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潮老人”会刷朋友圈会网购过半受访老人会上网玩微信,和亲友聊天是主要目的

来源:新安晚报 2015-03-29 21:5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过半受访老人会上网玩微信,和亲友聊天是主要目的

■潮老人档案

又淘到了一件新衣服,朋友圈里晒美图啦……你以为这只是年轻人的专利?现在不少老年朋友也有自己的朋友圈、支付宝呢。日前,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对合肥市家家景园社区、海恒社区、南七街道百位老人做了调查,发现不少老人都很新潮呢。

学会网购后很少去逛街了

姓名:吕全  年龄:62岁

网购达人

过半老人会上网玩微信

记者就上网或玩微信设计了几个小问题,对100名老年朋友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55%的老人表示,自己会上网或玩微信,有的网龄还真不短呢。

家家景园社区的郭大妈接触电脑有十多年时间了,也算一个老网民。“以前聊天是用UC,建一个一个房间,再进去聊天。”郭大妈提起当年的即时通讯软件,还能准确地叫出名字来。现在她玩微信,已经玩得非常顺手了。

不过,也有45%的老人对这块还不太熟悉。而在暂时还不会上网的这部分老人中,也有一些人表示想要学习这些新事物。“有时候听孩子聊天说到过,但这种新东西,我们恐怕难学吧。”南七街道的沈大妈有些兴趣,又有些担忧。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老人们学会玩电脑、智能手机软件的,主要是子女教的,也有不少是身边朋友传授的。

上网主要为和亲友聊天

会上网,会玩微信,那上网一般会做什么呢?记者调查中发现,与家人、朋友聊天,排在了所有功能的第一位,共有27位老年朋友选择了这一项。

市民老陈的儿子在上海上班,他与老伴两人在合肥,每周五晚上是老两口最期待的。因为周五晚上,他们会与上海的宝贝孙子视频聊天,听听他用稚嫩的声音叫几声“爷爷奶奶”,还看看孙子近来可又长高了一点。“我们去上海不方便,电脑是儿子给装的,这样就可以随时看到了。”

除此之外,网购、看电影戏剧等,也是网络为老人带来的主要作用。海恒社区的吕大妈,现在家里的日常用品大多从网上购买,“在家就随时能上网看,还送货上门,不满意也可以随时退货,方便得很。”

网购了三四年,吕大妈还没有与商家产生过不愉快的事。“就算遇上什么问题了,也可以找网站的客服来协调解决,不扯皮。”吕大妈说。

吕全大妈,今年已经62岁了,别看大妈年龄不小,在她的朋友圈子里,公认的一句话就是“她不像这个年龄段人,太新潮了。

吕大妈原是合肥变压器厂的职工,11年前退休后,又到一家超市打工,每当货物来了,她都得往电脑里输入信息。这是她第一次接触电脑,不过她只会简单的操作,还不会上网。

大约三四年前,吕大妈接触到了网络,这才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捷感。那时候,吕大妈还去了合肥市老年大学上电脑培训班。在家里,只要遇上不懂的电脑问题,她就让儿子教。“只要钻进去也就不难了。”吕大妈自信地说。

一开始,吕大妈接触网购时,还不太放心,但慢慢买得多了,她已经十分有经验了。“以前每个周末都会到市里逛街买东西,现在几乎是不去了,你说什么东西在网上买不到啊。”

去年的“双十一”,吕大妈一口气买了2000多块钱东西。就连一开始看不上网购的老伴,穿过几次吕大妈从网上淘来的衣裤后,都对她竖起了大拇指。这两天,老伴又让吕大妈在网上给自己买了一套骑行装备。

不仅网购,吕大妈还炒股。她可是个老股民,1995年就进入了股市。现在,吕大妈每天早上出去晨练,回来后,便把电脑打开查阅财经信息,“要多了解,才能掌握方向。”

充实而又潮流的生活,让老伙伴们都佩服吕大妈。“社会在往前进,老人也得跟上,要不然就淘汰了。”吕大妈笑着说。

15:50

中国联通

74%

6月10日星期二

发外孙女视频刷“朋友圈”

姓名:郭恒云 年龄:60岁

□调查

微信达人

上网玩些啥?

(对社区10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

“与其说带果儿看桃花,不如说她去了游乐场。”又一组小外孙女游桃蹊美图,唰唰登场了。在“柳溪”的朋友圈里,11个月大的外孙女是绝对的主角。

“柳溪”,便是郭恒云大妈的微信昵称。郭大妈,今年60岁,爱好文艺的她,是一只舞蹈队和模特队的领头人。

2006年,做会计的郭大妈从单位退休,然后又到另一家公司继续上班。直到2008年,才真正歇下来。闲下来后,郭大妈便开始谋划自己的老年生活了。

“我一直喜欢文艺,年轻时候工作忙,退休后余兴未尽啊。”郭大妈对广播、古诗词、跳舞等都很感兴趣,还去老年大学“进修”。之后,她还和一帮人一起,组建了一支舞蹈队和模特队,经常去老年公寓、社区表演。

表演经常需要一些演出服,这支队伍里,就数郭大妈的电脑基础不错。她便学习网购,经常去网上淘一些戏服、道具之类的。

近两年,郭大妈还学会了玩微信。除了生活中的朋友圈,她还有一个微信朋友圈,经常将演出照、舞蹈教程的视频、健康养生类的文章发到朋友圈中,与朋友们共享。

“我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玩,她们玩什么,我也想尝试一下,新事物我蛮喜欢关注的。”郭大妈说,自己性格外向开朗,又喜欢摸索。一开始在微信朋友圈,她还不会发纯文字,也没找人教,自己摸索着也就把这个新功能找到了。现在朋友圈中,她经常把逗小外女玩的视频发出去,给亲朋好友看看。

玩电脑、手机时间长了,郭大妈也会觉得有些累。“主要是腰不舒服,颈椎也不好。”郭大妈提醒其他玩电脑手机的老人说,“玩手机电脑时要注意坐姿,双手支撑桌面,坐正了。坐一会后,还得站起来活动一下,扭扭脖子,转转头。”

1.您会上网或玩微信么?

