄于2005年2003年,黄山管理部门对南大门门坊进行简易改造,拆除了门坊下方的世界遗产标识,游人可以穿行门坊。此后,陆续对门坊及周边环境进行过几次维护,包括拆除架空电线、重建遗产标识等。
摄于2012年2010年,黄山管理部门开始实施南大门综合整治工程,全面规划改造南大门周边环境。其中,对西边山脊尾端进行挖方处理,取直了线路,拓宽了路面。改造后,南大门整体环境与门坊相协调,成为黄山风景区进山第一个亮点,很多旅行社将此处作为参观点,让游客拍照留念,诸如黄山国际登山大会等重大活动也在此举办。黄山南大门门坊位于汤口进入黄山腹地的公路上,距离汤口1公里、温泉3公里,两层牌楼,高12米,宽10米,4根立柱。整体颜色为红、黄、白,既古朴典雅,又气势恢宏,是黄山标志性建筑之一。
黄山地处皖南山区,过去交通十分不便。从汤口进山,两边多为民房,走过一段高高低低的石板小路之后,才到达南大门门坊位置。
1934年,青(阳)屯(溪)公路通车,1935年始建汤口通往黄山景区的公路,当年年底建成汤口至逍遥亭段简易公路。
建筑系列·南大门门坊
·图片由黄亦白先生收集提供·
新闻推荐
近日,歙县双林茶叶专业合作社积极争取到一批优质茶叶专用有机肥料,并免费发放给茶农使用,受到茶农的一致赞誉。 洪建培/摄...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