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舒俊
晨刊讯 “我母亲自己又回来了。”6月3日上午,胡利云告诉记者,其患老年痴呆的六旬母亲离家6天后,当晚又自己回到了家中。
6月2日,本刊报道了家住歙县郑村镇堨田梅村下路口的六旬老人汪月香患老年痴呆多年,从5月27日上午离家至6月1日上午,她的儿子胡利云来报社求助时一直未归,家人很担心。幸运的是,6月1日晚八九点左右,汪月香又回到了她熟悉的家。“问她这几天是怎么过的?有没有吃?在哪睡的?她都一句话不说。”尽管这6天母亲去了哪儿,又是怎么度过的还是个谜,但胡利云说母亲回来了就好。
如今,老年人走失事件时有发生,这一现象也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在城区的街头巷尾、电线杆上总能见到一些寻人启事,而这些寻人启事的内容多是寻找走失的老人,而且这些老人多患有老年痴呆以及智力障碍等疾病。
据了解,这类老人往往离开家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有的老人走失后,甚至发生车祸、摔伤、冻伤,因饥饿和疾病晕倒等意外事件。让人犯难的是,走失的老人往往说不清楚自己的家在哪里,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名字,给寻找工作增加了难度。警方只能先将其送往救助站,再寻找其家人。相关人士提醒家有易走失老人的市民,一旦发现老人走失,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新闻媒体、民政救助管理站求助。
那么,如何防止老人走失?屯溪区荷花池派出所副所长吴和顺建议:为了防止万一,家人应提前给老人写一张纸条或卡片,常年装在老人的衣兜里,或缝在老人的衣服上,上面写清楚老人的姓名、家庭住址以及子女的联系电话等,一旦老人走失,便于警方和好心人联系其家人。此外,黄山首康医院副院长、特需科主任汪承武表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阿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果老人病情不是很严重,家人应该鼓励老人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建立自己的生活圈,这样老人就不会觉得太孤单;当然,防止这类老人出走,最根本的还是家中要有人看管和照护,子女要多抽时间陪老人聊天,精神上的沟通、关爱尤其重要,也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
新闻推荐
6月2日,歙县王村镇在王村村上店滑坡点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村民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光艳 姜峰/摄...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