A、会

B、不会 

2.上网或玩微信一般做什么?(多选)

A、网购 

B、和朋友、家人聊天

C、看新闻

D、看电影、看戏剧 

E、查询资料 

3.上网或玩微信遇到哪些问题?(多选)

A、操作复杂 

B、界面设计不合理 

C、屏幕字太小 

D、玩时间长了眼睛累 

E、没有问题  

4.如果不会上网或玩微信,您想学习么?

A、想 

B、不想  

C、无所谓  

55

45

■延伸阅读

16

27

5

13

2

老人应多接触新事物

选择上网、玩微信这类新事物的老人们,大多都有充足的时间,他们本身对新事物也有一种渴望接触的想法。

调查中,也有不少老人对“新事物”表现出了排斥畏难情绪,“学不会”“学了没用”“怕遇上骗局”也是一部分老人的心声。

有专家指出,其实,越是年龄大,越应该接受一些新事物。比如上网,可以开阔老人的眼界,不出门便可以了解到最新信息。老人还可以在网络中给自己找到一个可以交往、沟通、学习的平台,既可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又可以保持年轻的心态。老人上网动手又能动脑,促进了思维。上网经常用手指敲击键盘,能防止老人手指僵硬。对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准确性,及锻炼大脑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等大有裨益,从而强化大脑功能,延缓大脑的衰老。

16

11

26

19

6

■温馨提示

老年人切忌上网过度

老年人上网平均每天不宜超过2小时,每隔半小时,最好休息10分钟。同时,上网时眼睛要跟电脑屏幕保持适当的距离,坐姿端正。

操作时坐姿应正确舒适。应将电脑屏幕中心位置安装在与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线上,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40~50厘米,最好使用可以调节高低的椅子。在操作过程中,应经常眨眨眼睛或闭目休息一会儿,以调节和改善视力,预防视力减退。

老年人上网时,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并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散步,活动一下手指及躯体等。另外,夜晚用电脑要打开背景灯,保持键盘亮度,以防视疲劳。

老年人上网应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情以及平和的心态,还应注意安全,提防网络骗子。

23

18

4

■潮老人档案

为拍昙花一现他守至半夜

姓名:杨兵  年龄:70岁

摄影达人

老杨,今年70周岁了,他在QQ签名上写着:“真快!一不留神就到七十了。珍惜夕阳,快活生活。”就是这样一个乐观的心态,让他坚持活到老,学到老。两年前,他毅然学起了摄影。

退休后学起摄影

老杨,是黄山市歙县中学一名退休物理教师,年龄不小,但个头不高,说话幽默风趣,很能与学生打成一片。

老杨年轻时便喜欢拍照,但是忙工作没时间也没条件去学,退休后没什么事,成天呆在家里也无聊,便拾起自己的兴趣。恰巧县里的老年大学开设了摄影班,老杨便报了名。

“一是可以学点东西,活到老学到老嘛,二还可以交点朋友,出去走走。”老杨说,当时儿子也很支持自己,还花8000多块钱,给他买了一台单反相机。

到了老年大学,老杨从基础开始学,了解摄影史,学习相机的使用、构图、用光等。自打学会了摄影,他出门总爱带着相机,见啥漂亮的都给拍下来,然后分享到网上给伙伴们看。

老杨养了一盆昙花,为了拍昙花一现,老杨便拿着相机等,“一般是晚上八点到九点开始开,开到十一点时,是最美的时间,一年一般只开一次。”他就这样拍下不少昙花美图,让大家欣赏。

脚步勤四处采风

有时候,学校里有活动,老杨也去当摄影志愿者,帮忙拍拍照。就连刚装修好的房子,老杨也挂上了几幅自己颇为满意的作品。

老杨经常跟着老年大学同学出门采风,绩溪、婺源、张家界等,都有他的足迹。最让老杨流连的还是婺源的石城。“日出前后,乡村炊烟袅袅,加上独特的晨雾,拍起来就是一幅中国水墨画啊!”回想一番后,老杨又加了一句,“可惜我拍照水平不行。”

在学习摄影的道路上,老杨也碰到了一些难题,“我是学工科的,现在要学美学。只有构图美,用光美,拍出来的照片才能美。”

老杨感慨,原来拍照时,见着漂亮的景就“卡嚓”一声,现在动手前要多想一想了。同样的景色,自己拍出来的照片,和大家拍出来的就是不一样,问题就出在构图、用光上。“用脑子拍摄,难,越学越难拍,这可能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吧。”

新闻推荐

出狱20多天又犯案,男子12年9次被抓

本报讯  歙县男子张某在12年间,完成了6次入狱、两次劳教的人生“记录”,但是近期他又打破了自己的纪录,在出狱20多天后,又因犯案被抓。3...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旅游名牌打出去2015-07-16 20:14
猜你喜欢:
评论:(“潮老人”会刷朋友圈会网购过半受访老人会上网玩微信,和亲友聊天是主要目的)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