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同朝名医李时珍与汪机(上)

来源:黄山晨刊 2015-06-30 18:54   https://www.yybnet.net/

祁门新安名医浮雕(资料图)□方光禄

明朝祁门人汪机是著名医学家,《明史·方技列传》在李时珍传后云:“吴县张颐、祁门汪机、杞县李可大、常熟缪希雍皆精医术,治病多奇中。”肯定了他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而同为明朝著名医学家、药学家的李时珍,虽然没有与年长他55岁的汪机有过直接联系,但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对汪机的《本草汇编》有较多征引与评议,这也成为当今对《本草汇编》辑佚的渠道之一。

《本草纲目》征引《本草汇编》

汪机门人程鐈曾在《运气易览·跋》中说:“鐈以残喘,沐公生死肉骨之恩,因求卒业门下。悉观其所著《素问钞》《脉诀刊误》《外科理例》《针灸问答》《素问补注》《本草汇编》《痘疹理辩》《石山医案》,皆已梓行于世矣。”此跋作于“嘉靖癸巳菊日”,即嘉靖十二年(1533),可知当时《本草汇编》20卷已刊印。稍后,李时珍历27年光阴,撰成中医药大典《本草纲目》。该书既广泛整理、吸收历代医药学遗产,又大量收录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药学知识,资料详实,分类合理,集中国古代汉族医药学之大成。特别是该著征引历代本草42部、医书360部、经史典籍591部,一定程度上间接保存了历代文献部分内容。在他逐一说明并点评的42部本草中,明代9部,稍早于《本草纲目》者即汪机的《本草汇编》和同为祁门人陈嘉谟的《本草蒙筌》。

在《本草纲目》序例第一卷《历代诸家本草》中,李时珍开列了其征引的典籍,其中对汪机的《本草汇编》,他评论道:嘉靖中,祁门医士汪机所编。机,字省之。惩王氏《本草集要》不收草木形状,乃削去本草上、中、下三品,以类相从,菜谷通为草部,果品通为木部,并诸家序例共二十卷。其书撮约,似乎简便而混同,反难检阅,冠之以荠,识陋可知,掩去诸家,更觉零碎,臆度疑似,殊无实见,仅有数条目自得可取尔。

由上看来,李时珍的确指出了《本草汇编》的不少缺陷。但实际上,李时珍对《本草汇编》并未忽视。首先,《本草纲目》对所参考的42部历代本草均有详略不一的点评,以字数多少论,同为明朝的9部,介绍、评价《本草汇编》仅少于宣德时宁献王《庚辛玉册》,比洪武初周定王《救荒本草》多4字。其次,《本草纲目》引用徽州人著述六部,除汪机和陈嘉谟,还有宋朝医家、歙县人张杲的《医说》,歙县人、方志学家罗愿的《尔雅翼》,南宋学者、绩溪人胡仔的《渔隐丛话》,宋末元初文学家、歙县人方回的《方虚谷集》。经检索统计,张杲《医说》被引14处,陈嘉谟《本草蒙筌》被31处,罗愿《尔雅翼》被引39处,汪机《本草汇编》被引71处。这些数据的多少大致与被引著作的学术价值是一致的。

《本草纲目》征引《本草汇编》的六个方面

《本草纲目》征引《本草汇编》的内容,大体有六类。 

一是纠错。或纠药名之错。如:汪机认为“石中干者及细末者,当名余粮,不当名石中黄。”或纠药物形态描述之错。如:蓬蘽:“徽人谓之寒莓。沿堑作丛蔓生,茎小叶密多刺。其实四、五十颗作一朵,一朵大如盏面,霜后始红。苏颂《图经》以此注覆盆,误矣。”或纠采集时间之错。如《名医别录》载冬葵子“十二月采之”,他认为“子乃春生,不应十二月可采也。”或纠药效描述之错。如《名医别录》说淫羊藿“坚筋骨,消瘰疬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丈夫久服,令人无子。”他认为“无子字误,当作有子。”汪机的一些纠错认识,还来源于自己的实验,使结论更具说服力。如苋菜,张鼎有“苋动气,令人烦闷,冷中损腹。不可与鳖同食,生鳖症。又取鳖肉如豆大,以苋菜封裹置土坑内,以土盖之,一宿尽变成小鳖也”之说,汪机明确表示:“此说屡试不验。”

二是解释。或释药物之名。如“卤碱,即卤水也。”“赤箭、天麻一物也,经分为二,以根与苗主治不同也。产不同地者,各有所宜也。”或释药效。如虎骨:“虎之强悍,皆赖于胫,虽死而胫犹矻立不仆,故治脚胫无力用之。”或说明合理的采制程序。如虫白蜡:“至秋刮取,以水煮熔,滤置冷水中,则凝聚成块矣。碎之,纹理如白石膏而莹彻。人以和油浇烛,大胜蜜蜡也。”也有为药物的形态说明。如射干条:“按诸注则射干非一种,有花白者,花黄者,花紫者,花红者。”汪机还注意记录徽州本地情况,如鼠曲草条:“佛耳草,徽人谓之黄蒿。二三月苗长尺许,叶似马齿苋而细,有微白毛,花黄。土人采茎叶和米粉,捣作粑果食。”另如草石蚕:“草石蚕徽州甚多,土人呼为地蚕。肥白而促节,大如三眠蚕。生下湿地及沙碛间。秋时耕犁,遍地皆是。收取以醋淹作菹食。冬月亦掘取之。”这些都丰富了徽州的植物史料。

三是心得。长期的业医实践,无论医、药,汪机都积累了丰富的心得。或有关药性。如五味子:“五味治喘嗽,须分南北。生津止渴,润肺补肾,劳嗽,宜用北者;风寒在肺,宜用南者。”或结合病例说明。如土茯苓之根:“近有好淫之人,多病杨梅毒疮,药用轻粉,愈而复发,久则肢体拘挛,变为痈漏,延绵岁月,竟致废笃。惟锉土萆薢三两,或加皂荚、牵牛各一钱,水六碗,煎三碗,分三服,不数剂,多瘥。盖此疾始由毒气干于阳明而发,加以轻粉燥烈,久而水衰,肝挟相火来凌脾土。土属湿,主肌肉,湿热郁蓄于肌腠,故发为痈肿,甚则拘挛。”还有少数则与如何制取有关。如取淡竹沥:“将竹截作二尺长,劈开。以砖两片对立,架竹于上。以火炙出其沥,以盘承取。”又如人屎:“用棕皮绵纸上铺黄土,浇粪汁淋土上,滤取清汁,入新瓮内,碗覆定,埋土中一年取出,清若泉水,全无秽气,年久者弥佳,比竹筒渗法更妙。”估计这样详细的制取过程,与他亲自实践有一定关系。

四是评议。或为药物名实之辨。如猪肤:“王好古以为猪皮,吴绶以为燖猪时刮下黑肤,二说不同。今考《礼运疏》云:革,肤内厚皮也;肤,革外厚皮也。则吴说为是。”或为药物形态之见解。如水杨:“苏恭说水杨叶圆阔,崔豹说蒲杨似青杨,青杨叶长似不相类。”或探讨药物性状变化原因,如苦瓠:“瓠壶有原种是甘,忽变为苦者。俗谓以鸡粪壅之,或牛马踏践则变为苦。陶说亦有所见,未可尽非也。”对于前代医籍编撰中个别疏漏,汪机也直言不讳。如在茼蒿条,他批评《本草》“不著形状,后人莫识。”

五是摘引。汪机从前人医籍和其他文献中引用的文字或事例也有不少。如蒟蒻:“按《三元延寿书》云:有人患瘵,百物不忌,见邻家修蒟蒻,求食之美,遂多食而瘵愈。又有病腮痈者数人,多食之,亦皆愈。”木鳖子的部分内容引自刘绩《霏雪录》:“木鳖子有毒,不可食。昔蓟门有人生二子,恣食成痞。其父得一方,以木鳖子煮猪肉食之。其幼子当夜、长子明日死。”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三国陆玑《诗疏》、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南宋罗愿《尔雅翼》,都有他征引的内容。

六是置疑。有些药物性状,汪机也难以把握,遂取存疑的处理方式。如虎杖条,他对于“诸注或云似荭、似杏、似寒菊,各不相侔”的纷乱记载,难以判定,仅提出“岂所产有不同耶”的假设。这都反映了汪机治学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新闻推荐

月日下午省民政厅一行到歙县新安社区调研仔细查看基层

7月3日下午,省民政厅一行到歙县新安社区调研,仔细查看基层服务平台的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及办公场所,详细了解窗口人员工作作风和便民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及社区共建提出指导性意...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院民生活乐呵呵2015-07-03 18:54
猜你喜欢:
评论:(同朝名医李时珍与汪机(上))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